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安全感真是第一要素吗?

2021-12-16 16:18
上海

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

《女心理师》中有一幕:女孩婚礼前夕感到不安,把自己关起来不肯完成仪式。心理咨询师贺顿的引导下,她逐渐打开心扉:

原来,她对丈夫很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从不关注她的画,女孩担心结婚后两人渐行渐远,爆发了“恐婚”心态。

男友迟来的关注下,她的画总算被他看到,因此克服了不安,顺利完婚。

婚礼前夕,很多人都会犹豫不决:我能幸福吗?TA是对的人吗?要是我选错了怎么办?

其实,这种不安全感,早在亲密关系中就埋下伏笔。有些来自外因:生活差异、经济压力、婆媳不和……有些来自内因:童年阴影、三观不合、性格不合……

“不安”静静地沉睡在内心深处,当某件事产生刺激,不安被诱发出来,就会对关系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比如婚前恐惧心理。

那么问题来了:安全感需要100%得到满足吗?

并非绝对安全的亲密关系,一定是不可取的吗?

01.“你什么都好,可我没安全感”

统计我身边的情侣们,10对有8对,都因为“没安全感”闹过别扭,剩下两对因此分道扬镳。

“没安全感”是导致分手的元凶之一,关系中没有出现原则性问题,却出现了不安,再恩爱的恋人都会对彼此产生怀疑。

这三种相处模式,还会让不安越来越深:

忍耐型,伴侣一方或双方总是压抑自己,害怕伤害关系,不愿意说出心里话,总是打掉牙往肚里咽。一面沉默不语,一面期待对方能觉察;

激情型,伴侣双方“一见钟情”,短时间内迅速相爱,随着激情褪去逐渐冷淡下来,双方感到对方“不再像以前一样热情”,对关系产生怀疑;

付出型,伴侣一方付出多于另一方,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对等的回报,逐渐对关系失望,因为付出太多产生积怨和不安。

三种模式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刺激,比如“豆腐脑加糖还是加盐”,都会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安。

不安推动下,人们下意识“翻旧帐”,原本的小争执,很快恶化成“你根本不爱我”的本质性否定。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钟晓芹的丈夫陈屿来自单亲家庭,父亲暴虐、母亲怨气横生,他对婚姻充满了不安。

和所有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一样,陈屿沉迷于自我世界,认为婚姻就是避风港,可以补偿过去所有的不幸。

钟晓芹从小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内心深处,她也有自己的愿望:希望另一半像父母一样保护自己。

可陈屿像孩子,处处需要她照顾,这让钟晓芹感到非常不安。某次争吵中,她质问陈屿:都想避风谁当港啊?

最终,因为一次争吵,激发出积累多年的问题,两人走向离婚。导致这段婚姻破裂的内在因素,正是“没安全感”。

不难看出,钟晓芹和陈屿,都对对方产生了投射性认同:

将伴侣看作理想父母,下意识产生高期待。就像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的:这是一个“栽赃”和“接盘”的游戏。

伴侣将自己的一部分分裂出来(比起幸福的渴望),投射到对方身上,诱导对方做出满足自己期待的反应(比如提高生活幸福度)。

这种时候,另一方往往会感到:我变得越来越不像我自己,这不是我期待的生活,我的内心十分不安。

不安日积月累,如果得不到疏解,就会变成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矛盾,进一步影响双方感情。

02.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其实,“没安全感”是感情的必经阶段,如同我们情窦初开时,难免会对爱情产生幻想,对另一半期待很高,甚至将TA视为“完美无暇”。

可进入一段真实的感情后,我们逐渐感到:原来对方不是我想象那个样子。幻想滤镜被打破,不安随之产生,但克服不安后,关系会更加真实有力量。

但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不安”,或者洞察到内心的焦虑,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觉得心里抓心挠肺的难受。

所以,想要克服不安,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安的来源。

第一个源头,是期待落空。对方不接受我们的投射性认同,拒绝满足我们的期待。

理智上,我们知道对方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总是迁就自己;感情上,有的人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为什么接受不了?因为他们是外控型归因,或者不安全型依恋。

外控型归因,是不安的第二个源头。心理学家实验发现: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问题来自我自己能力不足”;有的人认为“问题来自别人能力不足”。

外控型归因,就是后者。当感情出现问题时,他们更多将问题归咎于对方,而不是检讨自己,这让他们产生“对方可能不适合我”的想法。

所以,每当期待落空,就如同一个信号,提醒他们:该结束这段关系,寻找另一段关系了。

不安全型依恋,是我们从小到大的依恋模式。有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喜欢回避母亲;有的孩子则对母亲感到焦虑,十分情绪化。

成年之后,他们将依恋模式带入到亲密关系里,会因为和伴侣距离太近、太远感到不安。

回避型依恋者期待落空时,会远离对方,回到自己的个人世界里;焦虑型依恋者则会粘着对方,甚至通过“跟踪”“控制”来修复不安。

其实,这份不安跟关系无关,早在我们恋爱之前,就存在于内心深处了。除非改变归因和依恋模式,否则,不安全感就总是会伴随着我们。

03.安全感,来源于自己

舒淇在电影《玻璃樽》中说:谁会给你安全感?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是的,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内心的投影。能够自己给自己安全感,才不会因为关系变化产生不安。

那么,我们该如何给自己安全感呢?

首先,情绪归因。

当内心出现不安,客观梳理一下:这份不安到底是关系导致的,还是自己内心产生的?

比如,夫妻因为育儿问题产生争执,丈夫认为孩子要“严加管教”,妻子则信奉“宽松教育”,两个人都说服不了彼此。

这种情况下,不安就是关系本身导致的。因为双方理念不同,也不愿意各退一步,不安就成了一场“共谋”。

如果丈夫愿意妥协,妻子却依然感到不安,甚至觉得丈夫妥协的还不够,不安就是妻子内心的症结。

克服不安,需要妻子有所洞察,意识到不安来自自己,而不是丈夫故意给的,才能重新理智起来,用客观的心态梳理这段感情。

然后,自我安抚。

做好情绪归因后,我们要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情绪,只能自己处理,寄希望于别人是不现实的。

所以,此时要深呼吸或者冥想,从不安中抽离出来,让身体逐渐放松,什么都不去想,直到情绪状态从紧张重回平静。

平静下来后,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你是值得爱的;你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属于你的情绪;这是你内心的小秘密。

通过自我辩驳,产生符合实际的认知后,解决方法就会顺其自然出现。

最后,非暴力沟通。

当情绪和认知都调整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和伴侣沟通了。此时要记住一个诀窍:多表达感受,不要表达攻击。

我们可以对伴侣说“当你说某句话时,我内心很不安”,用表达感受,来让对方感同身受。

但如果我们说“你真的让我很没安全感”,就是在表达攻击,对方会感到回避、焦虑、厌烦。

所以,和伴侣就安全感问题沟通时,要避免关系恶化。最好明确自己因为什么感到不安,提出具体的做法,并鼓励对方配合,比如给自己一个拥抱。

当你做到了这三步,你会感到:安全感,其实不是100%需要满足的,但克服不安的过程,能让夫妻双方得到100%的满足感。

因为每一次面对问题,都能带来成长,这份成长,会沉淀为夫妻感情基础,让婚姻越来越牢固、稳定、和睦。

所以,不要害怕不安,当内心漂泊无依时,要记得:你是一个有力量的人,能够给自己安全感。

这样一来,无论这段关系是否安全,你都会有所收获,在成熟的道路上迈入新的台阶。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