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海宁收到了两封来自香港的感谢信……
“拜读之中,感激涕零,家父的音容笑貌在先生笔下栩栩如生,其一生的艰辛与成就均在先生的书中……”
近日,海宁市政协委员、统战“同心智库·乡贤研究室”成员刘培良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信的是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查济民先生的长女、香港查氏纺织集团董事长查美龙女士,她在信中所提及的“书”,正是今年11月由海宁市政协、海宁市委统战部联合撰编出版的《查济民传》一书。
海宁为何要聚力撰编此书?或许能从查美龙女士的另一封“感谢信”里找到答案。她在寄给海宁市政协主席周红霞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陆春浩的信中说道:“先父一生成就事业,影响深远,追根溯源,首先是家乡对他的哺育之恩……相信编写的这本《查济民传》会激励更多的海宁后生努力发奋。”
……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赤子情深,绵延数千里的故土之思,“花开院外,福泽桑梓”的高尚品德……翻开书籍,查济民先生爱国创业的传奇一生,仿佛跃然纸上。
▲查济民先生
查济民先生于1914年4月生于浙江海宁袁花,15岁从海宁县立初级中学毕业,考入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染织科深造,18岁经蒋百里先生介绍进入上海达丰染织厂,20岁在常州开始人生创业奋斗的第一步。1947年赴香港发展实业创办中国染厂,后成立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980年代起先后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曾应邀反映港人对解决香港问题的意见,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1997年因其突出贡献,荣获首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1994年,查济民与家人合影
他热心公益慈善,1990年代起,先后设立桑麻基金会、求是科技基金会,奖励为祖国科技事业和纺织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优秀人才和团队,此外还在内地先后捐资10亿元,被誉为浙江“爱乡楷模”。
▲1994年,与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合影。(前排左起:查济民、陈省身、杨振宁,后排左起:李远哲、周光召、简悦威)
然而,无论如何纵横商界、名扬四海,查济民先生始终心系故乡海宁,因为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情谊。1980年代至今,查先生在家乡创办新伟皮件厂、新海新纺织有限公司、海宁新高纤维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业,集团在家乡投资高级酒店和服务业城市综合体项目,资助文化教育事业用于海宁市高级中学、袁花镇中心小学等项目,生动诠释了他情牵桑梓的赤子之心。2007年在香港去世后,按照他生前“花香小苑外,叶落大坟头”的意愿,归葬故土。
▲1994年,查济民夫妇在南湖
在海宁,说到查济民先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海宁市图书馆,每一位读者和访客都会去参观“查济民纪念馆”,在这里读懂他爱国爱港爱家乡的热血丹心;在海宁市高级中学,一尊儒雅厚重的查济民铜像静静矗立在图书馆内,也深深镌刻在每一位学子心中,仿佛在鞭策他们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查济民祖居正门
家乡人民对乡贤有着如此深厚的缅怀,又怀有如此深切的敬意,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向先贤后人表达这份心意?又该如何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作用,深入诠释查济民先生的风范与精神,激励新一代潮乡儿女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这成为海宁市政协文史委思索良久的问题。
终于,当海宁统战“同心智库·乡贤研究室”成员、地方文化与文史专家刘培良经过慎重考虑,接过了海宁市政协文史委抛过来的“橄榄枝”,这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从2019年4月起,在海宁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的帮助下,刘培良先后赴常州、重庆北碚、上海等查济民先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进行实地采访和史料搜集,在寂静的书房里历经春去秋来,数易其稿,也有幸获得了查氏集团后人的修改指正。直到2021年11月,承载了家乡人民殷切期盼、记录了先生传奇人生的《查济民传》终于出版问世。据悉,首印书册的三分之一,及时赠送给了查氏家族,作为献给查济民先生及其后人最好的纪念,也表达了来自家乡人民最深的尊崇之情。
供稿:海宁统战
原标题:《暖心,海宁收到了两封来自香港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