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不刷题的吴姥姥”告诉你:学习≠刷题

沈彬
2021-11-18 21:22
来源:澎湃新闻

“今天给大家介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我们中国的天眼……”然后,视频里的这位姥姥突然举起了一口铁锅。

“不刷题的吴姥姥”在网上火了,仅在抖音平台,她就坐拥125万粉丝,她介绍中国的“人造太阳”的视频,获得52.9万的赞;她解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复杂系统”的视频,获得52.9万的赞;有人向她讨教一幅有关金字塔投影的画错在哪里的视频,有高达75.6万的赞,评论区里“NASA中文”出没,有人称她是“全网级别最高的家教”。

“吴姥姥”——吴於人,退休之前,她是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曾在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个头发灰白的老奶奶,一做起实验,瞬间气场爆炸,彻底“玩疯了”。

“不刷题的吴姥姥”在自己的网名里亮出自己的态度——不刷题,这个鲜明态度,是给了现在越来越“卷”的家长一剂清醒剂:别把学习(特别是物理学习)等同于刷题。

“吴姥姥”在做实验时,一大特色就是不急于提出标准答案,而是让网友主动思考背后的原因,把思想的乐趣和“犯错误”的机会给了学生。别小看这样的实验展示和卖关子,其实背后是科学学习的不同理念之争:是从实验现象中自主找出规律,还是把实验仅仅当成书本上知识的演示?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在他的自传《别逗了,费曼先生》里,曾这么批评过巴西的物理学教育,巴西学生“什么都背得很熟,但完全不理解自己在背什么”。费曼称,巴西的教育是一种“自我繁衍系统”,老师通过了考试,然后又去教学生怎样通过考试,谁也不管怎样理解物理知识的实质。

费曼讲的就是一种只会做题、不会研究的“内卷”。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存在的类似的刷题焦虑,把勤奋学习等同于刷题、背解题思路,题目越做越快,学习兴趣却越来越低,知其然,不想知其所以然,只关心卷子上是不是能拿分,对于真实的物理世界、复杂的实验现象却失去了兴趣。

这恰恰是之前教培产业疯狂扩张造成的学习误区,让孩子只会答问题,不会想问题,而且一旦没有了课外辅导班的填鸭式投喂,学生自己就不会自主探索了,也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

“双减”政策给了孩子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之前刷题惯性太大,如今不去上教培班了,家长就很贴心地买了一堆练习册继续鸡娃,以为这就是对孩子好,其实是扼杀了孩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机会。

“不刷题的吴姥姥”的物理实验,则是向家长和孩子展示科学研究本来的样子:主动思考,探索世界,寻找规律。她表示,自己的团队在物理教学时,会引导孩子自己去总结物理规律,可能孩子们总结得不严谨、有瑕疵,孩子们还互相争论,这反而会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因为这是他们在自主发现物理规律。

“不刷题”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很多家长的焦虑和盲目,从之前报班“他鸡”到现在买练习册“自鸡”,其实还是对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缺乏了解,走歪了路。“不刷题的吴姥姥”无疑给家长们提了一个醒,刷题不是学习正途,让孩子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责任编辑:陈才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