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畸形“饭圈”文化》系列|“饭圈”生态畸变,亟待规范与整治
《整治畸形“饭圈”文化》系列|“饭圈”生态畸变,亟待规范与整治 原创 张纯 民主与法制周刊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32期
编者按
有人说,2021年是中国流量明星、偶像产业和粉丝文化遭遇“滑铁卢”的一年。这一年的“代孕事件”“倒奶事件”以及前不久的“吴某凡事件”,无不充斥在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一些艺人失德违法、偶像培养流量化、“饭圈”乱象愈加引发关注,大众对“明星”“偶像”的定义也似乎偏离了以往“先有成就,再有人气”的轨道,逐渐走向失控。乱象的集中爆发,让理智的社会公众开始对“偶像”“明星”产生质疑,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也开始进行集中整治,继“清朗行动”之后,8月25日,中央网信办又推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清理违规群组版块等治理措施,以正本清源,刹住不良之风。
本期封面报道对失格艺人及其“饭圈”的梳理表明,一些艺人的不断“沦落”和“饭圈”这一不良粉丝文化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严重地步。追本溯源,治理艺人偶像失格和“饭圈”乱象,应当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失德违法的成本,加大机制监管的力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还必须倡导和鼓励明星艺人要有“流量担当”,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让德行与其所拥有的流量真正匹配。只有这样,娱乐业和娱乐界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真正行稳致远。
《整治畸形“饭圈”文化》系列报道之三
“饭圈”生态畸变,亟待规范与整治
文/本社记者 张纯
“饭圈”乱象频现,已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
近年来,“饭圈”在公共舆论场中频频“亮相”:偶像选秀类节目中有粉丝为选手集资超百万元,涉嫌违法;为“爱豆”投票购买大量饮品在扫码后全数倾倒,影响恶劣;当红艺人涉嫌违法犯罪被刑拘后仍有粉丝为其开脱,是非不分。
今年以来,因粉丝追星而爆出的各种荒诞不经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你方唱罢他登场”,“饭圈”乱象将粉丝文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实际上,“饭圈”治理从未停歇,但始终未根治。面对畸变的“饭圈”生态,国家和社会的规范和治理该从何入手,又该如何破局?
“饭圈”文化野蛮生长,
有关部门重拳出击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现象,能够凝聚起强大的粉丝力量,比如疫情防控期间,不少“饭圈”粉丝自发组织捐款、抗击疫情,发挥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然而,在资本的控制与流量的裹挟下,“饭圈”逐渐变味,乱象丛生,刷量控评、群体对立、互撕谩骂等多种不良现象愈演愈烈。
6月15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剑指网络平台、经纪公司、粉丝团等有关各方,对各类有害信息进行全面清理。
官方文件直接点名“饭圈”,可谓是前所未有。突如其来的强力监管,意味着“饭圈”治理迎来了严监管时刻。
“不同于过去所谓‘追星族’,‘饭圈’并不是简单的自发的粉丝群体,更近似于有管理、有层级、有利益链条的专业性组织,内部架构清晰,分工明确。”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晓芳律师介绍,其中“粉头”“站姐”“数据女工”等各种角色,深度参与明星日常活动,大造热度,维持其形象和商业价值。
粉丝们的日常活动包括“刷榜”“控评”、商务代言“氪金”等,这些活动时常出现极端行为,因而被监管部门直批为“乱象”。在此次监管重点打击的五大乱象中,“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居首,还包括“打击粉丝互撕谩骂、粉丝攀比炫富、刷量控评”,以及通过“蹭热点”等形式干扰舆论、影响传播秩序等行为。
与上一轮娱乐圈查税风波类似,这轮整顿的导火索来自一起令人震惊的爆料。在一则广为流传的视频中,有近20人正向污水槽内倾倒新鲜牛奶饮品。究其原因,竟是粉丝们为了扫描饮品瓶盖内的二维码以支持选手,大量购买牛奶,但无法消化,只能白白倒掉。该事件被曝出不久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群众愤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于5月4日发布公告,责令视频平台爱奇艺暂停自制综艺《青春有你3》录制。
观众用真金白银为偶像打投(打榜投票)的场面并不陌生。十几年前,“超女”“快男”等电视选秀节目,发动观众以短信为选手助力。此后,电视选秀节目遭遇多轮强监管,短信打投等模式被全面禁止。然而,伴随着互联网公司全面抢夺电视受众,选秀的主舞台逐步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平台参与造星,还是选择了老套的打榜投票的商业模式,但都投机地规避了监管。
以近年来爆火的“偶像养成”类选秀节目为例:2017年,《偶像练习生》的观众可通过购买农夫山泉产品获得投票权;《创造101》则可以通过OPPO用户登录投票,因而刺激了手机的销售;到了2020年,蒙牛冠名两大视频平台《青春有你》和《创造营》的选秀节目,做起了“买奶换票”的巧妙生意。
“‘饭圈’乱象是综合现象,以《青春有你3》为例,既涉及粉丝无底线追星问题,也涉及平台纵容的问题,还涉及商家的不良行为问题。”5月8日,国家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关闭解散一批诱导集资、造谣攻击、侵犯隐私等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从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网络水军等违法违规账号,从重处置纵容乱象、屡教不改的网站平台。
如今,“饭圈”已成为互联网空间异常活跃的群体。截至2020年3月,微博娱乐明星粉丝量累计总人次达192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商业势力和利益,此次监管整顿被诸多业内人士评论为“及时”“必要”“早该管管了”。
“饭圈”利益错综复杂,
专项整治追根溯源
事实上,“饭圈”种种怪象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此同时,专项整治行动,也从未停歇。
随着《青春有你3》暂停节目录制,打投再次被禁。北京市广电局5月出台了综艺节目新规,选秀类型节目禁止花钱投票。
紧接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坚决抵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也在纷纷出手,对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饭圈”乱象开展相关整治行动。乐华娱乐、哇唧唧哇、时代峰峻等一众娱乐经纪公司,纷纷发布倡议书,呼吁粉丝理智追星。
徐晓芳律师对记者介绍,早在2019年12月2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规定,对于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不过,《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是综合性条文。而‘饭圈’问题是由多种行为构成的,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内容’表现出来,还包括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所以该规定对‘饭圈’的规范明显不足。”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律系主任李丹林提出。
为了有效解决“饭圈”问题,有关部门更多的是通过出台政策进行应对。徐晓芳律师介绍,2020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
同年8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重拳整治“饭圈”不良风气和行为。“多部门联手举措有力,足可见国家整治‘饭圈’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徐晓芳对记者说。
“不过,对于‘饭圈’治理问题,并不是只靠国家执法与监管就能解决。”李丹林提出,“饭圈”表现形式多样,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乱象的背后,既有盘根错节的资本和利益链条,也有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更是需要综合治理。
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看来,造成“饭圈”乱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流量经济。他谈到,流量能代表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不良资本追逐流量经济的红利,让追星变成了“氪金”游戏,粉丝变成了被收割的“韭菜”,有的网站平台,只盯着钱看却漠视了行业底线,一味地纵容不良“饭圈”文化滋生蔓延。
对此,徐晓芳也提出:“‘饭圈’生态由资本方、平台方、职业粉头和粉丝构成,整个链条中获益最多的实际上是收割粉丝流量和金钱的资本方和平台方。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表面上配合,实际上则仍然明里暗里,放任乱象滋生。”
“资本方为了获取商业利益,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设计一些违反一般伦理甚至法律规则而实施的相应行为。”李丹林说,“倒奶事件”上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制止“饭圈”文化走向畸形,文艺生态和网络空间都应更加清朗和健康,这就需要对始作俑者资本的行为予以严控。
事实上,国家一系列强力监管已经在路上。包括此次“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要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此前屡屡在各类艺人声明甚至“律师函”中被点名的豆瓣、论坛,打榜行为“重灾区”微博等平台,均对整改措施进行了公示。在徐晓芳看来,“此次整治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国家主管部门是有权直接清理负面信息以及‘饭圈’问题群组,下架小程序、App,相当于直接把某些不良信息滋生的土壤一锅端,直接铲除。”
朱巍指出:“根治畸形‘饭圈’文化,绝非罚几个人、关几个号那么简单,只要‘流量至上’的逻辑不改变,各种博眼球的违法违规操作就不会止息。”
在李丹林看来,“饭圈”有其滋生的土壤,而对症下药、彻底根治,关键是要整治其滋生的土壤。要将建设法治清朗网络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纠偏“饭圈”文化的政策不仅要切合实情,更要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法治红线不容触碰,
“饭圈”行为必须划“线”
眼下,此次“饭圈”治理风暴来得如此迅速猛烈,也是“饭圈”文化走到今日必须承担的结果。李丹林对记者提到,根治畸形“饭圈”文化,不仅要对有关过错方进行严格处罚,还需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既切除病灶,又铲除病根。
在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看来,整治“饭圈”,重点应放在“饭圈”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强调明星的正面影响、平台的积极引导、行业的良好风气以及粉丝的理性参与。
朱巍告诉记者,“饭圈”乱象对粉丝群体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其形成的价值观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一些人靠粉丝经济营利,所做的一切核心是为资本服务,很多粉丝群体表面上是在追星,实质上却是被资本利用进行“传销式洗脑”,让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对此,近日《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舆论往往对占据前台、狂热盲目且容易引人关注的粉丝行为进行批判,却容易忽视主导这一乱象的幕后操盘手——资本力量。整治“饭圈”乱象更应遏制资本野蛮生长,加强平台的监管责任,彻底斩断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对于平台上的不良举止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言行,必须及时地疏导和治理。
资本方平台不能推卸和罔顾责任,也不能基于短期的利益而放弃自身的责任。徐晓芳提到,要责令网络平台落实监管责任,比如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清理水军账号,及时屏蔽传播“饭圈”病态文化的信息和账号,建立动态追责机制。对于涉及“饭圈”黑灰色产业链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树立典型案件,对违规违法者构成一定的威慑与警示作用,发挥司法判决的正向引导功能。
对此,李丹林提到,平台是营利模式的企业,同时又不同于一般企业,因为它还负有很强的对平台内容和秩序的管理职责。这个职责并非法律强制授予,而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经营有方,获利有道。借助于不良行为乃至违法行为获利的平台,内部应该有制约机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不良信息审查、过滤、投诉、即时处置的常态化内部治理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粉丝热情又不失理性地表达与行动。
从法律的视角来看,资本推动下的“饭圈”文化乱象早已触碰法治红线。李丹林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粉丝和明星发展为近距离深度互动。但这种关系形成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畸形现象,粉丝时而做出一些超越社会伦理底线甚至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黑粉”“私生饭”等,很能说明这一问题。
纠偏“饭圈”文化,自然需要国家及时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制“饭圈”文化与资本操控市场下的种种乱象。徐晓芳提出,进一步完善、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让整治“饭圈”问题有法可依。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建立针对“饭圈”问题的专属投诉举报通道,通过行政、民事、刑事、舆论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饭圈”群体具有低龄化特征,多半是青少年,社会经验少,处于被引导的角色。《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通过互联网进行粉丝应援,成为未成年网民一种新的网上社交与休闲娱乐活动。被调查的所有学历段中,初中生网民在网上进行粉丝应援活动的比例达11%,高中生网民达10.3%,小学生网民达5.6%。
李丹林说,明星会直接影响到粉丝群体的话语和行为。正是因为明星个人的言谈举止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所以其应加强道德自律,为粉丝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树立良好的价值导向。李丹林认为,当艺人存在一些不触犯法律的失范行为时,公权力机关很难介入并矫正。而此时,就需要网络平台履行社会责任。“平台将明星和粉丝连接起来,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应当及时对劣迹艺人作出预警和调整,促使他们规范自身行为。”
“在治理‘饭圈’乱象时,除了对艺人行为进行规范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行业协会对粉丝群体加强管理。比如,由行业协会对相关的粉丝组织进行规范。”李丹林说。
但李丹林也指出,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监管粉丝应援组织、后援会?这个原本由粉丝自发组织的群体,现在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和商机,甚至从中获得不当、不法利益。“应当有相应规范,但这个规范由谁来制定,成规模的粉丝组织需不需要依法注册、如何接受相关部门监管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朱巍则建议,对参加应援会的青少年应该有年龄限制。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不应该参加线下活动;线上活动也应该严格按照网信办的相关要求以及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平台规定等进行。对一些问题群组,资本方或平台应该及时制止。
虽说“饭圈”群体的存在,对当下互联网治理、文化治理乃至社会治理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对其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乱象,要深究其幕后推手。只有让每一环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形成健康良性的环境。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未来,“饭圈”治理还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把规矩立起来,把红线树起来,把言行规范起来。
编辑:屈赫赫 康齐贤
推荐阅读:
原标题:《《整治畸形“饭圈”文化》系列|“饭圈”生态畸变,亟待规范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