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国企:中冶集团进驻巴马,长寿之乡拔除穷根迎来巨变

2021-08-15 10:05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李延兵

中国二十冶在广西“长寿之乡”巴马县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增长,造福大山里的贫困乡民。

2016年,中国二十冶首次进驻巴马,开展旧城改造建设。“2016年我们进驻巴马县,晚上干活,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不影响老百姓出行,老百姓和一些商铺很感动,他们不自觉地就给我们工地上人的送水,水果。”

日前,在参加“走进新国企 见证美丽乡村”的座谈会上,中国二十冶华南分公司巴马区域指挥长胡万君谈他看到的巴马巨变。

巴马速度

2016年,广西巴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巴马旧城改造项目施工区域覆盖巴马县约8平方公里,涉及道路“白改黑”改造共计20条,累计约15公里。还包括地下电力管沟、给排水、通讯管线、路灯照明、景观绿化、立面改造等施工内容。

旧城改造项目中文化街、城北路等涉及3所学校,4所大中型幼儿园,1000多家商铺,道路宽度仅为11米,周边人流密集,施工推进难度大。

时间紧、任务重,中国二十冶采取“白+黑”“5+2”模式,白天马不停蹄忙施工,晚上主动“出击”,做好临街商户居民安抚工作,加快推进工程施工。

短短5个月时间,中国二十冶冲出了“巴马速度”。巴马寿乡大道通路了,河边闪着五颜六色的地灯,有喷泉、有音乐,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旧城区基础设施残缺破旧的现状,让巴马百姓见证了“出门硬化路,雨天不脏鞋”的美好改变。

安居乐业

位于广西巴马县城的“六能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每天穿梭着家长与学生。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上,“大手牵小手”他们是来自深山的搬迁户,学生们告别了乡村崎岖泥泞的上学路,家长们也告别了阴暗破旧的老房子。

搬出穷山沟,住进新楼房。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巴马六能移民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项目(以下简称“巴马易地搬迁项目”),是巴马瑶族自治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建筑面积106009平方米。36栋多层建筑可提供安置房984套,解决移民安置3000余人,让近200名孩子告别山高坡陡、蜿蜒崎岖的上学路,实现在家门口上学的梦想。

当年36岁的卢光雄,原本居住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子帽村,这里是石漠化的典型地区,海拔高,房子阴暗潮湿漏雨,贫瘠的农田也只种得出土豆。

如今,他住进了依山而建宽敞明亮、带有民族特色的巴马易地搬迁项目楼房,在巴马县城开起了家具店,做起了小本生意,常感慨:“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正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让卢光雄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告别了穷山坡,搬到了新城区,开启了新生活。

拔除穷根

对于贫困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才是拔除穷根的关键。中国二十冶以提升巴马教育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将扶贫与扶志深度融合,把教育扶贫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建设。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巴马高级中学扩建等学校项目,切实解决了当地的孩子上学难的教育问题。

中国二十冶巴马区域项目党支部在项目上办起了“民工学校”,采取“支部党员+贫困农民工”一对一帮扶的结对模式,对当地的乡村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

王进存成为了民工学校的第一批学员。他白天在工地上做混凝土浇筑,晚上在夜校学习,通过近半年的学习和实践,他很快就成为了工地上熟练的技术工人,工资也从最初的2000元涨到了3000多元。

如今,经过系统培训的王进存已经成长为产业工人,成为了乡亲们眼中的“技术大拿”。“授人以渔”的方式掘开了富民增收的“源头活水”。

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占地109亩,校园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进行布置,设置6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巴马旅游国际第一初级中学校道两旁树木林立,环境干净整洁,映入眼帘的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古典回型纹的建筑腰线、瑶族长鼓的栏杆、瑶族特有文字符号的建筑外墙,让人不得不回头多看两眼这“特殊”的建筑。

在2020年巴马国际旅游区第一初级中学中考誓师的九年级瑶族学生王英蓓,现如今已顺利升入巴马高级中学,熟悉的中冶蓝依然将陪伴她度过为梦想拼搏的三年时光。她谈到:“今年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我来说都是十分特殊的一年。中考快来了,我一定不辜负为我们安心读书付出辛劳的建设者们。”

近年来,中国二十冶还连续组织青年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巴马边远山区慰问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上生活物品,修缮风雨长廊,并为学生购置科教文卫书籍、文具以及图书馆阅览桌椅等学习用品。崎岖山路、陡峭悬崖,阻挡不了中国二十冶教育扶贫爱心团队传播爱的种子。

长寿养生

随着巴马棚户区改造、巴马国际旅游区集散中心等系列重大民生项目逐一落地,中国中冶在广西巴马不仅改善了城市界面,为巴马产业帮扶、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案例。

巴马国际旅游集散中心项目是巴马瑶族自治县重大旅游建设项目,据统计数据,2016年以来巴马国际旅游区(河池片区)旅游业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其中巴马国际旅游区(河池片区)6个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162.7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94.31亿元,年均增长12.58%,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9元,比上年增长9.8%。

当前巴马正以“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广西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三大定位的康养旅游激活乡村振兴“细胞”。

中国二十冶在巴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如为激活“细胞”搭设的一条条“动脉血管”,乡村振兴的动力也将通过“血管”工程的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惠及更多的群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