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求发展,临沂费县开创革命老区振兴新局面

近日,临沂市费县公布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8亿元,增长13.6%,GDP总量及增幅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提及费县,你又会想到什么?
悠扬的“沂蒙山小调”从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飘向神州大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青山突围战旧址向世人讲述着沂蒙革命精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费县有15.6万人支前,1730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
作为“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十三五”期间,费县147个贫困村全部摘帽,6.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之后,迎来“乡村振兴”。费县已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县“四个战略定位”之一。
这些年,费县以实际行动宣示,革命老区已不再是穷困的旧模样。这其中蕴含的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两山银行”生态资源转化理论、谋求突破新动能等思维,值得细细品味。
支柱稳固,传统产业巧升级
细观费县上半年数据,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8%、15.7%、11.8%,不难看出,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木业产业,一直是费县传统优势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旋皮、板材、家具等产业链条齐全的产业集群,产值占费县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费县是全国三大板材基地之一,曾获“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上半年,费县木业实现税收18.2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量的51.8%,占全县工业税收的69.3%,占全市木业税收的47.3%……数据体量可喜,却又暗含着转型升级责任重。
2020年,临沂市作出了实施木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费县坚持“三端”发力,突出“六化”提升,全力推动木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所谓“三端”,即产业链的前端、中端、后端。除了前端“主抓旋皮企业整洁生产,提升规范化、绿色化水平”之外,中端要求力推木业产业集聚成势,提升园区化、集约化水平,而后端则是抢占“四新”经济发展高地,提升高端化、智能化水平。
如今,费县已形成了探沂(马庄)、费城2个木业产业核心区和6个板材加工聚集区,“2+6”产业园区格局初具模型。

探沂镇板材加工聚集区一角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沂镇,这里设立了高档家具集聚区、木业转型升级先行示范区、粘合剂化工园区三大产业园区,结合木业小镇建设,打造木业总部经济中心、展示中心、物流中心。你会发现,6个聚集区分别明确在产业链条上的定位,有序引导本地及周边乡镇企业入园发展。
事实上,几千家木企“杂居”在一起,“问题”不可避免:在有限区域内散拼摊位面积过大,势必影响到费县整个木业行业的增量崛起,高质量发展。此时,当“2+6”明确产业链的分工,费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项目合作、相互参股、资本经营等形式,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聚力打造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木业转型升级先行示范区是建立在“拆除147家小散乱企业,腾地1060亩”的基础之上的,此时,原有企业整合成27家股份制公司,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同样,对于污染大户,400余家甲醛厂、胶厂被整合成5家股份制企业进驻粘合剂化工园区,其将成为全省首家千万吨级粘合剂生产基地。
至此,“费县制造”新形象开始稳健起步。费县从全县筛选100家企业重点扶持,实行白名单制度,优先保障土地、资金等需求,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木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当“费县制造”频频现身于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著名商标、山东名牌,并开始参与起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费县木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找准了方向。

板材加工车间
当家中的实木复合地板、胶合板家具能释放净醛负氧离子,不仅无甲醛,而且除甲醛;衣柜、橱柜、护墙板、吊顶、木门等全屋的木制家具,可以实现一站式装修选材、家装工厂化运作;全屋家具可以做到“互联网+工业4.0的全屋数码定制”……这些拥有无限魅力的产品,都得益于费县木企的科技创新。
2020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支持山东创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费县也在积极引进新技术。通过“两化融合”“机器换人”“个性化定制”,加快提升现有生产装备、技术工艺,推动传统木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这些年,费县努力发展新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设立木业产业研究院,引导企业自设、联建科研平台44个,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提高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其中,优优木业研发生产出净醛负氧离子实木复合地板、胶合板等创新产品,引领了产业发展新趋势。
在培育新业态方面,费县依托北方木都发展木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目前已入驻企业总部5个,全国128家知名木业企业设立体验馆。围绕北方木都建设全国知名的木业产业交易平台,融合展示交易、产业电商、进出口服务、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为中小企业提供集中服务。
因地制宜,“两山银行”的生态致富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周游费县,你会深刻理解这句箴言的含义。
巍巍沂蒙山,绵延齐鲁之间。曾经良田匮乏、通路不畅的大山,在新时代,处处迸发着财富的光芒。
如何将美丽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如何将闲置、低效利用的资源资产盘活,助力集体和农民增收?颇费思量。
6月21日,在山清水秀的费县马庄镇核桃峪村,山东首家“两山银行”——费县“两山银行”成立。核桃峪村以合作社的流苏树为抵押,成功获得银行230万元授信额度。

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红衣与白雪相配,游客笑容灿烂
所谓“两山银行”,非真正的银行,借鉴银行“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把碎片化的生态资源进行规模化的收储、专业化的整合、市场化的运作,把生态资源转化为优质的资产包,从而实现“两山”优质高效的转化。
费县是第二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世界长寿之乡,培育了一批以网红“流苏村”“紫藤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
4月26日,随着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的出台,全面系统部署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为临沂市创建“两山银行”、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指明了方向。
随着1000平方米的费县“两山银行”正式启用,“两山”转化有了实体化运作平台。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创新突破,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费县“两山银行”(费县生态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山东城资国有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一级子公司,融合评估机构、担保机构、金融机构等功能,对生态资源统一收储、专业化整合提升、市场化运作,推进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高水平转化,承担调查、评估、储备、核算、流转、策划、提升、开发等转化赋能的全流程业务工作。
费县“两山银行”围绕存在于乡村或城镇具有经济、生态、人文、历史价值的十种资源盘活、增效,将分散的生态资源,按照类型制定收储标准,以租赁、入股等形式集中收储,进行连片整合、系统优化、配套升级,使其更具有规模优势和可开发价值。
“商品”价值几何?临沂市制定了《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办法(试行)》,解决“生态产品价值怎么算”的问题,实现绿水青山“有价”。
此外,资产怎么来、资产值多少、由谁来背书、由谁来登记、钱从哪里贷、资产如何整、由谁去招商、由谁去运营?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有完备的支撑体系。“两山银行”组建农业产业投资银行、生态资源储蓄银行、低效资产招商银行、文化资源开发银行、有偿权项变现银行、生态安全保障银行,构建综合管理、资产管理、评估担保、招商运营、计划财务、风险管控、若干子公司的“6+X”组织架构。
于此,长期闲置、沉睡的低效生态资源进入“两山银行”后,根据其所在区位、资源特色、开发强度等进行分类包装、精心策划、精准开发,形成招商文本,精准对接社会资本等投资经营主体,最大限度提升闲置低效资源的利用价值。
探寻新动能,医药产业先行
如今,费县以木业高质量发展、“两山”生态转化思维引领的行业变革,已经渗透到全域产业的方方面面,在传统产业之外,积极探索新动能。
诸如,以镁铝铜精密加工和纺织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形成了“一园三区”发展格局,尤其,费县已初步形成覆盖生物制药、原料药、中成药、微生物制剂等产品的新医药产业集群。
临沂市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84家,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已经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
发展医药产业,临沂有资源禀赋与人才支撑,尤其,临沂生物医药产业于2019 年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低、园区建设滞后、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于此,临沂市明确提出,鼓励支持以费县为代表的县区率先突破。“要加快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研发平台;要完善产业链条,依托现有企业,瞄准上下游以商招商,不断补链强链延链;要加大扶持力度,在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逐年提升扶持力度,努力推动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费县坚持“高”定位,“强”推进,“精”招商,打造生态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全国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成为全县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场。
费县生物医药产业园,是山东省经信委公布的第一批“山东新型(新医药)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位于费县经济开发区,是以原料药、中药深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包装、物流、营销于一体的生态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全国一流医药生物化工园区。目前,园区共入驻新时代药业、恒欣药业等企业6家。其中,有5个项目列入全县“156”重点项目建设。
园区正依托骨干企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生物化学原料产品,努力打造鲁南重要的医药生物化工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摒弃生物化工行业高能耗低能效的老路,医药产业园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医药生物化工企业从常规经营发展为依靠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努力打造循环生态示范园区。

新时代药业操作车间
以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规划投资100亿元。
2020年,新时代药业实现总产值54.56亿元,上缴税收34598万元(其中鲁南新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缴税收4156万元)。公司荣获“2016年度中国化学制药行业优秀产品品牌奖”“ 2016年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2016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等荣誉称号。
走进新时代药业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团队正在科学严谨地进行抗肿瘤药物研发实验。新时代药业的重组抗CD20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建设项目、系列抗肿瘤药物产业化建设项目、奥利司他产业化建设项目正在实施。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生物医药园实现产值62.89亿元,占经济开发区71.38%,实现税收44810万元,占经济开发区79.15%。
迈入”十四五”,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费县以灵动的产业振兴思维,积极探索城市发展的新动能,为革命老区的振兴提供了诸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