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上海Ⅳ⑥|喜欢上海的理由,归根结底就在这一条

上观新闻
2021-12-31 10:45

【编者按】为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上海红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品格,7月1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制作的6集短视频《为什么是上海(第四季)——新时代·新征程·新奇迹》在上观新闻(APP)“思想汇”栏目播出。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既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又体现出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身处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海如何牢记重托勇担使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这是一道正在进行的考题。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检验上海这座城市对于初心和使命的践行。

第六集:喜欢上海的理由,归根结底就在这一条

主持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肩负的责任更重了:既要落实“三项任务”、强化“四大功能”、建成“五个中心”,又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更好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动力从哪里来?答案指向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为内核的软实力。

2021年6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到来前夕,在党的诞生地上海,以市委全会的形式通过了一份重要文件——《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

陈圣来(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内核,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起到引领性和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作了精辟的概括。2007年,习近平作为上海市委书记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将上海城市精神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表述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又精辟地论述了上海城市的品格,将其归纳为“开放、创新、包容”。于是,上海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互相衔接、一脉相承,成为这座城市软实力的生动表述。我觉得城市的工业产值、商业布局、建筑风格、金融贸易、卫生医疗、教育设施等固然决定着城市的品质,但城市的市民素质、道德规范、制度管理、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等更是决定着城市的气质。

主持人:喜欢上海的理由,各人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最直接的来源都是人们的体验如何,这就是软实力的力量。

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光有硬实力是不够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制度文化等软实力至关重要。而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又该如何着手呢?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一座城市软实力强不强,关键看人们的体验好不好。这就会转化为对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具体评价。许许多多这样的评价累积起来,就会构成对一个城市的口碑。就此而言,城市软实力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城市决策者、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城市居民要协同发力、起而行之,“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

主持人: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但是与世界其他国际大都市不同,它的底色是红色。红色基因奔腾于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血管中,也使上海发展拥有了别的国家城市所没有的独特动力。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也是今天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近代以来百年风云变幻,红色始终是上海抹不去的城市基因。

王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我们所说的上海的红色文化,不是一个人为创造的学术概念,不是一句宣传口号。上海的红色文化不仅仅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际上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延续了整个上海的红色基因。在这一精神内核的驱动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再到新时代创造新奇迹,上海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主持人: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新时代新征程要创造新的奇迹,就必须始终站在时代潮头,更深厚植、更大彰显、更好演绎城市精神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相互转化、齐头并进。让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这是对上海口碑的最好诠释,也展现了人民城市的生动图景。为什么是上海,答案就在这些口碑中,就在这些图景里。

    责任编辑:王卉
    图片编辑:沈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