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才能叫老上海粢饭团
原创 飞鱼罐头 魔都吃货小分队
和“付师傅”聊聊
热烘烘的粢饭包裹油条,洒上白糖,选上自己要的配料,包成圆形状...作为“四大金刚”的成员,粢饭团可能是它们里最抗饿的,也是上海人们一直的早餐记忆。这一期我们找到了做粢饭团12年的付师傅,让他来和我们聊聊粢饭团的故事。
圆滚滚,每一口都是料
“粢(zi)”通“糍”,用糯米作为外衣,所以也被叫做“糍饭”。而到了上海人嘴里,就念成了“粢(ci)饭团”了。
· 1 ·
「 木桶蒸&毛巾包 」
老克勒会告诉你,还在用木桶蒸煮、毛巾包粢饭团的,才是正宗。现在很少还能看到坚持用这两样的。
· 2 ·
「 热腾腾的“红白糯米” 」
粢饭团的糯米有纯糯米和血糯米两种,可以要一种,也可以双拼。糯米提前就要泡一晚上,第二天早起起来蒸煮,才能有这一桶热气扑鼻的香糯。
· 3 ·
「 现点现抓现包 」
因为现点现包,所以每一个买到的粢饭团都是热乎的。这种暖意在冬天的时候尤为明显。
「 经典搭配|白糖+油条 」
要说粢饭团的标配,那就是白糖+油条了。讲究的店都会放二次回锅的老油条,口感会更香脆。现点现包,从桶里抓糯米、铺料再到最后成型,不到1分钟就能送到手上。握在手里还是热腾腾的。
也有平时的油条,再大也能塞下
「 其他配料 」
90年代前,粢饭团还只有白糖油条的搭配,后面慢慢有了很多新的搭配。肉松、榨菜、咸菜、咸鸭蛋等都开始进了粢饭的“肚子”里。粢饭团自然不愁塞不下,食客们的口福也越来越饱满。
边吃边捏紧是粢饭团独有的“仪式感”
“来一份全家福”
「 “全家福” 」
“全家福”粢饭团是童年的愿望,想把能加的配料都加上。借着拍摄满足了这个愿望。据说有食客光是咸蛋黄就要加上几颗,真不知道得多大才能算得上全家福了~
「 “甜咸党的和解” 」
区别于网络上的“甜咸之争”,粢饭团的世界则会太平许多。甜党会让师傅多放糖,咸党会喜欢多放肉松、榨菜等。能让甜咸党和睦相处的,可能只有粢饭团吧~
只属于粢饭团的温暖
早餐摊的忙碌,总是显得供不应求。从不会提前做好,所以每次拿到手的粢饭团都是热腾腾的,这一份温暖从未断过。
上海的早餐文化太过于多元,要说抗饿又实惠的,还得是粢饭团。中国人喜欢吃米饭,加上可以自己搭配的馅料,粢饭团摊的门口,总是少不了老老少少。
“粢饭团,一份属于上海的特别温暖。”
-闲话Live-
小时候很喜欢粢饭团
圆鼓鼓的造型
里面能塞满各种我喜欢吃的料
就连油条放在里面 都不会感觉很油
可能唯一的“缺点”
就是太抗饿了
...
感觉粢饭团
可以塞进所有你想塞进去的食材
就和上海这种城市一样
包容着一切
摄影 | 小夫 设计 | 隔壁老王
*文中图片及文字为小分队原创
盗用者虽远必
- The End -
原标题:《它,才能叫老上海粢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