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马克·奥·狄善九:在中国追梦,不喜欢被称“奥巴马弟弟”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快步走进了采访的房间,在一场新书签售会开始之前。
他把采访的地方安排在平日自己经常去的一家书吧,房间里的灯光昏暗泛黄,三分之一的空间被一套梨花木桌椅占据,靠墙的书架上整齐地排满厚厚的书。
“这里很不错吧?”马克礼貌地微笑着问身边的人。他坐在沙发上,先是翘起二郎腿,旋即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他身材挺拔颀长,一件黑色中式西服刚好合身地贴在上面,头上戴着从巴厘岛买回来的蜡染而成的头巾,配上他棕色的皮肤,就像一个摇滚歌手。
因为将有一场直播采访,化妆师用白色粉扑在马克的脸上轻盈地涂抹,铺上薄粉遮盖面部的细纹。马克举着镜子打量了一翻,又让化妆师在自己的眼袋上用粉刷扫了一下。
化妆的时候,房间里闯进来一对中年男女。中年女子指着马克对男子说,这是奥巴马的弟弟。马克满脸疑惑地问了一句,“她是谁?”中年男女便径自离开了。
马克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身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
2008年3月17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专栏文章《奥巴马弟弟在中国》,文中引用了马克姐姐的话:“我有个弟弟在中国,跟一个中国姑娘订了婚。”
几个月后,英国的《泰晤士报》继续披露马克的身份。“马克·狄善九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的同父异母弟弟,从2002年至今,马克一直生活在中国深圳。当奥巴马选择生活在公众的注目下,马克却把自己淹没在深圳的喧嚣人潮里。”
《泰晤士报》的文章刊出后,马克每天接到十几个记者的电话。他在中国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和妻子跑到海南,躲避了两周的时间。
至今,只要在公共场合,马克很少愿意谈提及他的哥哥。他坚定地认为,不管他的哥哥是不是总统,自己的生活方向不会改变;但同时他承认,自己生活的速度有所改变。
“不想别人代表我”
直播结束以后,马克匆匆赶到了新书签售会的现场,长条阶梯木凳上已经坐满了读者和听众。主持人开场白用了一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来介绍马克,随即被马克打断,“对不起,我的名字叫马克。”他微笑着说。
这次签售的是马克的一本自传《走出肯尼亚:一个人和一个家族的奋斗》,他花了六年的时间写作而成。那几年的时间里,马克努力让自己去理解自己和自己的家族。“重要的是告诉别人我自己的故事,不想别人代表我。”他流利地吐出一句中文。
1965年,马克出生在肯尼亚的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里,他的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小时候,很多同龄的孩子当着他的面称他混血儿、白人,他被孤立,不能与黑人同胞交朋友,最后他接受了来自母亲的白人文化,交上一些白人朋友。
后来,马克试图用写作的方式使自己与过去和解。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家里堆积着数年来所写的日记本,自传中很多的细节来自之前日记的内容。
书的初稿出来以后,马克把每一章的内容读给妻子听,妻子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听不懂的地方,马克耐心给她翻译。
他的中文经常夹杂着英语单词。偶尔,他需要停顿下来去想想要表达的中文词语,再慢慢地吐出来。马克和妻子事先已经商量好,每周一到周五,两人用汉语交流,周末的两天用英语交流。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在读者见面会上。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谢匡时 图签售会当天,会场人多嘈杂,马克的妻子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后。早上,马克本来告诉妻子不用去现场,但妻子坚持要陪同,提醒他不要忘记接下来的行程。“我也没帮他什么,能在他身边就好了。”她笑着说,声音轻柔,手里拿着马克在签售会现场要展示的书法卷轴。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王瑞琴是第二次和马克合作。两人第一次合作是在2011年,马克出版第一本半自传体小说《从内罗毕到深圳》的时候,“书写得不错,翻译不错,马克的文笔也不错。”王瑞琴回忆。
当时,马克的哥哥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面临继任下一届总统,他要求出版社不能用自己的名字,或提及自己是奥巴马的弟弟。
这次和前一次不同,马克的哥哥将不再继任总统,他同意在书的封面放上他和哥哥的合影。
王瑞琴每天跟马克和他的秘书通过微信交流,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编辑校对。“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王瑞琴记得马克在书中描写自己与哥哥见面时的细节,握了几次手,拥抱了几次,马克都很在意。让她更印象深刻的是马克在书中毫无保留的心理描写。“他是一个坦诚的人,没有隐瞒,也是一个勇敢的人。”王瑞琴说。
当时,妻子建议马克删掉一些细节,但他不同意。
前几天,王瑞琴让马克到北京做签售活动,马克要求住五星级饭店,飞机必须坐头等舱。“但他做事情的时候是很细心的人。”
马克最近一直忙着各地的签售会,有要求合影的读者,马克立即起身配合。微笑着,露出一排白净的牙齿。
当天在深圳的签售会接近尾声,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路人指着马克对身边的另一个人说:“这个人是奥巴马的弟弟。”
“那我站在这里给我拍张照片。”
“又不是奥巴马,是他弟弟。”
“我也要拍。”
随后,那人举起手机,选了个角度,拍下和马克的合照。
和哥哥的几次见面
虽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但马克身份被曝光前,他和哥哥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仅有过几次短暂的见面。
1988年,马克从美国布朗大学毕业,在进入斯坦福大学读研之前,他回到了肯尼亚的家中。一天,他正在房间里读一本有关探险家理查.伯顿的书《魔鬼驱使》,突然听到有辆汽车驾驶进了家中的大门。
几分钟后,他的母亲敲响了他的房门。母亲告诉他,美国的哥哥巴拉克来看他。
马克望着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内心五味杂陈。“跟他说,我不在。”他粗鲁地说。
“他是你哥哥。至少,你应该跟他打个招呼。”母亲立在门口,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
马克叹了口气,放下书,站起身,进了起居室。他见到了相貌和他有几分相似,同样是棕色皮肤的巴拉克。
那是马克第一次见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
他们都是混血儿,都毕业于美国常春藤盟校,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他们的肤色,脸型,步态,头发,说话的腔调相似,笑起来都会露出一排整齐白净的牙齿,血缘将他们从地球的两端拉在一起。
但他们却有分歧。巴拉克走路的姿势,说话的方式,穿着,都像在努力成为一个非洲人,而那时马克却以他所具有的半个黑人身份而感到羞耻。
两人握了一下手,简单随意地聊了几句,翻看了一下过去的相册。大多数时间,房间里的气氛“让人窒息的沉闷。大体来说,那是一次尴尬的,冷冰冰的会面。”马克后来回忆。
没过几天,巴拉克又开着车到了马克的家里。在太阳下,马克看清了他的样子。他身材高大,偏瘦,面部棱角分明,头发很长,乱蓬蓬的。鼻子又大又宽,一双敏锐的眼睛直视着前方。身上的衣服很整洁,上身穿了件纯棉衬衣,下身是条绿色或浅蓝色的裤子。
通过交谈,马克得知,从小在美国生活长大的巴拉克到肯尼亚是想弄清他的非洲裔宗族的情况。那次,巴拉克想从马克那里了解更多关于父亲的记忆,探寻马克从不会轻易跟人说起的幽暗的过去。
马克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笨拙的、沉郁的黑人,时常发出怒骂或斥责声,两眼永远都是通红。父亲用持续的酗酒来麻醉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总是在夜里醉醺醺地回到家里,用他的大手一拳将马克的母亲打倒在地。“他的那种自我憎恶与自我毁灭的倾向也遗传给了我,成为我个性中的一部分。”马克在自传中写到。
“巴拉克很崇拜我们的父亲。” 马克一只手托住下巴,双眼向上倾斜四十五度,停顿了几秒说。但那时,马克一直试图将关于父亲的记忆摒除在大脑之外。和巴拉克不一样,年轻时的马克厌恶那个带来家暴的父亲。
后来,马克的母亲带着他逃离了之前的家,逃离了争吵、贫穷和家庭暴力,投入到了继父西米翁·狄善九的怀抱中。
由于对父亲的记忆让自己痛苦,马克决定改用继父的姓氏,用“马克·狄善九”取代了“马克·奥巴马”。
“你为什么不用奥巴马这个姓?”巴拉克问他。马克一直努力忘掉这个姓,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巴拉克转移了话题。
分手时,两人握握手,便分道扬镳了。
一直到1993年,在旧金山。马克在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上班,他接到了巴拉克的电话,两人约定了在一家酒店见面。巴拉克穿着一套几乎在肯尼亚见面时一样的衣服。马克不记得那次都谈了些什么,只是这次见面,不像第一次那么冷冰冰,供职于律师事务所的巴拉克和善多了。
之后的十多年,他们一直没再联系。后来,马克主动给巴拉克发了邮件,希望能结束跟哥哥之间疏离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接受彼此。巴拉克回复了他,并期待着两人再次相见。
2004年,马克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哥哥,此时他即将出任伊利洛伊州的参议员,被推举在民主党的代表大会上作施政演说。“一瞬间,我内心确实洋溢着一股坚实、自豪与温暖的情感。”他在回忆录中写到,心中的怒气也逐渐转化为自豪。
马克对这个哥哥的了解全部来自新闻。很快到了2008年,美国的选战进行得如火如荼,马克急切地追踪着哥哥竞选的进展情况。那时,巴拉克正与希拉里展开辩论。
一天晚上,马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哥哥并肩行走,突然一个模糊而又坚硬的物体从他面前一闪而过,击中了巴拉克。马克挣扎着从梦魇中醒来,他决定去美国找巴拉克。他得知巴拉克将前往得克萨斯州的奥斯丁参加一场辩论,于是买上机票飞到奥斯丁,再次恢复了和哥哥的联系。
见面时,马克写了一副毛笔字给他,“天涯咫尺”,表达了自己复杂的心情。
兄弟俩这种匆忙的见面,一直持续到奥巴马当上美国总统以后。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展开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马克带着自己的中国妻子跟奥巴马在中国北京相见。见面时,两人互相拥抱。“这最终成了我俩共同享有的亲密时刻。”马克在书中写到。
在中国重新开始
马克将奥巴马家族的人比作一只只鸟,飞向了不同的方向。和从政的哥哥巴拉克不同,马克从出生起,就过上了不同的生活。
从艾默里大学商业管理硕士毕业后,马克曾在朗讯、北电网络等公司工作了12年。直到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的经济不景气,马克失业了。他感到灰暗沮丧。
马克厌倦了当时的生活,那时候他在美国有一辆宝马轿车,有一座房子,“但是每一个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告诉他自己,改变你的生活。”
他决定到中国看看。一天晚上,马克在一家书店的期刊里看到有篇文章提到去中国当老师,他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不久之后,他被录用了。
马克要去的城市是深圳,当一名英语教师。“我的真实目的,是去中国创立一个救助孤儿的项目。”
一开始,他并没有计划在中国待太久。“最多三个月。”他最初设想。
但很快,他喜欢上了深圳,“它是一座移民城市,有山有树,有很多元的文化。”
在深圳外国语学校当外教的半年里,马克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一天有四个小时在研究教案,两个小时在找其他工作,同时在别处兼课,弹钢琴,写作,“我不得不靠一份菲薄的薪水度日。”他向校长提出离职。
每逢有闲暇的下午,马克常常去咖啡馆,茶室学习汉语。他拿着书和笔记本去咖啡馆、茶室学习汉语,在里面一坐就是几个钟头,练字,记诵各种句式。
一天,他去到离住所较近的一家茶室,正在学习,一个女孩走到他面前,开始和他交谈,互相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女孩儿叫雪华,后来成为了马克的妻子。
到中国六个月后,他注意到,在深圳的各个商家招牌、广告中使用的英语“实在蹩脚。”于是,他开始考虑开一家商业咨询公司,和朋友商量后,他们决定一同开办一家公司,用专业的英语向客户提供市场营销策略,兼做销售资讯。
从美国启程前往中国之前,马克的一位朋友对他说:“你去中国要学一手绝活回来。有了这样的本领,你会终身受益。”到中国后,他喜欢上黄庭坚的草书,决定学习书法。在妻子的协助下,他在大楼门口张贴了一份启事,大意是他想学习书法,交换条件是他教对方英语。
很快,他找到了教自己书法的老师。书法促使他更加勤奋地学习汉语。他每天学习四个小时,学一个小时的生字,做一些阅读,然后听听磁带,最后练习书法。2003年左右,马克开始阅读《红楼梦》,他下定决心不读英文版,直接啃原著。第一章他读了整整一个星期。妻子觉得对他来说太难,但他硬着头皮读了下去,坚持到了最后。
马克每天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学习几个小时的中文,诗歌,书法,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经常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到书店买很多书放到家里。只要遇到不熟悉的汉字,他立马在每个字的下面标注上拼音。
最近,他每天忙着宣传新书,一天下来,马克显得疲惫,但和人交谈时,他尽力保持笑容。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以后,马克会再写写书法。
在很多场合,马克喜欢说的一句中国俗语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在中国的生活顺风顺水,转眼过了十几年。“我不知道中国即将成就我的未来,倒是中国改变了我。”他在自传中写到。
马克·奥巴马·狄善九站在深圳书城楼顶,背后是深圳的高楼大厦。他声称热爱深圳这座城市,在中国获得新生。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谢匡时 图【对话马克·奥巴马·狄善九】:“希望有人理解奥巴马家族”
澎湃新闻: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这本自传的?
马克:很多以前的内容是从2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写,认真开始写这本书是从六年之前。其中有一部分写起来很快,但有时候很慢。
澎湃新闻:为什么写这本书?
马克:最重要是为了告诉别人我自己的故事,不想别人代表我;第二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家族;第三希望有人理解我坎坷的路,我是混血儿,我的爸爸是黑人,我的妈妈是白人;最后是关于慈善,我希望鼓励更多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澎湃新闻:为什么书中每一章节前面会有一首钢琴变奏曲的描写?
马克:我非常喜欢弹钢琴。音乐跟文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都有线条和方向。有时能用一首曲子代表每一章节重要的意思,比如肖邦有一首革命练习曲,代表冲突和矛盾,所以我写了一部分曲子在文章前面。
澎湃新闻:写书最困难的地方是在哪里?
马克:难的地方是写关于我的家族。我的家族有很多矛盾,小的时候有家暴的问题,可能(和父亲生活的)七年我自己看见的不是和睦的家庭,那是非常难的;还有就是理解你自己,理解你的错误在哪里。就像我弹钢琴,如果我不爱这首曲子,不告诉别人我的感情是什么,观众会不喜欢这样的音乐。
澎湃新闻:你想这本书传达些什么?
马克:我希望有人理解我的家族。无论在什么国家,所有的家庭都有矛盾和挑战。我的家族有很多矛盾,也有很多成功。很多人不知道关于奥巴马的家庭,在我的书里面关于我们的族谱,从1700年到了现在,我们家族的结构。我希望很多人理解这件事情。
澎湃新闻:书中的什么故事让你触动最大?
马克:是第一次我去了华盛顿,见到了奶奶。因为“奥巴马”的问题,我已经有四十年没见到她。我在酒店见到了她,她说马克,我非常想你,欢迎回来,对于以前发生的一切,真的很抱歉。但是我非常开心你现在回来看我,她那时候已经八十多岁。这个是家庭的重要性。
澎湃新闻:你的兄弟们也在写书。
马克:奥巴马家族的人很像鸟,不喜欢去一个方向,飞向了不同的方向。我有自己的故事,我的姐姐哥哥有自己的故事。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关于家暴的事情,我在第一本书里面写了关于家暴的问题,很多我的家人反对我,也有家人支持我,现在基本上都支持我。我不会说太多现在的事情,都是他们的私生活。
澎湃新闻:目前有没有进行别的创作?
马克:我的第三本书正在准备,是关于李商隐。李商隐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晚唐的一个诗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我很喜欢他的那首诗,非常喜欢。现在我在写,打算给他的每首诗写一个故事。
澎湃新闻:你最喜欢哪种自我表达方式?
马克:我觉得我是艺术家,我非常喜欢表达我自己,无论是音乐、写作、书法还是什么,都可以。音乐是我最喜欢表达的方式。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喜欢古典钢琴曲。中国文化也给我很多工具(表达自我),我可以用书法,写作(表达我自己)。
澎湃新闻:你现在是怎么分配你的时间的?
马克:我会分配好我的时间,每个礼拜,有时写书法,有时忙生意,有时会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无论哥哥是不是总统,生活方向不会改变”
澎湃新闻:当时为什么选择来到中国生活?
马克:2001年,我刚刚结束了在艾默里大学的EMBA,我和一些同学到了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那是第一次我来亚洲,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来到中国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我想理解一种非常难的语言,有很多挑战,有丰富的文化;第二是我想改变别人的生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有中国梦,美国梦,我有马克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中国俗话说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
澎湃新闻:你曾说过自己在中国重生?
马克:我的意思是在中国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生活。我发现我可以在中国追求自己的梦想。
澎湃新闻:到中国后发现跟你之前想象的中国一样吗?
马克:那时候(来之前)我觉得可能我会去少林寺,去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功夫,我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穿中式西装,可能我不是那么自由,但是我来了深圳之后,天哪,是非常有活力的,那么多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我确定我喜欢中国。
澎湃新闻:为什么后来愿意用回“奥马巴”这个姓氏?
马克:我的哥哥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是关于奥巴马的名字,他让我自豪,以前因为自己的背景我很不自豪,第二是给了我勇气,理解我自己。
澎湃新闻:身份被曝光的时候你是什么状态?
马克:我怕,吓死我了。我有自己的私生活,突然有很多人给我打电话,问我这个问我那个,给我很多压力。
澎湃新闻:如果你的哥哥不是总统,你的生活方向会有所改变吗?
马克:无论我的哥哥是总统还是不是总统,我的生活的方向不会改变。我仍然会持续帮助孩子,仍然会写书,仍然会弹钢琴,我仍然会走自己的路。方向还是一样的,可能速度改变了。比如关于慈善,从2002开始,我去福利中心教孩子们弹钢琴,我一辈子写书,一辈子弹钢琴,这个跟我的哥哥没有关系。不一样的是更多人知道我,更快地认识我,因为我的家族。
澎湃新闻:你会介意别人称你为“奥巴马弟弟”吗?
马克:我不喜欢这样子,我的名字是马克·奥巴马·狄善九,我是独立自主的人。如果我可以用这个(关系)影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是可以的。
澎湃新闻:你在哥哥巴拉克竞选美国总统之前见了他一面,写了一副书法“天涯咫尺”给他,为什么写这个?
马克:我觉得非常适合,他是我的哥哥,我们出生在不一样的地方,住在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仍然有这样子的(血缘)关系,好像我们可能比较远,但是心相通;偶尔我们很近,但是又有矛盾,好像那个成语比较适合。
澎湃新闻:你的兄弟为什么说你是“怪人”?
马克:他们觉得我去了非常远的地方,跟他们长时间没有联系和交流。我没回肯尼亚,美国,而是来了中国。我家族中很多人没来过中国,米歇尔说我是“迷失的人”,我的大哥开玩笑说我是“疯子”。
澎湃新闻:你和家人经常会见面吗?
马克:我的家很像一个小联合国。我有家人在美国,肯尼亚,中国,英国,德国,所以见面有一点难。但是如果有机会当然会见面。
澎湃新闻:肯尼亚、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分别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马克:我非常喜欢多元文化。我出生在肯尼亚,曾经住在美国,我是美国人,现在我住在中国,三个国家对我都有非常深的影响。但是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影响,肯尼亚的大自然非常漂亮,但是有很多矛盾,生存的矛盾很明显,有黑有白,有爱有恨;美国给我慷慨大方的风景,而且让我理解帮助别人的重要性;中国让我理解关于家庭的重要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这三个国家的文化会影响我一辈子,如果能帮助三个国家互相理解,那也是非常重要的。
澎湃新闻:你会一直在中国生活下去吗?
马克:现在我不知道关于明天(会是怎样),但是我在中国生活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