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爱恨并存的情感,是内心成熟的表现

2021-08-31 13:21
上海

接受爱恨并存的情感,是内心成熟的表现 原创 meiyayibu meiya 收录于话题#情绪管理,2#亲密关系,31

微信公号后台有人问我,你经常向读者秀恩爱,说大卫多好多好,我感觉你非常爱他,那你有讨厌他、恨他的时候吗?

我答:当然有恨他的时候啊,恋爱时有一回和他吵架,我曾冲进厨房,想拿菜刀砍死他(当然,悲剧没有发生,不然我写不了这文章)。

前段时间我还在梦中,要掐死他呢!

有句话说,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

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

是的,我们对亲密之人的情感往往就是这样,又爱又恨。

深爱起来可以为对方付出自己的命,怨恨起来可以要了对方的命。

其实,亲密关系中的这种又爱又恨的情绪,在最初的亲子关系里也存在。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那妈妈会恨孩子吗?

生了孩子之后,我加了不少妈妈群,我们这些新手妈妈们会在群里吐槽,面对整日需要不停喂奶、换尿片、大声哭泣又不知道ta为何哭泣的新生儿,很多妈妈感到心力交瘁,没有自由,缺乏睡眠的生活也让妈妈们的情绪变得烦躁。妈妈们有时甚至会怨恨自己的孩子,后悔生了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彻底被这个小小的人儿束缚住了。

我在带孩子的最初两个月里,很清楚地觉察到自己对孩子又爱又恨的情感。累得情绪崩落时,恨不得将她丢在角落里不管她,但同时,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会真的这么做,当看着这个小小的生命躺在自己的怀抱里安睡时,内心会涌动出无限的爱意与欢喜,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

总之,爱起来真想把她吃掉,恨起来也真想把她吃掉!就是这么矛盾的情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总结了十八条母亲恨孩子的理由:

A. The baby is not her own mental conception.

1.婴儿不是她心中设想的那样。

B. The baby is not the one of childhood play, father's child,brother's child, etc.

2.婴儿不是童年的游戏,也不是爸爸的孩子,也不是兄弟的孩子。

C. The baby is not magically produced.

3.婴儿的出生并不神奇。

D. The baby is a danger to her body in pregnancy and at birth.

4.在怀孕和生产的时候,婴儿给她的身体造成危险。

E. The baby is an interference with her private life, a challenge topreoccupation.

5.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让她不能集中精力。

F. To a greater or lesser extent a mother feels that her own motherdemands a baby, so that her baby is produced to placate her mother.

6.或多或少地,母亲觉得自己的母亲需要一个小孩,所以她生孩子是为了安抚她的母亲。

G. The baby hurts her nipples even by suckling, which is at first achewing activity.

7.婴儿的吮吸伤害了她的乳头,甚至一开始根本是咀嚼。

H. He is ruthless, treats her as scum, an unpaid servant, a slave.

8.他如此无情,待她如下等人、免费仆人、奴隶一般。

I. She has to love him, excretions and all, at any rate at thebeginning, till he has doubts about himself.

9.从一开始她就不得不爱他,爱他的排泄物及一切,直到他开始怀疑自身。

J. He tries to hurt her, periodically bites her, all in love.

10.在爱中,他试图伤害她,时不时咬她。

K. He shows disillusionment about her.

11.他表现出对她的幻灭感。

L. His excited love is cupboard love, so that having got what hewants he throws her away like orange peel.

12.他的热情有所企图,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就把她像桔子皮一样扔掉。

M. The baby at first must dominate, he must be protected fromcoincidences, life must unfold at the baby's rate and all this needs hismother's continuous and detailed study. For instance, she must not be anxious when holding him, etc.

13.最初婴儿支配别人,他必须被保护免于意外,生活必须以婴儿的步调进行,所有这些都需要母亲持续不断地详细学习。比如,她抱他时不能焦虑,等等。

N. At first he does not know at all what she does or what shesacrifices for him. Especially he cannotallow for her hate.

14.一开始他根本不知道她为他做了什么、牺牲了什么。特别是他不准她有怨恨。

O. He is suspicious, refuses her good food, and makes her doubtherself, but eats well with his aunt.

15.他多疑,拒绝她提供的好食物,这令她怀疑自己。但他与阿姨在一起时吃得很香。

P. After an awful morning with him she goes out, and he smiles at astranger, who says: “Isn't he sweet!”

16.她跟他度过了一个可怕的早晨,出门后他对着陌生人微笑,别人说:“他多么可爱啊!”

Q. If she fails him at the start,she knows he willpay her out forever.

17.如果她一开始让他失望了,她知道他会永远报复她。

R. He excites her but frustrates.

18.他让她兴奋又受挫。

不知道其他新手妈妈看了这十八条之后有什么感觉,有哪几条符合自己的情况呢?你恨孩子的理由是什么呢?(我这么问有挑战很多妈妈的意思,她们可能会很生气地回答我,我多爱孩子啊,怎么会恨呢?)

对我来说,照顾新生儿让我感觉没时间、没睡眠、没自由,自我有严重的被吞噬感和婴儿融为一体的共生感觉,这些感觉既痛苦又美妙,让我又爱又恨,也需要我花很多的能量来适应有孩子之后的生活。

母亲恨孩子是真实存在的情感,这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似乎是不被允许的,我们习惯强调严父慈母。母亲怎么能对孩子有怨恨呢?但人性如此,母亲对孩子的恨是真实的人性,与“政治正确”“道德”“好坏”无关。

甚至可以说,觉察到自己对婴儿恨意的母亲是内心更为成熟的母亲。

如果妈妈完全觉察不到自己对孩子的恨,只能感觉到自己对孩子的爱,那会让她和孩子的关系太过紧密,会给孩子一种窒息和吞没的感觉。

如果妈妈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恨,但不接纳这份情绪,觉得自己不应该去恨孩子,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完美的妈妈,恨孩子的妈妈不是一个好妈妈,那她会对自己各种攻击和批判,她会内疚,然后做出补偿,对孩子更好,更用力地照顾孩子,而她则会觉得更辛苦疲惫,自我则会有更加严重的被吞噬感,进而她对孩子的恨意更大,形成恶性循环。

我在咨询中遇到一些新妈妈,她们会偶尔产生一些杀死婴儿的梦境或者念头,然后被这些梦境或者念头吓坏了,担心自己真的会伤害孩子,内心非常恐惧。

我会和她们解释,念头、想法和行动之间还有十万八千的距离。实际上,有这些梦境、念头是正常的,因为妈妈们不仅感受到对孩子的爱,也能感受到了对孩子的恨。如果妈妈能够接纳自己这些恨婴儿的想法、感受,心态反而变得更稳定,能够更轻松更好地照顾婴儿。

精神分析师曾奇峰说:承认母亲对孩子的恨,会让母亲和孩子关系之间留下空白的地带,会让孩子按自己的天性发展。

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这一概念,有很多人称其为60分妈妈或者70分妈妈。他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妈妈,只要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足够好的妈妈起初几乎完全能适应婴儿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难以适应。婴儿的能力不断增长,她开始面对自己的失败。”当妈妈开始面对自己的失败时,她能够放手,让孩子走得更远。

如果妈妈会恨孩子,那孩子会恨妈妈吗?

那是一定的。

有朋友和我说,每次回家,当我妈给我做了一桌好吃,我们边吃边聊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她很爱我,而我也很爱她,可是吃完饭,她把话题转向逼着我去相亲,让我早结婚,我就感觉自己好恨她!

在心理咨询中涉及到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疗愈时,会有一个阶段,需要来访者去表达对父母的愤怒与怨恨。

我注意到一些来访者,无法允许自己去表达对父母的恨,尤其是对妈妈的恨,他们很纠结,一方面觉得父母的很多行为伤害了自己,太可恨了,无法接纳和原谅父母,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父母养育了自己,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父母也很爱自己,加之传统教育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的养育,我们怎么能恨父母呢?恨父母的自己太大逆不道,太混蛋,太不是东西了。

比如我的来访者莫莉,在谈自己对妈妈的不满和恨意时,前一秒说到妈妈的控制让自己很痛恨,后一秒紧接着一个“但是”,说妈妈如何如何不容易,如何如何为自己付出等,她不太敢直接面对自己对妈妈的“恨”。

他们对不完美的妈妈(父母)不接纳,对恨妈妈(父母)的自己也不接纳,不允许自己去恨妈妈(父母),一谈起对妈妈(父母)某些做法的不满与恨意,马上又压抑下去,谈妈妈(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对妈妈的爱,结果,爱与恨纠缠不清,内心愈加痛苦。

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我会和他们强调几点:

一:当我们去表达恨的时候,表达我们恨一个人时,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没有爱,或者抹煞了爱的存在。

二:爱与恨并非完全对立的,不是有爱就没有恨,有恨就没有爱,爱与恨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的是,爱恨往往在一起,我们对一个人恨的背后,是对他/她爱的渴求。

三:爱恨需要梳理,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恨的是什么,爱的又是什么,又爱又恨不可怕,可怕的是爱恨纠缠,爱恨混乱,分不清爱的是什么,恨的又是什么。

一个人如果能接纳自己对伴侣、对孩子、对父母又爱又恨的情感,他则是一个更成熟的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因基于多年的婴儿观察,发现婴儿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偏执分裂”,即ta认识世界的方式只有两个维度,好的或者坏的,恶魔或者天使。好与坏不能并存。恶魔和天使是分裂的。

在ta最初的感受里面有两个妈妈,一个好妈妈,我饿了,她立刻给我喂奶,满足我的需要,一个坏妈妈,我饿了,她没有及时响应我的需要,让我痛苦地等待(世上没有能百分百满足婴儿的母亲,所以婴儿恨妈妈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爱好妈妈,我恨坏妈妈。

当这个婴儿更大一些,ta 慢慢能够明白,世上只有一个妈妈,她是好妈妈和坏妈妈的结合体,这个整体就是让自己又爱又恨的妈妈。

当孩子充分明白这一点后,等到ta长大了就会是一个更成熟的人,能够接受世间万物是矛盾的组合体。ta就不容易成为一个非黑即白的人,ta会对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有更健康的态度,知道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有一定的距离,能够接受人类情感复杂性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他会活得更真实,更丰富,知道最完美的人也会有缺点,自己有好有坏,别人也有好有坏,生活和世界也有好有坏。

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回忆自己接受700小时精神分析中最为清晰的是,有一天他审判自己贪婪地期望父母去世后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财产的行为,他的治疗师对他说:“我们的人性就是这样”。

他写道:“重要的并不仅仅是她伸出援手安慰我,虽然我也很高兴她这样做了,也不是她正常化了我的卑劣冲动,而是‘我们’这个词的使用。也就是说她和我一样,她自己也有阴影的一面。

我珍视她的这种赠与,并且很多次把这种赠与传递给了其他人。我尽所有的努力去正常化病人的黑暗冲动……

尽可能正常化人性黑暗的一面。治疗师应该对所有我们自己身上黑暗的、不光彩的部分开放,有些时候把这些和病人共享能够让病人停止为了真实的或者想像中的越界对自己的鞭笞。”

心理咨询中很多来访者的痛苦往往来自他们非黑即白的思维认知,来自他们对完美不切实际的渴求,觉得我只要自己好的部分,不允许自己坏的部分存在。

他们往往压抑、否认或者严厉审判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这些想法和情感大多为负面的、阴暗的一些想法(如对父母的恨,抛弃孩子的念头,嫉妒比自己有钱的好友等),当他们承认并接纳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看见和接纳自己更真实的人性后,痛苦就能解除。

愿你能接纳自己和他人都有复杂、矛盾但真实的情感存在,愿你更懂人性,做一个内心更成熟又真实的人。

注:图片来自豆瓣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我亲爱的朋友们》

豆瓣、头条、知乎:meiya

人大应用心理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7年心理咨询经验,

个案累积超过3000+小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认识你真好》等多部畅销作品

预约咨询&约稿请发邮件到:luohaiying86@163.com

或添加我的工作微信:meiyang86(添加时请注明理由)

原标题:《接受爱恨并存的情感,是内心成熟的表现》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