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爆红就去世,希斯·莱杰让全网心碎
刚爆红就去世,让全网心碎的人,他是第一个 原创 红毛 ins生活
来源/ins生活
ID/inszine
2009年2月22日,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如期举行。
最佳男配角奖的角逐空前强烈,聚集了五位实力派演员。
最终,希斯·莱杰脱颖而出,成功拿下小金人。
大荧幕中,赫然展示着让他获奖的角色——小丑(《蝙蝠侠:黑暗骑士》)。
©️NolanFans字幕组
当颁奖嘉宾喊出「希斯·莱杰」的名字后,现场所有人全体起立,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
喝彩声中,希斯·莱杰却没有出现。上台领奖的,是其父母和姐姐。
因为,就在13个月之前,希斯·莱杰永远离开了人世,
享年28岁。
©️豆瓣电影
如果觉得这个名字陌生,那不如想想他的经典角色小丑。
希斯演绎的小丑,是公认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反派角色之一。
他将《蝙蝠侠》里的小丑带到了全新的高度,许多看过电影的人,误以为他不是在演,而是把自己活成了小丑。
©️豆瓣电影
同时,小丑也赋予了希斯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放眼电影历史长河中的荧屏形象,能与他的小丑相媲美的,寥寥无几。
只可惜,小丑是他的巅峰,却也是他的绝唱。
希斯本有希望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结果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离开了,空留无尽唏嘘。
©️百度图片
为了能驾驭好小丑,希斯·莱杰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特意将自己关在酒店的房间中长达43天,在幽闭的环境里,揣测小丑这个扭曲的变态:
会是怎样的心理状态,该呈现出怎样的姿态,声音应是怎样的腔调。
他像疯子一样,在房间内上蹿下跳,让自己时刻处于入魔的状态;并将自己舔嘴唇、捋头发的习惯带入其中,从细节处融入疯癫的元素。
他悄悄地努力着,呕心沥血地付出着,只为日后能惊艳所有人。
©️豆瓣电影
事实证明,希斯·莱杰做到了。
《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后,在接连创造影坛记录的同时,小丑一角得到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吹捧。
许多人明明是冲着蝙蝠侠去看的,到头来对小丑着了迷,不少人因为小丑,彻底爱上电影。
©️豆瓣电影
小丑,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坏蛋,为什么会收获喜爱?
大概是因为,他就是我们内心阴暗面的写照。
想必,一定有人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做点坏事、惹点麻烦,到底是种什么滋味?
小丑时时刻刻都在这么想,对他来说,只有作恶才有意义。
他没有动机,视生命如草芥;不在乎名利,想要破坏一切秩序。
他享受的是制造暴乱的过程,而非后果,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生理在驱使。
©️百度图片
偏执、疯魔、癫狂、极端、抑郁、古怪......
小丑那阴暗的性格,伴随着希斯的一举一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他演绎的小丑,又和漫画中的有所区别。
别看步伐动作疯疯癫癫,但说话时在保持优雅;虽说思维毫无逻辑,但心思缜密细致。
不是矢智的疯子,而是冷静的疯狂,能洞察所有人内心的弱点,仿佛能看透一切。
这就是希斯演技精湛的地方,不仅塑造出反派的天花板,还让人愿意和反派共情。
©️豆瓣电影
在影片中,希斯贡献了两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名场面。
第一个,是小丑从警局逃之夭夭后,在灯光绚丽的大街上,让长发和晚风作乐的画面。
他将头伸出疾驰的汽车,肆意享受着自由的气息,在自己制造的混乱中狂欢。
凶狠危险、狡猾多变、滑稽古怪、作恶多端......他是快活了,却让其他人诚惶诚恐。
©️百度图片
另一个,是小丑穿着护士装,炸毁整座医院的画面。
他摁下引爆器,医院迟迟没有爆炸,便疑惑地转过身,站在原地、耸着肩反复摁着引爆器。
医院爆炸的瞬间,他整个人吓得一激灵,迈着睿智的小步伐跑开了。
©️百度图片
网上有很多人说,这段在拍摄时,爆破装置出现问题,是希斯的临场发挥救场了。
但后来经导演诺兰证实,这是空穴来风的说法,电影本身就是这样设定的。
过程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斯这段表演堪称完美。
©️豆瓣电影
「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饰演的小丑无法超越、不可替代,是独一无二的象征。
从他的身上,我们见证到什么是人戏合一的境界,本人和角色融为一体。
倘若,不是杰昆·菲尼克斯在2019年同样交上亮眼的表演,恐怕小丑会被彻底烙上希斯的印记。
希斯的小丑留在了过去、成为了历史,但无论如何,那份辉煌不会磨灭。
©️网络
「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希斯饰演的小丑永远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也是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
他带给这个角色的,是前所未有的体验,黑暗的性格来源于悲伤的过去,诡异中带着幽默。」
这是导演诺兰评价希斯·莱杰的小丑时所说的话。
能让导演毫不吝啬地加以夸赞,是对演员最大的肯定。
©️豆瓣电影
只是,大家对希斯·莱杰的评价越高,就越让人感到可惜。
他不仅没能亲手领到小金人,甚至都没能亲眼见证电影上映。
2008年1月22日,希斯·莱杰被发现死于纽约的公寓里,据现场人员透露,他人生的最后时刻是赤裸着躺在床上,身旁有着大量药片。
©️豆瓣电影
希斯·莱杰的突然去世,让整个影坛陷入震荡,所有人都迫切地想得知,他究竟为何会走上绝路。
于是,有一种说辞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入戏太深。
有消息称,由于饰演小丑太过于投入,他在拍摄结束后始终无法从角色中脱离出来,一直停留在小丑的人设中。
日复一日下,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精神趋于崩溃,被抑郁症所折磨。
最终,因无法再承受压力,选择一了百了。
©️豆瓣电影
然而,这种说法在日后遭到了推翻。
希斯的姐姐透露,他很享受饰演小丑的过程,曾计划再拍摄一部关于小丑的电影,小丑不是害死他的罪魁祸首。
希斯的父亲表示,他当初是因为服药过量致死,不能把这种错误推到别人身上。
验尸官的尸检报告也证实,他死前曾同时服用安眠药和处方药等6种药物。
©️豆瓣电影
原来,由于拍戏,他经常要乘飞机前往世界各地,连轴转地高强度工作,让身体状况亮了红灯。
可是为了工作,他不得不强撑着,用药物减轻疼痛;为了能休息好,还要同时服用安眠、镇定药物。
后来他又感染肺炎,更加依赖药物治疗,但不同药物混合在一起产生了有害物质。
久而久之,悲剧便发生了。
©️豆瓣电影
世界上悲哀的事情有很多;
但最让人可惜的,莫过于英年早逝。
28岁,多么美好的年华,正值人生最好的时刻,希斯却离开了人世。
他被视为马龙·白兰度的接班人,是50年难得一见的表演天才,是毫无疑问的天赋型演员。
如果他不曾离开,一定会塑造出更多经典的角色,拿下影帝指日可待。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命运不存在假设,再多的想象,终究只是空想罢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希斯·莱杰又是圆满的。
不知有多少演员,穷其一生都无法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代表作,而希斯在28岁那年就完成了。
并且一步到位,直接到了极致。
但其实,他还塑造出过其他深入人心的角色,奈何小丑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以至于遭到掩盖。
©️豆瓣电影
比如《爱国者》中的加布里埃尔·马丁,一个支持独立运动,参加了大陆军的民兵。
影片中,所有的特技镜头,都是他亲力亲为地完成的,拒绝使用替身。
这份敬业的精神,让剧组所有人为之折服,电影上映后,他的表演得到多方肯定:
「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新面孔,有着成为大明星的潜力。」
©️豆瓣电影
比如《圣战骑士》中的威廉,一个梦想成为骑士的小伙。
说话时的腔调慢条斯理,却又总是嬉皮笑脸,没个正经样子。
一头金黄色的头发都是湿漉漉,穿的衣服不是大红就是大绿的制服,将帅气和诙谐合二为一。
在这部电影中,他展现了自己喜剧的天分,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五十大最美面孔」。
©️豆瓣电影
当然,那部充满禁忌的作品,绝对无法忽视——《断背山》。
作为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断背山》在上映之前,被一致看低,甚至遭到了许多群体的反对。
但是在影片上映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看过电影的观众,不仅没有对两个男性之间的情愫感到异样,反倒都被他们的爱所打动。
希斯·莱杰饰演的恩尼斯·德尔玛,和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杰克·崔斯特,上演了一场感天动地的断背之恋。
他们让全世界认识到,爱情就是爱情,与性别无关。
©️豆瓣电影
每次回想起影片的最后一幕,都会忍不住眼眶通红。
恩尼斯打开衣柜,上面挂着一张断背山的照片,以及他和杰克叠加在一块的衣服。
那座山中,有着他最美的回忆,那身衣服,寄托着他最心心念念的对象。
哪怕数十年过去,二人阴阳相隔,那份隐藏在心中的爱,未曾消逝。
他爱的不是男人,亦不是女人,他爱的只是杰克:「Jack,I swear。」
©️豆瓣电影
如果说,《蝙蝠侠:黑暗骑士》是犯罪电影的启蒙,那么《断臂山》就是同性电影的启蒙。
希斯何其幸运,能同时出演这两部意义非凡的电影;
他又何其优秀,能在两部电影中都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
他确实离开了,但他会随着这些角色,永远活在荧屏中。
李安:「他的死,令我心碎,与他合作,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蝙蝠侠》剧组:「好莱坞同龄人,会因为失去他们最具天赋的同行,而感到伤心。」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最优秀且处在黄金时期的演员,真是悲剧,他将作为澳大利亚演员的最佳表演被人们铭记。」
......
在希斯·莱杰离世多年后,当曾经的同僚、伙伴再提起他时,仍会赞不绝口。
我相信,所有的夸赞都不是出于对于逝者的尊重,而是发自肺腑的欣赏。
毕竟,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了无限的可能,他的不辞而别,留给世人太多遐想的空间。
©️豆瓣电影
如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
希斯·莱杰就是后者。
他没有真正的死去,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于我们的记忆里,继续扮演那个无法取代的小丑。
参考资料:
1.诺兰搬运小组《第81届奥斯卡颁奖礼希斯·莱杰获最佳男配角》
2.迷影至下Filmlast《他,演出最疯狂的小丑》
3.神烦XP《希斯莱杰—这个世界为何这么严肃?》
原标题:《刚爆红就去世,让全网心碎的人,他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