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这个村"改头换面"展新颜,还新增了一个...

2021-09-03 14:09
上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亭林镇红阳村引导村内全体党员干部通过线上线下多样的形式,学党史、悟思想、强作风、办实事、开新局,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进取。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拓思路、谋工作、促发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积极推动红阳村工作的全面发展,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

河域整治、环境优化项目

通过“百姓心声万花筒”项目,收集村民反映埭头东面的北新泾河支流河面漂浮物甚多,沿着河流的小路没有栏杆,河面上自行堆砌的小路已经松垮,存在安全隐患。河南面的村民因为河流的阻拦,出行十分不便。

今年5月,红阳村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后,对河面上的漂浮物和水草进行处理,将北新泾河、杜家浜涉及260多米河道进行河底挖深,木桩巩固河床,河道堤岸混泥土加固,加装防护护栏,并增添8个停车位,提升出行便利。在两岸种植绿化,改善村民宅前屋后的环境。

移民埭环境改善、硬件提升项目

6月中旬,村委会对7组的移民埭进行了环境改善。对宅前屋后进行整治,水泥重新灌注道路2条,拆除违章500多平方,新建明沟,打造小菜园,增添晾衣架、水泥板,种植绿化,提高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红阳村小区美化、环境提升项目

6月中旬,村委会对红阳小区、5组、6组涉及100户、8条埭的片区也进行了环境美化的提升:修复及加宽破损路面;修剪道路两旁的树枝;统一安装护栏;打造小三园,营造出区域小美景,实现“家家添绿、户户添美”的宜居环境。

道路修缮

7月中旬,不少村民反映红梓路路面破损,遇到下雨天,坑洼积水严重,严重影响日常出行。村委会及时联系施工队对红梓路、亭浩路口道路进行修缮工作。路面加厚加固修复后,不仅村民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也美化了乡村道路。

村史馆竣工开馆

6月30日,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的红阳村村史馆建成,村史馆设有历史展厅、农耕工具展厅、党建活动室、亲子书吧和多功能活动室。村史馆建馆目的就是为了留住村民对乡愁的记忆,无论离家有多远,始终心系红阳。

暑假期间,红阳村党支部、团支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如“学史寻迹”、“书墨飘香”书法课、“童心向党·绘石颂情”石头画等。村史馆的出现,更是让曾经的历史故事重新进入百姓生活,告诫年轻人始终不忘初心。同时,还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亮点,让农村更加有温度和人文情怀。

红阳公园竣工建成

作为红阳村“一核、两翼、多点”乡村农文旅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模块,红阳公园从无到有,发挥美化环境、遮阴纳凉、陶冶情操等功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公园内以党建为引领,设置不同的版块,方便村民了解各类政策和便民服务。此外,党建亭和法治亭更是建立起了桥梁作用。党建亭可便于开展党建活动,聆听老党员分享精彩的党史故事。法治亭为村民普及日常的法律知识,带动村民平时学法、遇事找法,依法办事。公园内还专门设置了健身点,让村民们在休闲散步之余强身健体,倡导全民健身。

资料:i亭林

编辑 | 程佳域(见习)

原标题:《金山这个村"改头换面"展新颜,还新增了一个...》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