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也叫“米行”“敏行”?原来,都和这个著名地标有关→

2021-10-05 11:55
上海

明代《筹海图编》称:江南经略,皆以闵行为渡,黄浦入松江府通衢,故称水陆要津。

这里凭借地理位置和水利条件,历来既能避旱又能避涝,人称“三世修来闵行前”。明正德四、五年(1509~1510),黄浦江沿岸连续发生两次大水灾,而“横沥,沙、竹二冈独稳”,只因这里地势高亢、退水顺利而灾年仍有收成,附近灾民纷纷迁入,“郡中始尽知名”。

闵行外滩自古就设有摆渡口,明弘治《上海志》称“黄浦渡”,为义渡。清康熙《上海县志》则称“横泾渡”,乾隆年间因在横泾东面另设了义渡,老渡口改称“横泾西渡”。乾隆十二年(1673),这里设有“便民航”。

水陆要塞闵行渡

闵行镇上独多米行,因此被乡人戏称为“米行”。其实,闵行地名是由黄浦江畔设渡口而产生,最初称“敏行”。明弘治《上海志》称“敏行市在十六保”。“行”是旧时集市通称之一,而“敏”非姓氏,基本字义为迅速,灵活,也许因地处滨江而含有“敏航”之意。正德七年(1512)《松江府志》成书时,初次称这里为“闵行”。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5),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时达一百余年。镇上商铺相连,街市拓展,延伸到横沥河西岸,闹市中心也由东移到西。南来北往的航船,东奔西走的车马,途经此地时,往往因行程劳顿或需等待潮汛,都想歇歇脚。因此,远近客商不约而同,纷纷停靠在此,遇上风雨天气,更是争相靠岸上镇,以至有谚称“尴里勿尴尬,闵行过个夜”。闵行老街趁势畅开大门,日益繁荣起来。

春申道院

春申道院,俗称春申庙,在横沥东岸黄浦江畔。清雍正十二年(1734)上海知县褚菊书倡建,并有记。嘉庆年间再修,并建“春申阁”,面向闸港口,为观潮胜地。

魁星阁在春申阁前,呈六角型。光绪年初,由乡绅李祖锡、夏其釗等捐募创建。登阁可览黄浦江全景,为游览胜地。1917年改建为三幢楼房,供闵行乡教育会所用,并在江边建待渡亭。

秘密交通线

1945年年初,为突破黄浦江两岸日伪军的防守,在中共淞浦地委领导下,时任中共南汇县路北区委委员的赵铎心奉命在家乡地开辟浦东至浦西的秘密交通线。

当时,黄浦江上时有日寇军舰和巡逻艇出没,要在敌、伪、顽势力的眼皮底下过江,风险极大。赵铎心在黄浦江边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定沈庄塘出口处(今浦锦街道丰收村九组)为浦东渡口,塘口镇对岸交通便捷的车沟港入口处为浦西渡口。这条秘密交通线开通后,黄浦江两岸的交通员密切配合,频繁地传递党内文书,护送或接应联络员过江。抗战胜利之初,这里成为新四军浙东部队北撤时的重要通道。

作者:张乃清

原标题:《闵行也叫“米行”“敏行”?原来,都和这个著名地标有关→》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