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自然|自然教育导师:在国家湿地公园讲一棵草

王婷
2021-09-29 13:04
来源:澎湃新闻

“红伞伞,白杠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前段时间,云南省某消防队用于宣传食用蘑菇安全的视频在抖音上火了。当我跟沈娅婷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的松树林下看到一排排“白伞伞”蘑菇时,她也情不自禁哼起了这首歌。

沈娅婷是苏州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宣教活动部门的解说员,从生物制药到私企出纳,生于同里、长于同里的她,有过不同的工作体验。但她最后选择到离家5分钟的湿地公园上班,成为一名90后自然教育导师。

沈娅婷在湿地公园边长大,儿时嬉戏的小竹林,如今已长成参天竹林。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自然教育:源于人类对它者的好奇

沈娅婷从小都比较顾家,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的私企上班,方便照顾家人。但是 “一眼望到头” 的办公室工作又让年轻的她心生不甘。

“当我妈妈说,她所工作的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正在组建一支新的宣教部门,能跟大自然接触,我就跟自己说,这次要做点不一样的。”

转行到自然教育并不是临时起意。沈娅婷从小就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充满好奇。当别的孩子在看动画或者电视剧时,沈娅婷却经常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物类、科学类和考古类的纪录片。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凶猛的狮子咆哮着驰骋在众多草食动物群中,秃鹰在空中盘旋寻找腐肉……”很多人对自然的认知,可能都来自《动物世界》及BBC诸多自然纪录片的解说词。

2020年最热门自然纪录片《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海报,大卫-爱登堡是BBC纪录片《生命的进化》策划兼主持人, 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图片来源:New On Netflix USA

这些纪录片为沈娅婷打开了观察非人类世界的显微镜,展示了动植物选择、生存和繁殖的故事,勾勒了一幅幅“身不能及,心之所向的”远方,也在她心中埋下一颗自然保护的种子。

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半路出家”是现在中国自然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普遍的现状。欧美国家较早开始环境教育立法。据统计,北美洲2004年有103所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和解说课程,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去国家公园、保护区等保护地上班。

中国的自然教育是在2010年左右,由民间发起的一个新共识,旨在让孩子通过体验真实的大自然,树立环境意识,均衡自身综合素质。由于自然教育仍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高校普遍缺少专业的解说人才培训体系。很多解说员都与沈娅婷一样,因为对自然的热爱,而跨入自然教育行业。

因此,自然教育从业人员经常要参加短期的培训课程。 沈娅婷刚入职时,就参与了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同里湿地公园开设的环境教育实务培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一线环境教育伙伴一起学习课程设计。同年,她又参与了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主办的环境教育课程工作坊,学习调查湿地水质、鸟类、水生生物的健康状况。

今年中秋沈娅婷参与组织的自然体验活动,孩子不仅学到了植物知识,还在游戏中交到了朋友。图片来源: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讲故事也可以保护自然

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和学习,加上本地人的优势,让沈娅婷很快找到了进行自然教育的切入点:讲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的历史故事。她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旁的村子长大,妈妈在食堂工作,她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食堂阿姨的女儿”。

在成为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前,这里原来是吴江肖甸湖村的一片集体林场。令沈娅婷印象最深的是儿时与竹林的一张合照,照片中刚学会走路的她与一根高高冒出的毛竹笋比肩站着。照片定格了沈娅婷对这片场地最早的记忆,也为她现在的工作提供了灵感。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开发了一系列四季物候自然教育课程,其中“春笋春味”课特别受欢迎。沈娅婷说:“苏州人讲究不时不食,春天是吃竹笋的好时候,我们会专门科普竹子的知识。 比如,让小朋友拿一棵草与竹子对比观察,鼓励他们思考,竹子是树还是草?很多人都以为竹子是树,其实它是禾本科的草,竹竿跟草一样是中空的。”

每当带游客经过这片竹林时,沈娅婷会跟游客讲述,村里从安吉引进竹子的历史,湿地公园里的竹子与普通竹子的区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引进竹子作为经济苗圃前,肖甸湖还是一片芦苇塘。 因为血吸虫病泛滥,解放后知青开始“填”沼泽、种树。 但土壤含水量高,使得这里的竹子竹壁偏薄。所以不同于浙江的竹子被用来做家具,肖甸湖的竹子大多用来造纸、做苏扇等工艺品。

故事是人类传承知识的方式,自然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解说,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种叙事,“叙事”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自然的方式。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杉树林保育区和竹林交界处的水系。图片来源: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如何设计一堂自然教育课

如今,自然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家长们的喜爱,那么,公众自然教育课程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呢?

当我见到沈娅婷时,她和宣教部门的同事正围坐在一起,讨论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活动。讨论是准备自然教育课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活动主题、对象、形式和流程框架的确定。活动主题一般会贴合当月的节日。活动对象是最有讲究的,自然教育的对象一般分为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需要不同程度自然知识的传达,资料和物料的准备也有所不同。

当天下午,沈娅婷和同事要为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活动进行彩排,这是自然教育准备中的核心:户外实战。 因为中秋活动是面向6-8岁幼儿的亲子自然体验课程,沈娅婷和同事希望利用视觉、触觉和嗅觉,激发孩子们对于自然界里植物的体验。活动中,每个孩子会拿到一片不同的树叶,作为寻找自己家的线索。在公园找到相应的树后,鼓励孩子观察和分享这棵树的特征。

临时扮演幼儿的我,拿到了香樟叶,当我带他们走到香樟树下后,她们用拟人的方式告诉我,香樟树为什么是香的?它的香味来自于哪里?它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原来,香樟树叶的根茎处有两个腺体,生产香味,所以香樟树和它旁边的树很少会病虫害的困扰。香樟树叶也是制作天然樟脑丸的原材料。

沈娅婷与同事为中秋节自然教育活动“湿地中美味的食物”环节进行彩排。

自然体验中还包括寻找开花植物做成手环、植物种子寻宝等环节。对这些实地环节的复盘总结便是自然教育课程开始前的最后一步。沈娅婷和同事们反复测试自然体验的路线设计是否合理。既不能让孩子走的太远导致体力不支,又要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树叶和果实,充实孩子的观察。

她们还十分注意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长短。虽然目前自然教育的范式是,通过社交互动和团队活动培养孩子与自然的情感联结,但也有学者主张:自然体验不一定要知道各类动植物的名字,关键在于让孩子自己构建与自然的故事。过多的游戏和解说,可能会剥夺孩子的想象力和感知力。

沈娅婷与孩子一同制作中秋节自然装饰画。

与自然共存,未来生活的新方式

自然教育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临场发挥。我问沈娅婷,给孩子上课会不会紧张?她说,孩子天性好动,充满着不确定性,再有经验的老师,现场教学也会紧张。在她看来,缓解紧张的方法只有做足准备。

为了寻找合适的植物和路线,她们经常在公园里一走就是一天。为了给孩子们制作中秋节自然装饰画的素材,她们前一天用美工刀一点点抠出玉兔等造型的剪纸,我看到她的右手食指还泛着红。然而她并不在意这些小伤,她觉得,让自然教育给家长和孩子留下一个美好而特殊的中秋节回忆更重要。

自然教育也给沈娅婷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越是节假日沈娅婷越忙,有时候很久没见的朋友节假日叫她出来玩,她只能婉言拒绝。因为湿地公园跟旅游景区结合,一年有一百多场活动,基本都在周末和节假日,平时一个月一两次活动,遇到国庆可能每天都有活动。

在家门口的湿地公园里做自然教育,让沈娅婷对自然有了新的理解。自然,不再是小时候纪录片里的那样充满野性又难以接近。相反,自然与人的关系变得如此接近,在自然里学习,沈娅婷发现了自然的神奇,但也会有泥泞、寒冷、炎热和蚊虫叮咬。

就像疫情期间,BBC自然历史组(NHU)制作的现场直播节目《春日观察》(Spring watch)改为让观众上传自己的视频,人们在自家后院介绍鸟儿、飞蛾和鸭子,在自家附近的田野和树林里悠闲漫步,谈论花朵的盛开和橡树叶的舒展。

自然体验和教育似乎成为疫情中人们防止自己陷入绝望的灯塔。

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孩子正在闻香樟树叶的味道。图片来源: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的联系不只在屏幕里,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物种分类都是自然知识,只要敢开口,就能成为自然解说员。 沈娅婷希望,先教会孩子们敬畏自然,让他们了解世界上不只有钢筋水泥、城市建筑,还有自然里的各种生物,以及自然与人互动产生的独特智慧。

就像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的那句话:“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作者王婷系香港大学景观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中国当代环境史和湿地景观的文化建构)

个人能为环境做什么?普通人如何在自然中自处?

“普通人的自然”(A New Normal for Nature)专栏将记录普通人与自然相遇的故事。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