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确实能分析出什么样的人是蠢货
蠢人坚持己见,学者心存怀疑……哲人反复思考。
——亚里士多德以及……西科迪
2021
我们能否科学地研究愚蠢之人?这是个很挑衅的问题!
我们知道一些性质很蠢的研究(例如,放屁能在恐惧中起到防御作用吗?),还有一些针对无聊行业的很傻的研究,它们既没有起到任何社会作用,也不能给研究者带来个人满足感。但如果我们“以人为本”,对蠢人本身进行研究分析,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事实上,当我们浏览心理学的文献时,就不难发现,整体而言,“蠢”这个概念早已被透彻地诠释过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能得出如下结论:没错,我们确实能分析出什么样的人是蠢货,从各种不同的调研中选取一些变量参数,就能描绘出蠢货的类别和形象来,进而我们的脑中也会由此映射出相对具象的概念(讨人嫌的人、有点糊涂的人、情商或智商有限的人),还会衍生出一些形形色色的蠢法,比如自负粗鲁的大蠢蛋,以及不可救药的自恋狂,甚至没有同理心的呆瓜这些附加特质。
01
为什么一些人的行为,有时候像个傻瓜似的?
与其把蠢人作为一个物体来研究,不如用心理学来诠释:为什么一些人的行为,有时候像个傻瓜似的?
著作《脚本》指出:大部分时间,人们在行动前,都没有充分了解身边的环境,总是墨守成规地做出习惯性的举动,在自身和环境的参数下自动条件反射,产生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注意到,当你哭泣时,总有个笨蛋来问你:“你还好吗?没事吧。”
此外,才看过手表,马上再看一遍也是很蠢的行为。我们想知道时间就必须看手表,这是个机械化的行为。这个反射机制不需要我们太多的专注力,便能完成这项任务。然而正因为不需要过多的注意力,我们就会一边想着其他事,一边忘了把手表上的时间信息输入大脑,从而导致我们必须再看一遍手表,这很傻,不是吗?
在专注能力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指出,人们常常受制于对各种变化的失察,个人往往会忽视环境中的某个重要因素的改变。大家可能听说过:当某人在节食减肥成功,瘦身10千克后,总能遇到一个家伙完全没有察觉到……在《控制错觉》中,我们也不难理解人们在着急的时候,会像疯子似地猛按电梯按钮很多次。同样的蠢事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为什么一个司机把车开入一条禁止通行的道路,后面还会有车跟随?甚至有人在电视游戏中被问到“围绕地球转的是太阳还是月亮”时,竟然会求助于大众的意见。
人们似乎经常会偏离绝对理性,以及预期的价值。行为距离调研得出的预期中间值越远,偏离指数越大,也就显得越蠢。总体来说,这种人看待世界的视角过于简单:他们无法消化大量数据、平方根、复杂图形,甚至看不懂高斯曲线,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极端值。斯大林有一个特别的观点:一千个士兵的死亡是一个统计数据,而一个士兵的死亡便是一场悲剧。相较于精密统计得出的科学报告,大家本能地对富有传奇色彩的轶事更敏感一些。愚蠢之人就更迷恋这些天花乱坠的传奇轶事了,有人甚至号称认识一个从40楼坠落却没有丧生的人,还告诉了法国TF1电视台的采访部门。
02
蠢人有相信一切的卓越能力
目前对于“信念”的研究,都基于“公平世界信念”这一心理学概念之上,它在全球广为流传,而蠢货们也通过大肆宣传信念的表现,比如“她确实是被非礼了,但你不看看她当时穿成什么样子了吗”,完美证明了这一理论,周围群众越愚蠢,受害者就越百口莫辩,越显得自食其果……另外,大蠢货们还会鄙视掉了牙的老人、“贫穷的混蛋”。
蠢人有相信一切的卓越能力,他们几乎什么都能信,从坊间流传的阴谋到月亮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甚至是运用在狗身上的顺势疗法,不都是铁证吗!2017年5月28日,A4高速公路上,行驶数公里的无人驾驶“鬼魅”摩托车被拍摄了下来,其实只不过是驾驶员在此之前不慎坠车罢了。但最蠢的一群人却认为,这一幕是神幻的“白衣夫人”造成的,稍微还有些头脑的蠢货则会说,这个画面出自陀螺效应……对各种神秘力量的迷信,似乎都能和获取诺贝尔奖的过硬实力形成南辕北辙的反向关联。
我们继续说信念。研究表明,“少不更事的小蠢蛋”和“活在过去的老蠢蛋”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负面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渐渐消逝,只有正面的记忆会一直保留下来……所以,人越老,就越会觉得过去很美好,因此活在过去的老蠢货就会说:“以前可好了……”
《哈利·波特》中的占卜教授特里劳妮
人类不理性的方方面面在无数研究中都得到过全方位的审视和解读,这是出于人类企图掌控环境的内心需求。其实,所有生物都有这种需求,只是程度不同。例如,门口有人敲门,狗会冲到门口,但这个行为并不是为了它自己。而人类甚至会因此做出荒谬的行为,例如,去咨询占卜师。法国有10万人号称自己是“占卜师”,他们每年的营业总额高达30亿欧元。尽管研究者并没有发现这些“占卜师”身上有任何货真价实的天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财致富。约有20%的女人、10%的男人,一辈子至少寻求过一次占卜。总体来说,“占卜师”们坦然地用诈骗术谋生,最终蠢人蠢事就成了这门生意的摇钱树……
控制欲常会导致掌控的错觉,蠢货的错觉则会更胜一筹。人们作为乘客坐车时,会比作为司机驾驶时更害怕车祸发生,就有一些蠢货,在当乘客的时候会紧张得无法入睡,但在自己开车的时候,却会不停地打起瞌睡。
蠢人掷骰子很用力,觉得这样才能掷出六;买彩票的时候爱选幸运数字;喜欢踩在狗屎上,却不喜欢走在梯子边上。倘若他们中了彩票,会自我解释说自己六个晚上都梦见了6这个数字,好像6乘以6是等于42似的,所以就买了42,果然中奖了。就这样看来,我们可以相信,蠢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健康,因为脑回路复杂、容易抑郁的人就不怎么相信这套幻象。
03
对那些自以为是的笨蛋研究
另一个深入的研究表明,蠢货更倾向于运用一套保卫自尊的战略。在“虚假同感偏差”这一调查中显示,蠢人更有法不责众的心理,会夸张地认为很多人和自己犯着同一个错误,我们会注意到蠢蛋们常忽视停车标志,还强调说“这里没人会真的停下来”。
蠢货还很爱使用“马后炮”来标榜自己。孩子生完了会说“我就知道怀的是个男孩”;看电视的时候,会号称“我早就知道马克龙会担任总统”,甚至还经常会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那这么说来,蠢货很坏吗?是魔鬼吗?并不是。他们所谓的“我早就知道”,是表达自己先知先觉、无所不知的战略手段。当然,我们不需要跟蠢货讲大道理,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认同。
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剧照
为了保护自尊,蠢货总会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这种偏执在诸多心理学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大部分研究参与者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比如智商。愚蠢的种类中,还存在“笨鸟”型的、那些被指责缺乏自信的人,从先天的心理来说,这些人集聚了思想简单、朴素卑微、平庸无奇这些特性,成了愚蠢的深化版,笨鸟们往往被其他蠢货所利用。
与此相反,我们还发现一群取得些许成就的人表现出过度的自信。现实社会中,这一类蠢人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不管是上山还是下海,都有这样一群自不量力的人,比如在雪道外滑雪,又比如高估自己的超速驾车能力还对此津津乐道。
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让蠢货们对自己做的蠢事熟视无睹,更无法认识到做出蠢事的根源。一个蠢人离婚三次,就认为自己遇到了三个不同的蠢货;自己行事失败,则归责于和一群没有魄力的人共事。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们会坚持认为并不是自己的脚臭,而是袜子散发出一股异味。某日开车超速被拦截下来,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他们无法理解所谓运气,只是蠢人蠢事得到宽容的侥幸概率罢了。
研究者达宁和克鲁杰当年无法发表《对那些自以为是的笨蛋研究》一文,因为这样的文章无法被一本科学杂志的评委会通过。然而,这个研究结论其实非常精辟!这两位专家发现缺乏能力的人,总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一个从来没有养过狗的蠢蛋,会跟你解释怎么教育你的狗……达宁和克鲁杰把这种认知偏见归结于自我评估的缺失,在某些情况下,其实是对自己实际能力的认知不足。另外,根据心理学家们的意见,一个能力有限的人,会高估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会无视自己本身拥有的其他能力。
通过这个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理解下列事件的个中缘由:一个愚蠢的客户,却在指导专业人士该怎么进行某个工作;当你丢了一个东西,总有一个傻瓜对你说:“想一想,你最后一次看到它是在什么地方呢?”此外,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蠢货会说“对律师而言,法律很简单,早就该背出来了”“戒烟?意志坚定就好”“开飞机?和开车没啥区别”之类的言论。以此类推,蠢人在量子物理学研讨会结束时,还会注视着专家的眼睛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剧照
达宁和克鲁杰甚至认为,当我们对经济学、地缘政治、制度机构没有任何了解,对电子程序以及“如何让国家发展得更好”这些议题毫无概念的时候,应该保持谦逊的心态,不要发表太多的言论。然而,蠢货却会在小酒馆里高谈阔论:“我知道怎么让法国走出危机!”
不过,不少针对亚洲人的研究,却揭示了与达宁和克鲁杰所述相反的现象:亚洲人有低估自己能力的特质。在远东文化里,大家并不会急于抬高突显自己,也没有表现出对一切了如指掌的自信姿态……
04
蠢蛋的分门别类
如果按心理学家的说法,智慧分很多种,那其实,愚蠢也有很多种。虽然现在并没有一种尖端的研究来解释愚蠢学,甚至连这门科学的萌芽都不存在(这本书倒是提供了些许标杆),不过在此,我们不妨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样本,来简单说明一下。
智障蠢
智障、傻瓜、笨蛋、木讷、慢半拍、木瓜脑袋……形容愚蠢的词语无穷无尽,这种丰富性映射着多种多样的语义、用法和表达效果。
尽管愚蠢的表达和含义形式多样,不过这些都表示的是缺乏智慧、智力有限。当然,这里对愚蠢的定义是相对的。我们自己肯定都不蠢,换句话说,愚蠢是由自以为聪明的人所设定的参考标准来判定的。
乡巴佬
英语中的乡巴佬,在欧洲的文化背景中,其形象就是愚蠢、凶狠、自私,还带着种族主义的思想。正如讽刺漫画家卡布所描绘的经典人物,他们是民粹主义政党集结的一大群选民,因为愚蠢,所以没有很多政治考量,他们目光短浅,讽刺泼辣。他们的思想很“上纲上线”,不是黑就是白,从来没有灰色地带。他们固执己见,理性的言辞根本无法打动他们,他们就是这么一根筋坚持到底,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标杆”!
他们铁石心肠,从来不对替罪羊或无辜的受害群众表示同情,比如阿拉伯人、黑人、移民等等。
卡布创作的经典漫画人物“乡巴佬勒波夫”
他们很自私,唯一能打动他们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有钱”,这就是他们心里想着的事情。
然而,这些乡巴佬,真的能在心理学上构成一种愚蠢的类型吗?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就必须证明愚蠢(低等智力水平)和铁石心肠(自私和对他人的蔑视)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但其实,我们做不到。在不同情景下,我们可以很笨,但很善良;也同样可以聪明,却很坏。讽刺漫画家们(卡布、瑞赛……)在报刊上描绘了自称“又蠢又坏”的乡巴佬,可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些人不是真的愚蠢,是漫画的人设系统化和套路,让读者进入了思维定式,但他们确实不够善良。
普世蠢
“真是一群蠢货!”这是大家茶余饭后,把胳膊搁在酒吧柜台上时常发出的强烈表达。但是,这里的“一群”到底指谁呢?政客们、选民们、公务员们、能力有限的那群人等等。说得广义一些,这里指的就是普罗大众,毕竟这句大家都会说的口头禅不是凭空而来的。
然而,这个表达丝毫没有辨识度和针对性,甚至还有种凌驾于人类之上,去评论全世界的傲慢,这恰恰证明了我们其实和蠢货是密切相关的。笛卡尔说过,“错误的本质是人们不认为自己错了”。愚蠢也是一样的,所谓的蠢货,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愚笨的。相反,他们还要煞有其事地制定一套标准去指摘身边的人。不管你在哪里,只要听到周遭有人咆哮“一群蠢货”,你便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蠢货“本货”了。
人造蠢
“电脑蠢透了!”这句话并非出自一个无名之辈,而是在中学里教信息学的杰拉德·贝利所说。这位人工智能专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计算机的对立面,否认机器能超越人类的智慧。
的确,人工智能在最近的6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机器能辨认图片,翻译文字,进行医学诊断。2016年,DeepMind开发的软件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了世界上最出色的某位围棋冠军。如果说阿尔法的表现是惊天动地的,那么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件事:它只会下围棋。
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对决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1996年,深兰科技(DeepBlue)软件击败了卡斯帕罗夫。所谓聪明的机器,是由人类主人所造就的,它只专注于发展、精通一项技能。让机器进行“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它们不懂如何把在某一领域获得的技能转移到另一个领域,而这种转化正是人类智能的基础。计算机的威力,只局限于对工作的记忆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基于“深度学习”原则的学习机器(人工智能的新生代)并不聪明,因为它们不理解自己所做的事。谷歌的自动翻译程序只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某个词(通过挖掘大量的使用实例),而它依然是个典型的“笨蛋”,任何情况下,它都不能理解它所用词汇的真正含义。
这正是为什么杰拉德·贝利敢说:“其实电脑蠢透了!”
集体蠢
集体智慧代表的是一个团体的智力水平,如蚁群。它们单个元素无法成就大事,但合起来就会非常了不起。蚁群是一个神奇自主的组织,它们能建造出一座宏伟的蚁穴:有走廊、新房、食柜、孵化室、通风系统等。其中一些蚂蚁负责作物种植(菌类),另一些蚂蚁负责蚜虫的繁殖。
尽管人们还无法解释蚁群运作的方方面面,不过集体智慧很快成了很有价值的模型,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整体效应优于个体的总集,集体的决策和创作比单独的个体做得更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却会出现集体比个体单独行为更差的状况,那就是与集体智慧所对应的集体愚蠢。几个人一扎堆,辨识能力会急剧下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很久之前,便通过对集体行为准则做的著名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当主流人群要捍卫一个明显错误愚蠢的理论时,他们就会把墨守成规的大众吸引到自己的阵营中。
电影《聚焦》剧照
再举一个例子,头脑风暴未必是好事。我们把10个人编成一组,让他们做一个半小时的项目(例如,想一句旅游标语来宣传一座城市),再把另外10个人编成另一组,让他们各自进行单独思考。当我们把成果收集起来观察,就会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的想法数量更多,更有内涵。也就是说,有时团队合作未必胜于单独作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都不需要再一一罗列。实验室里证明出的结论,也经常会在平日的工作会议中重现:集体努力做的蠢事,并不比各自行动来得少。
幼稚蠢
有什么能比一个小孩更蠢?我们能让他们相信任何事情:天上的某个地方,有一个白胡子老先生,坐在驯鹿拉的雪橇里,到处游走,把礼物分发给听话的小朋友;或者说一只小老鼠,四处寻找掉了的牙齿,想把它装回原位。
让·皮亚杰一派的心理学家主张这一论调:幼稚是属于童年很正常的一种蠢。哲学家卢西恩·列维-布留尔则认为原始人类同样表现得非常幼稚,他们坚守着“丛林精神”,相信万物有灵。早先荒野中的原始人类,和小孩一样,并没有达到理性思维的水平。
纪录片《粒子狂热》剧照
然而,一系列的心理研究让我们必须承认,小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天真幼稚,他们其实知道在现实世界里,驯鹿并不会飞,而是在一个和我们平行的世界中,驯鹿才会飞。但反观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每当物理学家一有什么定论,我们就会趋之若鹜地深信奇特粒子的存在(它们有无所不能的威力,或是远程沟通的能力),要知道这些科学家们有的还是信徒呢,他们坚信耶稣会复活。
这些观察让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开始反思什么才是“幼稚”,幼稚不该是缺乏逻辑的愚蠢(或者说孩童般的愚蠢),因为相信一件看似难以置信的事情,只是关乎参考系统的选取,而不是由于“天真”或缺乏辨识能力。卢西恩晚年时,承认自己关于“原始人”的理论是不正确的,承认错误为他挽回了不少声誉,毕竟在哲学家中,认错是个非常罕见的行为。
智力蠢
19世纪末,朱尔·菲利在法国推行了学校义务制教育,但有些学生却显示没有能力接受正常的教育。当时人们去咨询了两个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和特奥德·西蒙,他们构想了一个智力测试来测定这些学生,并为他们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方案,而这个测试就渐渐演变成了著名的智力测试(IQ测试)。
一般来说,大众的平均智商是100,65到80之间是轻度弱智,50到65之间是中度弱智,20到34之间就是重度弱智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弱智”),20以下是严重的智障。
如今我们常用的“弱智”,已经在心理学词库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残疾”“迟缓”“学习障碍”,甚至是“特殊人群”(天赋异禀的天才,早熟具有很高潜力的人也被这么称呼)。实际生活中,智力测试被用作评定“心智迟缓程度”,这样就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这群人的发展计划。
能力蠢
低能,一开始是精神病学的用词,用来指代一群智力水平特别低下的人,他们不会读,也不会写,甚至不会说话。菲利普·皮内尔曾把一个孩子定义成低能。如今,我们认识到这其实是自闭症。“低能指的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什么学习意愿都没有的个体,近乎无能的那种人。”法国精神病医生让-艾迪恩·艾吉赫尔这样写道。
保尔·索力艾博士在《低能与智障心理学:病态心理学》(1891年)的论文中用了一整个章节来写“低能和智障”。他对法国心理学的发展落后于英美表示遗憾,对于所谓的低能和白痴,他指出其实并没有通用的标准,有人用智商,有人用语言能力(不能正确地说话),也有人用精神指标(没有自控能力)作为标准。
迪斯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如今,心理学者们已渐渐放弃了“低能”这个词语,有时用“低能学者”(甚至是“学者症候群”)来表示。这个人群集合了自闭症或威廉姆斯症候群,在语言和智力上都表现出发育迟缓的情况,或者是某些不常见领域的能力低下,比如计算、绘画、音乐……
概括地说,低能是智力迟缓、愚笨、头脑简单的总称。人群中,总有一类“傻乎乎”的家伙,正像法国南方人所说的“傻帽”,从事一些低级的工作。这个傻冒的形象总是天真憨厚,没事也笑得很欢,绝不会被认为是危险人物。《白雪公主》中,小矮人糊涂蛋们笑盈盈的,长着一对大眼睛,帽子垂在脑袋上,便正是这个形象。
疯癫蠢
疯癫蠢是一个形容疯子的还算体面的名字,它不是指代那种狂怒的疯子,而是指行为荒诞的那群人。疯癫蠢和精神病差得不远,我们说的“精神病”行为同样奇怪夸张,而精神病又和“怪咖”接近,怪咖这个词从字面上严格来说,是“行为荒诞、举止夸张的人”。有个词叫“作怪”,它的意思很多样,有“冒充假装”“使坏”“做怪样”,也有“扮小丑”的意思。
以上这些词,可能与我们所认为的“愚蠢”有一些出入,但它们的总和都属于“蠢”这个类别。
本文节选自
《愚蠢心理学》
作者: [法] 约翰-弗朗斯瓦·马里昂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译者: 李珂
出版年: 2021-10
编辑 | 白羊
主编 | 魏冰心
图源 | 网络
原标题:《没错,我们确实能分析出什么样的人是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