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一件什么事让毛泽东握着李维汉的手说“了不起”?

今年是李维汉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统一战线事业的接班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纪念他的诞辰,深切缅怀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终生、矢志不渝的崇高信念,寄托对他的无尽怀念。
李维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和卓越领导人。李维汉同志从1948年至1964年,一直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长期主管党和国家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在几十年的漫长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维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但他坚贞的党性修养、深厚的理论造诣、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是留给统一战线的宝贵财富。对李维汉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好、利用好这些财富,让他的思想和理论得以继承发扬。
——长期从事中国民族问题研究和实践,为探索确立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维护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前夕,在筹备新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是否实行联邦制专门征求李维汉同志的意见。李维汉同志经深入研究,认为我国与苏联的历史发展和具体情况不同,不宜实行联邦制,建议在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内实行自治地方制。党中央采纳了这个建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和沿袭下来。此后,李维汉同志在总结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成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民族问题的立法。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1951年,李维汉同志作为中央政府全权代表参与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谈判主要明确了中央和西藏地方的关系以及西藏内部的团结等问题,在发生分歧和争论时,李维汉同志根据中央指示认真听取西藏方面的意见,以平等态度友好协商、耐心解释,最终双方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谈判结束后,毛泽东同志接见谈判代表,握着李维汉同志的手说:“你们办了一件大事,了不起啊!”
——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他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统战工作,包括党派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一门科学,有它的理论,有它的规律。”号召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统战工作规律,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他提出中央统战部是靠调查研究吃饭的,不走下去调查研究就没有饭吃。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基础上,李维汉同志向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建议。
在党派关系上,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共产党万岁、民主党派万岁”两个万岁思想,科学概括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思想被载入党的八大决议,最终发展为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在对资本主义改造上,创造性地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公私合营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和和平赎买,逐步实现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条建议被中央采纳,成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宗教政策上,提出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等观点,这个基本精神被载入宪法有关条文。
——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工作方法,坚持平等相待、真诚帮助的工作态度,广交深交党外朋友,虚心听取意见和批评,为党在统一战线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和威信。
早在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时期,李维汉同志就注意与党外人士团结合作,当时曾有一段时间边区政府党内外关系不是很融洽,有些党员干部把党外人士当客人看待,不尊重他们的职权。边区政府党外副主席李鼎铭对此很不满,会上不发言,情绪消极。李维汉同志得知后主动登门嘘寒问暖,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党外人士有职有权,党外人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等一系列建议得到采纳,传为一时佳话。
1959年底,针对反右斗争扩大化造成的紧张关系,李维汉同志建议民主党派、工商界采取“和风细雨神仙会”的方式,实行“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三自方针”,以及“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主义”,鼓励他们敞开思想,提出问题,明辨是非,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层层召开“神仙会”,提高了党外人士的思想认识,缓和了党同工商界、知识界和民主党派的关系,增强了统一战线内部团结。
李维汉同志的虚心态度和民主作风赢得许多党外朋友的尊敬和爱戴,黄炎培、胡厥文、胡子昂等党外人士遇到大事难事,第一个想商量求教的就是李维汉同志,陈叔通还多次表示,李部长就是他的好老师。
——坚持从党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一身正气、公私分明,胸怀宽广、气度磊落,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历史上,李维汉同志的工作岗位几经变动,甚至从中央负责人之一降为一名普通干部,他不计得失、坚决服从,努力工作、从无怨言。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他受到错误批判,在“文革”期间身陷囹圄八年、遭受残酷迫害,但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遭受多大挫折和委屈,他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始终不忘初心、忠诚如一。每当回忆起这段坎坷人生,他总是说:“我一生无论遭受什么挫折,只坚信两条,一要革命,二要党。”恢复工作以后,李维汉同志把补发的一万多元工资交给组织,作为一次性党费。
李维汉同志生活简朴、厉行节约,主动降低用车标准,亲自参加机关大扫除,甚至有时还到食堂帮厨做饭。在晚年他把写作回忆录当作为党工作的最后努力,倾注了全部心血。为了弄清有关问题和史实,他不顾耄耋之年、重病缠身,不顾医生、家人劝阻,坚持与人谈话、开会、调查、修改文稿,直到生命的尽头。
1984年,李维汉同志在病床上渡过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他咏诗明志道:“春回大地百花生,举国欢腾庆日新。我是采薪忧不尽,残年有志惜晚晴。”这是李维汉同志最后岁月的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充分反映了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情怀。
李维汉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纯粹的一生,他的感人事迹至今仍在统一战线口口相传,新一代统战工作者都尊称他为“我们的老部长”,决心以他为榜样,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
(原题为《为什么统战干部都称他为“我们的老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