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种菜有多拼:阳台种菜真能蔬菜自由?

2021-08-24 12:01
北京

原创 想种地的 四象工作室

中国家长出国陪读,看见学校有荒地,要种菜!

中国士兵出国维和,守着个驻地小院,要种菜!

中国科考队去南极,冰天雪地寒风吹,还是要种菜!

中国航天上太空,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这颗星球能不能种菜!

中国网民哪儿也不去,天天在家上网,也要在游戏里种菜!

生活在都市里的中华儿女,没田没地没院子,也得琢磨琢磨,能不能在自家的阳台上种点菜!

国人为啥这么爱种地?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文 | 大孟妮 编 | Seni 图 | 四象设计部

1

阳台那么小,为啥要种菜?

中国,农耕文明里的扛把子。中国人的爱种地属性,早就经由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深深地刻在了DNA里。

就算是城镇化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的今天,老百姓进了城、上了楼,也忘不了自己的“中国人,种菜魂”。

人均想种菜是一回事儿,真的在阳台上搞起生产又是另一回事。

这两年,阳台农耕党中兴起了新的派系——阳台种菜党。这群人有的是从种花派里转化而来,寻思横竖是种,不如种点能吃的;还有人是因为给猫主子种猫草,一不小心点燃了心里埋藏的中华农耕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加上前几年食品安全频繁“翻车”,部分惜命的年轻人们就打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主意。加上去年一场疫情,几番隔离,经历了几轮以家庭为单位的物资储备竞赛,自己种菜,自给自足被提上了更多都市青年的议程。

还有的种友目的更单纯——省钱。青菜蔬果价格节节攀高,想吃上一口无公害有机菜可能比肉还贵,既然如此,倒不如自己在家种菜。除了各大种菜群组,抠组里也有阳台种菜贴,把不花钱过日子当成人生信条。

就算不怀揣任何目的,单纯用在家种菜的方式修身养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阳台种菜节奏慢、强度小,是最适合广大宅人当做居家锻炼项目。万一种植成功,成就感油然而生,看着满阳台的小菜园,都是“朕”种下的江山,心理按摩的作用比消耗的卡路里更有意义。

对于无法逃离钢筋水泥的都市青年来说,一方种菜的阳台,就是一个家用的田园主题spa馆。

2

在阳台种什么菜最时髦?

既然想种菜,种什么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不同于在菜地里播种,在狭小封闭的阳台上,制约条件众多,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品种,可能在一开始就决定了本次生产是否能“回本”。

选好了品种,顿顿桌上有绿菜;选错了品种,可能忙活大半年颗粒无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多的品种大概率种的人多,种的人多“好养活”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搜寻了各类常见蔬菜在百度“阳台种菜吧”的帖子数量,某种程度上能反应不同品种在阳台上的适配和难易程度。

如果你想在阳台上种菜,却又不知道种点啥,不如看看这份榜单。

排在前面都是常见、常吃、方便种的物种。黄瓜、辣椒结果多,占地面积不大,而且收获期长,不然种一次收一茬就结束,怎么想都觉得性价比不高。

而要说吃完一茬接着长、一连吃上几个月不成问题的菜,必须得提韭菜这种生命力极强、深受阳台菜农喜爱的作物。从小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年轻人,自己种上一次韭菜,亲自感受一下它的生长速度,会对这种作物名词的化用和种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刻的认知。

生长周期较短的速生蔬菜也是个好选择。像生菜,一年四季都能种,油菜、油麦菜,生长速度极快。周期短的好处除了能比较快速的吃上,一旦吃腻也方便迅速调整策略种别的,换个品种还能接着吃。

总之省地儿的(胡萝卜、莴苣、香菜)、好活的(苦瓜、葱、姜)、不容易生虫子的(芦荟、番薯叶)都是阳台菜农们的心头好。

不过适合在阳台并不意味着自己就能种成功。据过来人的经验,选对一个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往往要经过多次试验。这个过程不想逛街试衣服那么简单,而像找工作、找伴侣一样,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发现它是不是你的“菜”。

3

这些坑,你很可能踩进去!

选一个种植的品种已经让你觉得头大?放宽心,这还只是个开始。

农学是一门专业的学科。就算只是在阳台上种,也逃不开土壤、光照、浇水、施肥、病虫害等几大块,方方面面都是学问。

有人以为在阳台种菜,只要在路边运点土回家找个花盆,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新鲜油亮的蔬菜就上桌了。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都市菜农经常在找土这一步就翻车。好多人爱在路边或小区花坛里随便挖点,却忘了城市里有污染、也有农药。就算是网购的营养土都要做好选择,避免碰上用垃圾土当营养土专坑都市傻白甜的无良商家。

光照更是一大难题。养孩子要学区房,养菜苗要阳光房,除喜阴植物外,许多作物对光照的时长要求很长,考验户型的时候到了。

浇水和施肥更是学问大了去了,不光涉及农学,还触及社会学领域。

比如,比起“浇多少水”、“什么时间浇”、“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浇多少”,更重要的是“万一漏水到楼下,邻居投诉怎么办”。

施肥就更能突破城市人的心理和生理极限。这个问题细究起来可以写论文,在此仅强调一点:在阳台上不要使用排泄物肥料,对你对菜对邻居都不好。

虫子,是纯天然的象征,然而没有都市人愿意在家里看见不明生物。自家吃的菜又不敢打药,一般人只好种点气味较大,有驱虫效果的香料类作物,祈祷虫子远离。

与互联网共成长的一代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各种攻略心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网上搜不到。

自信是好的,然而经验的欠缺依然是致命的。

不要忘记一个问题——中国太大了。你家单元楼尚且每户采光条件各不同,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每个片区气候客观条件都不一样。古代的农谚,现今的攻略,这种前人经验产物的价值,很可能被地理位置冲垮。

耕作这种十分“吃经验”的项目,一般人还真拿捏不住。

就算真的拿捏住了,种出菜了,还要面临更细致的问题:

种太多吃不完,上好时蔬沦为观赏植物;

收成太少不够塞牙缝,炒之费油,弃之可惜;

想吃的时候没长出来,长出来后不想吃;

吃腻了,新菜还在噌噌往外冒;

猫主子把菜地薅成了“葛优”... ...

还有最大的拦路虎——懒。

我国青年,已经被外卖行业惯得,想吃的东西45分钟内就要出现在门口了。种植的漫长等待,很可能种子还没发芽,就已经懒得浇水,留菜籽自生自灭了......

4

在家种菜,真能省钱?

成功绕过所有“坑”以后,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问题——在家种菜,真的能省钱吗?

如果种得出来,自然是可以省下一笔买菜钱。但凡事不能只看收益,还要看成本。

如果愿意花钱买设备,基本可以在三四百元搞定,求助某拼价更低,如果不想“充钱变强”,全靠白嫖也不是没有可能。

较大头的开支一般是需要立体种植墙面的情况,搭架子走滴管系统的成本比较高,一平米上百元,效果也很“出片”,一墙面郁郁葱葱,网红店的装潢也不过如此。

假如只在地面进行常规操作,费用还是非常可控的。

不过,上述成本项都只是“洒洒水”。在阳台上种菜最大的成本是——拥有一个阳台。单这一点,就足以让无数都市青年有心无力了。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阳台咱还有窗台,心中有菜园,哪里都是沃土。

种菜,对于懂的人来说是科学,对于心血来潮的门外汉来说像“玄学”。

同是种花家的人,有人洗菜的时候掉个豌豆到下水道里都能发芽;也有的人营养土、有机肥一条龙,还是寸草不生。打开各大社交平台搜索“阳台种菜”,能收获一百种成功经验分享,也能一千种不同的失败方法,贯穿从入门到放弃的每一个环节。但这并不影响阳台菜农收获快乐。

比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雄心壮志,忘记KPI和工作群,潜心研究施肥要领和病虫害防治得到的收获感已经超过了收成本身,真正在阳台的小菜园里经历一番四季轮回,方才明白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原标题:《中国人为种菜有多拼:阳台种菜真能蔬菜自由?》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