我们路过人生几站,像世界经历那些拐点︱澎湃问吧年终播客

澎湃问吧
2022-01-12 19:01
来源:澎湃新闻

当社交软件加剧“附近的消失”,当代青年更孤独还是更连接?

当“元宇宙”成为科技界迷雾,人类距离虚拟世界还有多远?

当频发的极端气候敲响警钟,我们如何应变地球的巨变与拐点?

由澎湃问吧出品的《浮游生悟》播客年终特别回顾,邀请12位嘉宾与澎友们一道,通过回顾环境、科技、青年、爱、性别这五大话题,从曾经的答案中汲取力量,更有信念地过好2022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音频】我们路过人生几站,就像世界经历那些拐点
【本期音乐】

开头结尾:Joyful Stories-Clarence Reed

插      曲:Every Reason I Know-Bireli Snow

【时间轴】

04:40   不结婚真的会晚年凄凉吗

09:35   “抽象地活着”还是“娱乐至死”

16:50   为什么当代青年“日常注重边界感”

23:16   尼特族为何选择“躺平”的人生

28:03   “男性气质”的历史演变

37:00   对低龄女性的偏爱是男性打easy模式的体现

41:59   脑机接口发展到什么程度

51:12   人工智能变强会导致人类失业吗

54:50    机器与人类有可能相爱吗

58:40   气候变暖何时会进入拐点

62:02   南北极冰川真的在快速融化吗

65:01  “吃货”也能拯救世界吗

参与此次播客录制的12位业内专家学者

【关键词一:爱】

嘉宾:於嘉(北大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小段:有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814.33万对,创下近17年中的新低。当代年轻人真的不愿结婚吗?

於嘉:  首先可能需要厘清到底有多少年轻人是真的摒弃了婚姻,不愿意结婚;有多少人是想要结婚,但是限于客观条件,没有办法结婚;还有的人可能是预计到婚姻可能带来的问题,如家庭与事业的冲突,而推迟进入婚姻。这几类人虽然都没有结婚,但是不结婚的原因差别极大,最终进入婚姻的概率差别也很大。

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影响人们不进入婚姻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纳为几个方面:

1、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办法积累足够进入婚姻的资源;

2、个人在择偶市场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既可能是自身条件太好无法找到相匹配的对象,也可能是自身条件太差,被择偶市场排除在外;

3、人们考虑到职场与婚姻家庭的冲突,会在实现自我价值、事业上有所发展后再考虑婚姻问题,因此会推迟进入婚姻的时间,尤其是体现在女性群体中;

4、一些人的婚姻与家庭观念彻底发生了转变,认为婚姻不是必需品,可以接受独自生活或者是维持恋爱、同居的状态不结婚,是一种主动不婚的行为。

【关键词二:青年】

嘉宾:李静(北大文学博士)

@7minami:您怎么看待新的社交时代所带来的“附近的消失”?年轻人到底是更孤独了还是更连接了?

李静:我也有同感,经常觉得自己是在“抽象地活着”或是“观念性地活着”。互联网时代则赋予我们一种“数字化生存”的方式,地缘、血缘的限制都不那么重要了,社交的方式也更加灵活自由。不同的人对此观感可能不同,有的人会觉得更虚无和孤独,但有的人会觉得“远处”的关系更纯粹、更安全,可以随时退出,也不必面对那么多现实的困扰。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附近的意义才被重新发掘出来。附近意味着具体的人事物,以及它们所交织成的公共空间,构成了丰富细腻的日常生活。但“附近”也不全然是正面的,比如百年前进步的年轻人正是要走出旧家庭,再比如曾经的单位制,既能带来共同体的保障,同时也不乏对人的束缚。所以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既不必妖魔化网络社交,也不必把“附近”视为一个桃花源去怀旧。未来我们都将面对线上与线下的双重生活,如何建立二者的边界,需要在行动中反思和调整。

嘉宾:刘汶蓉(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

@無猬:为啥过去的“熟人社会”在今天反而容易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反感?

刘汶蓉:“关系”和“熟人”在任何社会都很重要的,但关系并不只是走后门和腐败。比如,在西方社会学关于找工作的研究中,关系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功能有二:一是信息沟通和告知,网络越大获得的信息源越广;二是信任背书。其实越是陌生人社会,系统越庞大,熟人介绍的作用可能更大,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以减少层层筛选、把关的成本,以及不确定性的风险等。

信任和稳定是现代陌生社会、风险社会的稀缺资源。因此,朋友关系、亲密关系是长期经营的结果,一般靠谱的人的才能拥有这样的关系,靠谱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走后门、拉关系是一个负面的副效应,但应该看到不是主效应。从大概率上讲,没有能力的人、不靠谱的人很难靠关系上位。

嘉宾:周燕玲(青年劳动研究学者)

@澎湃网友f2mQ3i:有人说尼特族是不思进取抗压能力差,也有人说社会压力大导致普通人即使努力也没有意义,您怎么认为呢?更倾向于哪个方面?

周燕玲:无意义是很多尼特族提到的感受,很多是因为目标太远太难无法实现,觉得实现无望从而感到无意义。其实这是一个结构和个体互动构建的现象,但根本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意义、价值、环境都可能有很大的改变,比如工作带来的经济收益远不能带来他们可期盼的未来(比如安家),工作中的社会关系比如劳资纠纷、职场竞争带来的压力、焦虑大于他们能从工作中感受的归属感、成就感。此外实际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越来越高,现金购买力下降,以及贫富悬殊、向上流动机会越来越窄的焦虑感等共同促就了这个问题。而另一方面年轻人可选择的生活状态也变化了,他们可以从家庭、资本收益中满足经济需求,从兴趣爱好、消费等其他社会活动中获得社会性。

因此尼特族现象并不是心理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现象。比如某些人“不思进取抗压能力差”的背后,是不是还是教育、家庭等各种环境因素塑就的呢?我认为人们的满足程度与社会进步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往往是结合了预期、感受、对比。我们要解决和改善的不是尼特族现象,而是它背后反映的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比如向上流动空间和公正性、社会教育制度、家庭制度等等。通过研究,我们希望”看见“问题、建构问题、最终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中的个体,如果希望得到帮助的话,也将更容易获得。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创造能够积极应对的条件,让他们能够调整自身状态,进而参与公共讨论、推动改变。

【关键词三:性别】

嘉宾:葛亮(伦敦国王学院博士候选人)

@剑至死不松knight:从古至今,“男性气质”的标准是否发生变化?男性气质到底是什么?

葛亮:在不同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男性气质都会有不同的内涵。竹林七贤作为男性知识分子的性格特质,和现在我们所理解的男性气质就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应当明白“男性气质”或是“女性气质”都是被历史和文化建构的,“男性气质”的内涵并不稳定。比如颜色,现在的刻板印象是粉色属于少女,而蓝色更可能被认为属于男孩子。但是粉色在欧洲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属于上层社会精英男性的颜色。直到现代社会中,才有了粉色对应女孩子、蓝色对应男孩子的划分。又比如现下会认为精干的短发会被理解为一种典型的男性风格,但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的古代,男性都留着长发。

事实上,二元化的性别气质本身是现代社会对人身体的一种规训,来不断巩固男性中心的和异性恋主导的社会体系。人本身的气质就是多元的,超出所谓的男性/女性气质框定之外。我们想要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特质应当是自由的,温柔或勇敢,含蓄或者直接,飒或者帅,这样不同的性格特质本身就不应当与性别气质挂钩。我们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对差异包容和理解,并且应该更主动地去拥抱多元的性格特质,而不去顺从“男性气质才能表达男性;女性气质才能表达女性”这样的规训。

嘉宾:王嘉婧(影视传媒研究者、清华大学博士后)

@MagicWaltz:为什么这些年“姐文化”爆火?“她文化”和“姐文化”是同一个概念吗?

王嘉婧:她文化,就是以女她为中心。因为很多的指代,会以“他”来呈现。这让女性觉得自己被隐藏了。最显著的是,有国外的女性主义者,认为history是他的历史,所以倡导形成herstory,即女性视角的历史。姐文化被《乘风破浪的姐姐》带火,从字面上而言,姐有年龄的倾向。由于大众对于女性价值的判断与年轻成负相关有关,年龄越大,女性就越不娇嫩,同时暴露出很多性格缺陷。所以姐文化,是对如此评价的一种正名,即女性的美丽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甚至会增长出另外一种美好。

事实上,我认为对于低龄女性的偏爱,是男性喜欢打easy游戏模式的一种表现,年纪越大的女性意味着不受掌控,同时需要更加丰富的审美趣味和拨开表面看本质的欣赏力。这对很多男性,甚至一大部分女性来说都太难了。

对于低龄女性与生俱来娇嫩、美好、清纯的崇拜,甚至影响到很多女性的发展,例如很多女性的审美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开始停滞,因为她们对于美的想象依然停留在对于青春期女孩的评判,但是这种美转瞬即逝,往后的路怎么走,要开成什么样的花,没人告诉她们,这才是最可悲的。在我看来,不断生长的生命力,是这个世界最高级的美。

【关键词四:科技】

嘉宾: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虫儿不飞:元宇宙仅仅是个概念还是代表着发展趋势以及无限可能?它需要哪些现实条件才能实现?

李峥:从现在看,元宇宙是一种潜在的发展趋势,是数字生态未来演进的模式之一,但并不一定是必然趋势。元宇宙从概念逐渐演变为现实需要三个基础条件。第一是拥有更好体验的技术接入设备,即更轻薄更好穿戴,与人类的生活习惯接近。第二是更优质、更吸引人的应用产品,即远超过如今电影、电视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第三是创新生态,即有大量技术和艺术创意者为元宇宙不断创新。

虚拟现实是元宇宙的一种接入方式,但不会是唯一方式,也很可能不是最终方式。数字生态的最终演进方向基本上都是无缝对接和无感接入。元宇宙的特点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以及增强体验,并不是简单的线上游戏。脑机接口可能成为元宇宙的重要技术突破点,解决人机交互的根本性难题。

嘉宾:肖晓(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导)

@薄荷蛋壳:目前最前沿的脑机接口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肖晓:脑机接口技术最初是按照临床治疗的需求而研发的,后期也用于高级神经机制的研究中。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应用于神经功能修复中,比如用来恢复听觉的植入设备“人工耳蜗”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目前最新型的人工耳蜗已能分析相当复杂的听觉信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识别语言。而“人工视网膜”则可以恢复患者的光感和形状辨别能力,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能使患者恢复一定的阅读书籍的能力。前面一类是使用脑机接口让脑子获得输入信号。

还有一类是用来恢复输出信号,比如把脑机接口应用于神经假肢,使四肢受损的患者恢复基本的运动和生活功能。神经假肢类型的脑机接口又分两个大类:侵入型脑机接口(invasive)和非侵入型脑机接口(non-invasive),其中侵入型又能细分成连接外周神经的和连接中枢神经(脊髓和大脑)的。目前,最前沿的神经假肢是把脑机接口埋置在患者大脑的体感运动皮层,这种神经假肢通过结合机器学习的算法,可以把大脑中的运动和触觉信号精确分离出来,让患者可以同时实现触觉的神经反馈和神经假肢的运动操控。

目前最有名的脑机接口来自于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你没看错,就是出自生产特斯拉,以及回收火箭并要送人上火星的那位人士的Neuralink公司。他们的现有成果是使用一种柔性导线作为电极,并利用一个被称为“缝纫机”的神经外科机器人,以很快的速度(每分钟6根线)把40根电极线以微米级的精度植入到实验鼠的皮层表面,成功实现在实验鼠脑中埋置1280个电极,并让这些电极用USB接口导出,能够把实验鼠脑中产生的神经信号实时地传导出来,然后用计算机进行解码。他最新发布的成果是使用无线导联的脑机接口,这个设备只有硬币那么大(23mm x 8mm),有1024个通道,能够感应温度和脉搏,实时读取脑电波,并支持远程无线传输脑电数据。

嘉宾: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澎湃网友niIrqe:机器人会有感情吗?如果长期和人相处,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是否也可能变成有感情的机器?

徐英瑾:人工智能如果获得感情,它和人类所具有的感情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相似之处是指人工智能和人类一样都会对外界的挑战做出回应。情绪本身就是认知主体在遭遇外界挑战时,为了更有效地应对这种挑战而做出的认知资源重新部署和调整。就这点而言,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情绪有相似之处。

但当我们讨论情绪时,也需要考证其物理实现方式。从物理实现角度来看,人类之所以感到开心是因为多巴胺的分泌,感到不开心是因为其他化学物质的分泌。人类的生理机制无法被人工智能模拟。人工智能尽管有可能通过完全不同的物理机制实现认知资源的重新部署,但人类无法了解他们的具体感受是什么,甚至是否有感受。但人类也不能因为无法得知AI情绪的主观感受,就否认他们情绪的存在。

【关键词五:环境】

嘉宾:蔡闻佳(清华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

@长江路卖报纸的:为啥明明全球气候变暖,反而极寒天气变多了呢?

蔡闻佳:全球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加。大家普遍认为夏天越来越热、冬天不那么冷了,这才是全球变暖。其实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一年中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加这些特征可能同时发生。极端冷事件的发生属于“极端天气事件”,所以它和全球变化的判断并不矛盾,和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也不矛盾。

气温变化是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导致的。古时候是自然作用为主,现代(工业化革命以来)是人类作用为主。现代假设没有人类活动也会有高温热浪和寒潮,只是气候变化导致高温和寒潮增多、变强。引起全球变暖的机理是辐射强迫的增加。我们看到几百年来自然源造成的辐射强迫变化几乎是没有大变化的(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1750-2019年太阳的辐射强迫变化是-0.02W/m2,负值代表使地球降温),而人为源造成的辐射强迫变化总体上大幅增加(主要来自于人为源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高达2.72W/m2)。所以说近年来气温升高是与人类活动高度相关的。

嘉宾:张瑞峰(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副研究员)

@神田川:您去南北极的时候,是否真的看到冰川融化、体积变小的现象呢?

张瑞峰:我短时间去过极地几次,不过还没有观测到冰川的明显变化。但是如果您上网去 搜索一些图片,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由于人 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的温度升高,北极的冰川有明显的退化现象。例如在我去过的巴伦支堡的一个冰川,在1911年之前还是一个直接入海的冰川,到2018年我去的时候已经萎缩得距离海岸线有3-4公里左右了,并且由于一些高的山脊露出,感觉上这个冰川已经几乎要消失了。对于动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我第一次到位于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的黄河站考察的时间是2012年,第二次是2015年。新奥尔松这个国际科学考察的小“村落“,全村人都在一个食堂吃饭,在这个食堂进口的通知区域,会贴上近期“村民们”发现北极熊活动的信息警告。我能明显感觉到2015年的警告通知多了,并且我在15年也亲眼看到了北极熊出没在距离新奥尔松5公里左右的海岸上。以上我的亲身感受确实说明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极地生物的栖息地,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惯。

嘉宾:裘成(纽约大学食物学博士生)

@世瑾:吃素真的能减少碳排吗? 是否因为动物饲养会消耗很多资源?

裘成:动物的养殖目前主流的模式是工厂化养殖,也就是把动物聚集在一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这虽然能大大的提升产量,但是造成了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并且很多森林被砍伐,都是为了养殖动物。吃鸡、牛、羊这些不同的肉类,在排碳量上也会有差别。在常规养殖模式下,鸡、牛、羊这三种肉类中,牛肉碳排最多,羊肉其次,鸡肉最少。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生产1kg的牛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9.48kg二氧化碳当量;生产1kg的羊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9.72kg二氧化碳当量;生产1kg的鸡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87kg二氧化碳当量。所以,提倡可持续饮食,减少肉类饮食,尤其是碳排量很高的肉类。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