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激素?有什么副作用?什么娃才要打?

2021-11-23 17:44
浙江

原创 宣传中心 浙大儿院

日前,我们推送的讲到“增高针”不是保健品,千万不能滥用!

家长们看后纷纷来问

什么情况下是滥用?

生长激素究竟是不是激素?

会有哪些副作用?

什么娃才需要打?

哪些娃不能打?

打“增高针”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

我们邀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为您一文讲到底

董关萍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内分泌科主任

专业特长:儿科内分泌

擅长儿童内分泌学,擅长糖尿病、性早熟、矮小症、性发育异常和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治。

生长激素=激素?错!

生长激素是人大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促进骨骼、肌肉以及器官的生长,同时它能作用于骨生长板刺激骨骼的生长,因此是长高的关键。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将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从而影响身高。

目前临床常用的生长激素全称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由体外重组DNA技术获得的,与人体内源生长激素具有同等作用。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激素”,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激素”通常是指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无论来源、结构,还是在生理、药理作用方面,都与皮质激素完全不同,作用和副作用也完全不同。

身高不够就来打?错!

临床中经常碰到“医生,我们父母俩都不高,但女儿可不能矮于160,要打点生长激素!”“医生,我们孩子学校同学听说打了生长激素长高了不少,我们儿子不能落后,起码要175以上,也要来打!”

这些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多数都没必要!身高不够就来打的诉求很多时候都是不合理的,只有当孩子的身高达到矮小标准才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并且首先要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寻找孩子矮小的病因,而不是盲目的寻求打“增高针”。

在治疗前,还要经过一系列规范的检查评估,来排查孩子矮小的原因,并且全面评估用药的风险。只有当明确了注射生长激素能够为孩子带来身高的获益,同时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没病没痛全班最矮

要不要打?可能!

身高全班最矮,一定程度说明孩子身高较严重偏离平均身高,存在要打的可能,但既然孩子没病没痛,要看孩子的这种矮,矮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已经是疾病状态的矮小,只有达到疾病状态的矮小才有可能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什么是疾病状态的矮小?

通常来说,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P3)者,是矮小症的标准。

低于第3百分位数(P3)者,也就是下面这些表格的最左边一列,家长们可以对照看一下。

如果你的孩子在偏矮的状态,平时应注意:平衡饮食、保证睡眠、合理运动等,同时需要在专科门诊定期随访。

多病多灾严重偏矮

要不要打?视情况!

自1985年美国FDA正式批准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以后,目前生长激素的适应症还包括特发性矮小、SGA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前、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症、短肠综合征等多种导致身材矮小的疾病。如果孩子的疾病在这个范围,经医生严格评估,如果确有必要,就要打生长激素。

也需注意,有些特殊的矮小性疾病就不适合甚至禁忌,如软骨发育不全生长激素就不太适合,Bloom综合征应禁用生长激素等。因此,打不打,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做严格的评估。

生长激素副作用是什么?

副作用发生率是多少?

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效应且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疾病、不同发育阶段的起始治疗剂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专业的医生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估后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作为药物,生长激素当然有副作用的风险,主要有一过性高血糖,注射部位局部一过性疼痛、发麻、红肿,抗体产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糖耐量减低、股骨头骺板滑脱以及外周水肿、关节痛或肌痛等。

那大家关心的副作用发生率是多少?全球超过50万患者多年来的安全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低于3%。

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定期在专科门诊随访,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不良反应等。

文末强调:

盲目增高不可取 规范诊疗更重要!

增高针“流行”反映出“身高焦虑”,作为医生,非常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正确对待“身高”这一维度在孩子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避免一味关注身高,更不能盲目给孩子用药,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才是更重要的。

同时,也请家长们记住,如果要对孩子身高做介入治疗,一定紧急“规范诊疗”四个字,不然反而会害了孩子和家庭,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规范诊疗背后是学术界很关注的严肃话题“质控”。为了提高浙江省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医疗水平,规范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防止不合理用药与不科学相关检查,保证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浙江省卫健委已于2014年1月在浙大儿院成立浙江省儿童生长发育质量控制中心,目前质控网络已覆盖全省11个地市。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内分泌科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是浙江省医学重点(创新)学科,现有专科医生21名,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2名;具有博士学位10名,硕士学位11名。科室设有内分泌专科门诊、肥胖PCOS门诊、糖尿病管理门诊、甲状腺疾病门诊,低血糖门诊,钙磷代谢门诊,肾上腺疾病门诊,垂体疾病门诊,罕见病门诊,性发育异常普通门诊及多学科联合门诊和生长发育特色门诊等,年门诊量约10万人次,开放床位50张,年出院病人数近5000人。

门诊时间

(点击图片看大图)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06):426-432.

[2] Kim JH, Chae HW, Chin SO,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Korean Endocrine Society and Korean Society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Endocrinol Metab (Seoul). 2020;35(2):272-287.

编辑:木玉

排版:王囤囤

资料提供:内分泌科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