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丨关河 : 月亮出山半遮面(一)

2021-10-25 19:51
未知

作者简介

关河,原籍贵州赫章县河镇,今为彝良人,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云南日报》《中国校园文学》等。作品有散文集《月亮出山半遮面》,长篇小说《顺子》,小说集《虚情假意》《谁主沉浮》等。

1、山里的映山红又开了

映山红这个名称取得真漂亮,映山红是什么物事呢,映山红是山间的一种落叶灌木类树木,春夏之交时令开红色的花朵。不是房前屋后栽培的菊花,牡丹,芍药之类的家花,朵儿没有家花的大朵。树身不高,树木一般能够长到一丈左右高,树身高的枝干比较细,树身矮的枝干弯弯曲曲,有弧度美感,粗细一般有碗口大小,能够做木雕。映山红一般是几十株几百株长成为一簇,很少存在一枝独秀开花的树。其花朵大多是绯红色的,叶片是浅绿色的。

映山红的生长环境一般是在山间,山涧,山岭之类的地方,映山红开放的季节山上山下一片红色,耀眼,迷人。

映山红一名是什么时候兴起来的称谓,据说有几个诗人去山里欣赏景色,遇到漫山遍野的酸花开得灿烂极了,其一说,这个酸花开得灿烂极了,小时候放羊整天见到最多的就是这个花朵。其一回答说,估计是映山红的缤纷多彩,耀眼,灿烂激发了一时的兴致,加上是外地人,兴高采烈的说,老表,我看这个花应该叫做映山红,此花一开漫山遍野像红墨水染过一样,露出透红的颜色,连过路人的脸上也是红色的了,心里就别提有多受到感染了。映山红一开,一年的夏天季节就要到来了,夏天的活力全在花里了。连人也会跟着年轻了起来似的。

映山红一名就这样流传开了,原本土里土气的名称酸花,有了一个文绉绉的名称映山红。原本在山里放羊娃儿眼里平淡无奇的花朵,忽然有了新意,有了比喻,甚至是深厚的内涵。

有人把映山红唱进了歌曲里,表达反对压迫,盘剥的旧社会的不满。希望新的生活,社会,像映山红一样如火如荼的开放,到来。

映山红开放的时候真的这样漂亮吗。确实如此,花朵开放的时候,留给山里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一片红。红得彻底,灿烂,妖娆,绚丽,单纯,惹人遐思。

面对美丽的映山红,谁的心里都是思潮起伏的。

小时候放牛,放马,放羊,总会撵着牲口在花丛里走一圈,情不自禁的哼几出歌曲。本来不喜欢唱歌,还是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映山红,美丽的映山红,心中的映山红,你永远是那样漂亮,虽然见过的人已经长大了,老了,走了,死了,你依然还是老样子,夏天到了就绽放。

多少人,多少代,曾经像映山红一样轰轰烈烈的活过,走过,路过人生的河流。要有映山红一样火火的热情,才能改变人生,把人生过得灿烂,多姿多彩。

有人把杜鹃花,羊么花,夹竹桃,误作映山红,可能是见识短,没有见过大世面,真正的映山红是不一样的,比其它的花朵更有可观性。见到映山红,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由是怎么一回事情,像映山红一样开在自由自在的地方,山里,坡上,而不是牢笼一样的乡村的大院,盆景园里。诚然,有的映山红也被移栽到盆景园里,但是,花朵的野,花朵的美丽,丝毫不减当年,露出一股子自由气,野外气息,给人一种美的收获。

映山红开放的季节,恰是乡村里苞谷洋芋长势喜人的夏天,农村人上山锄禾,往往会摘一些映山红来止渴,吃了映山红,乡村的野花,难免会想起颗粒无收的旧社会里贫苦的生活,那个时候,有一朵映山红止渴已经是宏富高高照了的事情了。如今苦难的日子过去了,还来品味这种野花,难免要让人思绪万千,回忆起不堪回首的往事。

于是,大家会坐到一块儿来,回忆过去。

其间,自然要哼几句歌曲:

映山红呦映山红,英雄儿女呦血染成,火映红星呦星更亮,血洒红旗呦旗更红,高举红旗呦朝前走,革命鲜花呦代代红,革命鲜花呦代代红。

老百姓唱山歌,很会含沙射影,很有方向感,目的性,其目的不是牵强附会爱情故事,就是感叹人生经历,还有的甚至敢批判政治,映山红这种绚丽多姿而且性格很野只长在山里的树木就成为了大家寄托感情的好对象。于是,关于映山红的一些动人心弦的内容,故事,传说就会变得家喻户晓起来,成为谈资,唱词。

曾经几何时,也一度沉浸在映山红的世界里,几乎每天都会去山里摘映山红泡水喝,花多了,还把它串成为串儿,带回家里面来,挂在墙上当作装饰品。

有一年,刚从外地回来,很长时间没有去山里观赏映山红了,特意去了一趟山里,发现映山红开了,开得灿烂极了,内心受到了感染,跑到映山红开放的地方睡了一觉,感觉自己和花朵的芳香融为一体了。要做山里的那一朵朵映山红,把人生过得灿烂,完整,红红火火。把映山红写进笔记本里,用美丽的文字形容词形容这种花开出了心中的热情感,对美丽的人生的强烈的向往感,将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执着前进,奋斗,永不言弃,用映山红的精神鼓舞自己向着人生的目标奋斗。

2、故乡是一个概念

心里有故乡这个概念,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从小听老人们说,人只有一个家乡,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乡,所谓的故乡是一个莫须有的存在,甚至根本不存在,无论走多远,去往什么地方,人的家乡只有一个。

而之于我,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故乡的概念,这是命运的悲哀,让我在灵魂上有了故乡的概念,是舍弃还是把自己牢牢的捆绑在家乡,不让家乡变为故乡。伤心的事情太多了,需要忘记,加上家乡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包括一草一木,云朵流水。

为了更为美好的生活,离开了家乡,不但形式上的离开,还有灵魂上的离开,这块古老的土地,村寨,包容了那么多的爱恨离愁,为什么不能包容下一个小小的我?故乡的错吗?

我的错,为了摆脱坎坷不平的命运,人生路,不得不远离家乡,去很遥远的地方寻找光明之路。不得不把异乡当做故乡,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回不去了,不是形式上的回不去,而是灵魂上的回不去,从此有了一个故乡的概念存在于心里。

多年前,初次认识故乡一词,还是在语文书上,总是对前人的倾述不以为然,甚至嘲笑,简直是黄狗儿学撒尿,把家乡当故乡,再啰嗦让你连板壁房都住不起。

十年有余了,偶尔会回去家乡一趟,漂泊不定的生活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呢。为了什么,忙得自己白发生。

南飞的大雁,天空掠过,鸣叫声悠扬,美好的瞬间,常常吸引爱好者捕捉,观看。

遥望天高云淡的地方有没有美丽的云朵,或者一丝丝影子。山水遥遥,晴空渺茫,望断天涯,望不见云朵飘过。

藏在高原皱纹里的山村,山清水秀何尝不是栖息的好地方。

异乡异地,异山异水,虽然美丽,还是喜欢家乡的美。喜欢田野里花朵开放的时候的样子,喜欢油菜花,喜欢大江清澈见底时候的澄澈……。当然还喜欢,桃花绚烂。

有一次,在巷落里散步,踏着青石板小路,闻着槐花香,信步由缰走着,突然听见卖烧酒的酒铺子里店家用乌蒙山方言喊打酒的的顾客回来,很久没有听见家乡话的自己心头突然亲切了一阵。陌生的村落里能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心里顿生诗意。

为了生活忙碌,一旦离开了乌蒙山家乡,陌生的事物比比皆是。孤零零的往来于陌生的巷落,感到孤独极了。想去寻找一个熟人喝喝酒,问家乡的桃花开了没有,这些年雪还像从前那样瀑雪连天吗。走遍大街小巷,却没有找着。用方言和别人打个招呼,没有人能听懂,他们都是用各自地方的话对白,让人有一种,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感觉。

云贵高原,此刻春天来到,百花盛开,山村人家,当此之时,总要栽很多很多树,不在村庄里了,栽树的心情仍然还在。

晚上回来的时候,听到一些人窃窃私语的说,高温天快要到了,几十度的高温能把地皮晒炸,把流水晒苦,把庄稼晒死,能把水里的鱼也煮熟掉。

烈日炎炎的季节,家乡云贵高原要好得多,一年四季,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大概人们都只喜欢春暖花开的地方,不喜欢酷暑从古至今,一直在躲着太阳迁徙。由此引申,那些死去的人,也是在逃离太阳的辐射,才到阴暗之地过冷清的生活。从吴国南迁后,北方人不断的往南方迁。如今云贵高原那些村庄里居住着的人们,很多都是北方人的后裔。

云贵高原此刻,当是牛羊遍地,青草满坡,稻田水清。河畔吹拂着清凉的山风,野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开满坡。

马匹放去坝子就是一朵不羁的云朵,年轻人下地干活总有无尽的收获。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村庄,去外面混迹。

想过在村庄里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庄稼汉。不现实,没有敢多想,还是把家乡走成为故乡算了。

想起一段村子里的往事伤心一场,想起一处生活的场面伤心一场。这些年,故乡的云,故乡的影子就像流水和云朵一样, 形影不离,鼓励着自己。

“童年是 一首歌谣,歌词早已忘了,但是曲子还记得。

山村是一首诗歌,字数说多就多说少就少,但是刻骨铭心。”

有一本叫做自然主义的书,能指引人找到人生坐标, 迷惘中心里好受多了,翻遍了很多书,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如饥似渴的读了几遍,受益匪浅啊。

读到陶渊明,陆游,的诗,读到黄巢,洪秀全落榜的传记,不打算再去寻找了。打算呆在乡村里,种菊花,写田园诗,迷恋山山水水。

时间匆匆而过,想起五岁上学,六岁学艺,十二岁出道,迄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事业一无所成,谁能不悲伤,感慨,涌出沧桑之情。

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是唱给故乡的歌曲,那首故乡的原坡,至今还在悠扬。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告别自己的家乡,去遥远的地方。漂泊在外的人常常用回去过年的方式想家。二零零九年起,总是会在笔记本上写下很多很多,关于家乡物事的话。无论走到哪里,翻阅一下,就不会因为远在千里之外而想家。

想吹一支歌曲来表达思想,却没有竖笛,只能用笔记。梦里多次马不停蹄的赶往故乡,但是马蹄声碎,故乡遥远,巷落里深深浅浅的蹄印,成为平平仄仄的痛苦。

“故乡是一首思恋的歌,无论走多远,都不会遗忘。

我是一朵飘泊的云,无论走多远,总是居住在故乡的天空下。”

3、《汉书》读后感

关于描述汉代历史的书籍真是不少,最有研究价值的是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还有宋代范晔的《后汉书》。其它的演义,传奇,故事都不足为信,全是今人胡编乱造出来的假把戏。

《汉书》里有一篇文章写了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打仗的事情,事体用编年体的方式记录,能够一读就知道写了什么事情,刘邦和项羽打仗争天下的故事读来和老百姓传说的大不一样,项羽没有老百姓传说的英雄,刘邦也没有老百姓传说中的智慧。读完之后,我有必要把我的想法和研究写下来。

老百姓传说中的项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项羽是一个大男人,很义气用事,被刘邦逼到乌江了,还是很不可一世,项羽对部下说,你们是要投降呢还是跟随我,部下回答说,愿跟随将军。项羽说,既然这样,你们得听我的话,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不是打不赢汉军,逃不出去,而是不愿逃了,我们和汉军来一个合围,证明一下我的实力。项羽带着队伍不止一次冲破了汉军的围杀圈,有机会逃出去了,项羽没有逃,一连三次冲出了围杀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庄严肃穆的对部下说,带出去的三千江东子弟死的死,伤的伤,如今只有这几个人了,没有脸回去见江东父老了,不打算活命了,不是我逃不出去,而是不愿逃了。你们愿跟随的,我很高兴,不愿跟随的可以投降汉军,说完引颈自杀了,部下也跟着项羽自杀了,一个汉军的小官取下了项羽的人头,美死这个小军官哥哥了,这么大的英雄的人头都被你割下来了,你才是大英雄呢,羡慕,羡慕。楚汉争霸结束了。

民间传说颂扬的是项羽的英雄过人之处,大肆渲染虞姬和乌骓的时候,已经像是谈后话,放电影的画外音一样了,仅仅是回忆了,有了美丽的陪伴,才能知道项羽的失败让人多么痛彻心扉。项羽是楚国人,楚国灭亡之后,江东和楚国两地连为一体,江东是什么地方,浙江省宁波市的江东吗,字面上看确实是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居住的人的属性也和史记里描写的人的性格差不多。这一处江东偏安一隅,据说这个地方后来还是三国东吴的地盘呢,偏安的地方出了一个大英雄,真是了不起。此外,项羽的传说还表达了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对安宁的生活渴望,为什么不颂扬古来必争之地戎州那一帮英雄好汉,而是颂扬一个偏安的地方出现的英雄,那是老百姓喜欢偏安的生活状态,不喜欢战乱,后来的后来有一个元朝的散曲作者就总结过这个原因,他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既然国家兴和亡都是百姓在受苦,那就不兴又不亡,偏安呗,所以老百姓颂扬项羽可能是要表达对偏安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偏安过法过失败了的惋惜,叹息之情。项羽之死,论其成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偏安的江东造成了项羽偏安的思想,物事的规律是不安的,甚致是动乱的,项羽再英雄,肯定不适应战争兼并生活,无论再骁勇善战,最终难免要失败。无独有偶,江东这个地方,接二连三的失败,东吴败了,民国退出江湖了……估计将来还有,逃不出这个范畴,天下的大道理肯定逃不出这个范畴,无论怎样努力,无法可想啊。江东富庶的地方,富庶的地方人的思想是偏安的不足为奇,万一江东地方变得穷兮兮的了,是不是就会改变居住的人口的属性,体质,以至于改变历史呢,这是一个需要辩证探讨的问题。

宋朝的李清照为项羽写了一首诗,李清照是一个女词人,整天哭眉丧脸的吟咏一些词,不知道她的词是不是吟咏给赵皇帝看的,李清照的传记里没有叙述,细细一想,倒也有这个可能。她写了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有人戏谑说,你发情了是吧,想嫁给项羽是吗,江东地肥,养得起你,你就去吧,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还敢写诗颂项羽。如果项羽活着,会怎么回答呢。估计是憋屈极了,你李清照肯定没有虞姬漂亮啦,写诗给我岂不是在污蔑我的名声,万一人家看见我和一个丑女在一块儿吟诗作对,牵勾搭线,要影响我的人气值。不过啊,你们都说俺的家乡好,俺也是英雄,真的好让人开心,江东和楚地土地肥沃,什么都有,姊妹也漂亮,可是没有姊妹愿意在江东过生活啊,想往外跑,特别是往南方跑,她们想跑到南方去找野郎,山魁,奔小康,把大家都弄成为光杆司令了,你说怎么办,一个西施已经足够证明一切了,跟着陶朱去了越国地界,住山洞去了。离开了越国,什么地方还有大平原,大坝子,全部是山区,你喝西北风吃荞粑粑去吧。

李清照写诗给项羽之后,还真的出了一小把名,连一千年后的今天,小学课本里也选出来当课文阅读。项羽当然不知道到是一些什么内容,他比李清照至少早生一千年。李清照后来也被金人掳去了,同时被掳去的还有皇帝,大臣,他(她)它们在金人的土地上又是大宋悲歌歌一曲,把大宋朝唱完了,寿终正寝了。

项羽的虞姬真漂亮,老百姓颂扬,当官的颂扬,连演员也喜欢演虞姬,英雄配美人,简直是绝配,可是项羽是江东人,江东人好人好事情好地方就是难长久啊。

啰嗦了这么多,那么项羽和刘邦是什么时候结的梁子呢,还需唠叨。

刘邦先占领了皇宫,被项羽撵出去了,项羽也不是不仁,既然把你撵出去了,我也不能独吞了,一把火把富丽堂皇的秦皇宫烧为灰烬,刘邦知道后,惋惜得不得了,但是暗自高兴,肯定庆幸了一番,这个莽夫,流氓,强盗,扒手,把皇宫烧了你去讨口去,烧了皇宫你不就像我一样是叫花了,哈哈。

这回就算了,反正秦皇宫都烧了,心里的气消了大半,过了几年,项羽请刘邦喝酒,吃鸿门宴,刘邦不敢不去,委曲求全的去了,谁知道范增步步为营,紧紧相逼,处处都要杀刘邦,刘邦低三下四的求情都没有用,反正刘邦死定了,刘邦暗渡陈仓,借故才得以逃脱,鸿门宴让刘邦丢尽了脸,没齿难忘,我个人认为,刘邦之所以要战胜项羽,全是源起于这一事件,刘邦从此对项羽恨之入骨了,不再是将军在上,自当左面侍奉的想法了,从前,项羽的欺负还是小打小闹,谁让项羽是大英雄呢,如今不一样了,刘邦的自尊心彻底被激起来了,细细一盘算多年来项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简直不是人为,对项羽恨之入骨了,这种恨就像真理一样写入了刘邦的思想,既然要盘点那就来一次大盘点吧,看谁把谁盘掉。从此处心积虑,大搞练兵团营,招贤纳士,终于把项羽打败,逼到乌江自杀了,楚霸王自刎乌江。

刘邦还真是一个能忍的人,一个能盘的人,一个大有智慧的人,从弱小到强大,到当皇帝,一生的经历值得研究。

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据说刘邦当农民的时候还真不是一个老实人,尽干些虚花花的事情,传说刘邦下田干活,尽是偷奸把滑,不出力,像是秀才扭秧歌,玩假把戏。后来当亭长,押人去服役,办事还是不得力,半路让人跑了。这样一个人物,后来战胜了强大的项羽,简直不可思议,奇迹啊。刘邦的一生经历了些什么,是什么让他变得这么强大,值得研究,而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是刘邦的耻辱心和自尊心造成,否则无以立志。当然战胜项羽还是大势所趋,项羽是江东人,不败给刘邦也会败给别人,刘邦混迹摸鱼,"高筑墙,缓称王",先壮大了力量,当然胜利不远。

浩浩长江水,滚滚东去流。楚汉争霸演绎结束了,留下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在传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能让历史重演。

往期回顾

原标题:《群山丨关河 : 月亮出山半遮面(一)》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