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巨头暴涨,又一款电池刷屏,锂电行业未来在哪里?

2021-11-12 07:45
北京

原创 锐眼哥 财经锐眼

作为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的王者,特斯拉在电池路线上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

在前段时间,在马斯克宣布特斯拉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和Model Y都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取代三元锂电池之后,磷酸铁锂板块个股就迎来一波明显上涨。

比如主营纳米级磷酸铁锂的德方纳米,在10月25日当天,就暴涨了近17%。

可以看出,特斯拉在电池路线上的一举一动,对A股相关企业有重要影响。

4680电池刷屏,亿纬锂能暴涨

最近,特斯拉又宣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马卡姆市开设了一家生产4680电池的工厂,很快4680电池成为股市焦点话题。

4680电池,字面意思是直径46mm,高80mm的大圆柱电池。

4680电池的体积更大,由此相对应的是续航里程更高和成本更低。

4680的优势不止于此,大圆柱电池由于单体容量低,单个电池热失控释放出来的能力小,圆弧形的表面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紧挨着的电池之间的热传递,因此不易引起火灾。

与2170电池相比,4680电池的容量提升了5倍,里程提升16%,成本下降14%,这对于一直致力于降低售价、降低成本的特斯拉来说,显然是一条应该要走的发展方向。

特斯拉在国外开建4680大圆柱电池厂,国内多家锂电企业在4680电池上也有了大动作,最典型的就是亿纬锂能。

11月5日,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湖北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20GWh乘用车用大圆柱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建设16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

这些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62亿元。

与此同时,亿纬锂能还发布了一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176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76元/股,授予对象总人数为1639人。

股票激励计划,客观上没有利好与利空之分,但人们主观上往往认为有。

有的上市公司搞股权激励,激励的价格往往特别低,连市价的一半都不到,这种的就会被股民吐槽成被视为利益输送,割股民韭菜等。

此外,股票激励的条件,比如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指标如果过于宽松,则上市公司更有了给高管和中高级员工输送利益的嫌疑。

一是激励价格,二是激励条件,决定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认不认同。

亿纬锂能76元的股权激励价格是当时收盘价67%,这个说实话还可以,中规中矩,没有太欺负散户。

在激励条件上,亿纬锂能将2021-2024年的营收考核指标定到了分别不低于163亿元、261亿元、418亿元、669亿元,这相当于2021年比去年翻倍,之后每年增速超过60%!

如果完成这个目标,2024年的亿纬锂能营收规模将是2020年的7倍!

对于一家市值2000亿级别的巨头来说,定下如此宏大的目标,无疑是给股价打足了鸡血。

11月8日,亿纬锂能大涨13.3%,在股民中“炸锅”。

亿纬锂能的热度实在是太高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都对其发布了关注函,要求亿纬锂能详细说明股权激励中考核指标的确定依据和合理性。

巨头布局4680电池,产业链将受益

亿纬锂能的大涨直接拉动了低迷了一段时间的锂电板块。一些受益于4680大圆柱电池的其他锂电企业,如华友钴业、石大胜华等,都出现了大涨。

股市就是这样,一个热点来了,投资者互动平台往往成为一些公司蹭热点的地方。

4680热度起来后,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高澜股份,最近发布的4680电池,是否会用到公司的产品?

高澜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最新发布的4680电池尚未量产应用于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笔者要为这种诚实回答,不蹭热点的公司点一个赞。

目前布局大圆柱电池的,除了亿纬锂能之外,当然也必须还有锂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

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规划了8条4680电池的生产线,产能为12GWh。

国外方面,日本松下早在今年1月份就在大阪投资生产线,预计2022年投产;9月份,松下暗示在4680电池方面加大投入。

韩国的电池巨头LG化学在今年也建设了4680电芯的试生产线,正在跟松下竞争。

各路巨头积极扩产4680电池,对相关产业链来说,又是一次需求量增加的机会,将直接带动上游的硅基负极、高镍三元、碳纳米管、LiFSi、结构件需求的增长。

具体来看,硅基负极的主要厂家有中国宝安和贝特瑞;高镍厂家有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碳纳米管有天奈科技;LiFSi有天赐材料;结构件有科达利。

笔者要强调下,在这列举出相关公司,是为了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产业链。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锂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头部企业优势愈发明显

锂电池有一大痛点,那就是耐寒性差。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北方,电池消耗的速度要比夏天快的多,电动车用户在冬天有着明显的里程焦虑。

笔者认为,有一则消息或许也是引发周一锂电板块大涨的一个原因。

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科学家王朝阳日前表示,锂电池不耐低温的问题已经解决。王朝阳的团队发明了全气候电池,通过将电池内部植入10微米厚度的镍箔作为发热体的方式,让锂电池快速自加热到正常工作状态,而且这项技术已经被北京冬奥会采用。

总体来看,新的电池技术方兴未艾,各种电池技术路线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竞争,性能在竞争中提升。

头部电池厂商由于有成本优势、研发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将在新能源车用电池的竞争中占据先手优势和持久优势,头部效应越来越强。

(以上是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

原标题:《2000亿巨头暴涨,又一款电池刷屏,锂电行业未来在哪里?》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