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与美元避险属性

曹誉波
2021-08-13 13:35
来源:澎湃新闻

2021年6月以来,随着美联储议息会议意外传递出政策转向信号后,全球市场情绪逐渐转向,尤其是7月20日前后,俗称“恐慌指数”的美国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VIX)大幅跳升,大类资产纷纷呈现出明显的避险特征。主要变现为:

一是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下挫,7月13日起纳斯达克指数连跌5日,跌幅达4%;

二是债券市场受到追捧,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意外突破1.13%关口,德债和中国国债收益率也连创新低;

三是避险货币日元对主要货币普遍大幅走强,瑞士法郎兑美元、欧元、英镑等货币也分别走高;

四是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价格明显上行。虽后续市场情绪短暂缓和,但仍旧起伏波动,显示出对后市担忧不减。

近期市场情绪的变化的原因

一是Delta变异病毒在全球肆虐,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和2020年3月不同,当时新冠病毒突破开始在全球肆虐时,市场避险情绪短暂飙升,但各国快速祭出最大量货币刺激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且伴随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疫苗研究和接种进程的有序推进,各国经济先后复苏,市场情绪很快回暖。但病毒正处于快速变异中,现阶段的Delta变异病毒似乎对疫苗“免疫”,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已使用殆尽,经济刺激空间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对未来疫情防控的担忧。

二是多国央行货币政策出现转向,未来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料将加快。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预期普遍上行,截至目前,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主要国家央行态度明显偏“鹰”,欧央行已放缓QE步伐,巴西、捷克、匈牙利、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更是陆续加息,以应对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和未来可能出现的资本外流风险。全球市场流动性收紧预期不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在本次避险情绪中表现强劲。在避险货币日元走强的同时,美元兑日元基本保持稳定,兑一篮子货币的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且日元和美元的升值幅度相当。在本次疫情爆发初期,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令关于美元和日元的避险属性的讨论再起。我们分析认为美元确实具备成为避险货币的条件和优势,但当时美元指数的走强是由于金融体系大量的流动性需求推升所致,不代表美元作为避险货币被追捧。

美元能否成为避险港湾?

理论上,成为避险货币需要一定的条件。多方研究表明,避险货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该货币必须可自由兑换,二是该货币的汇率自由浮动。

达到这两个前提条件的货币,并不等于就能成为避险货币,国际资本倾向于选择:1)货币市场低利率,2)持有较高的净外国资产头寸,3)具备一定深度和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经济体的货币,作为避险资产购入。

理论上而言,高净外国资产头寸为资产流动提供前提,低利率是驱动人们持有海外资产的原因,而高流动性则为境内外资产的转化提供了条件。因为国内利率低下,人们倾向买进海外高息资产以获取更高收益,一旦风险逼近,高息资产的收益不再那么明显,海外资产遭到抛售从而货币回流,于是该国货币就会升值。

当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得到追捧时,与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预期相关性较小,而与市场投资组合再平衡交易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衍生品市场交易情况。以2000年以来的历次危机为例,风险事件发生时,VIX指数多数跳涨,日元兑美元汇率随之明显跳升。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风险事件发生时,国际资本并不会相应流回日本境内(数值上为下降),显示出日元的避险属性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联度较弱。从CFTC日元对美元非商业持仓数据看,每次风险事件对应的均是日元多头的快速增长,日元升值与投资组合的再平衡交易关联较强。当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时,日本公司的出口商或海外分支机构可能会通过风险对冲锁定汇率,同时部分外国持有日本资产的境外持有者会选择增加日元多头,因此,在风险事件来临时,日元的非商业持仓数据不仅仅包括短期投机,还包括了谨慎的风险管理操作。

美元实际具备成为避险货币的条件。

首先,美元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且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具备避险货币的前提条件。

其次,美国的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毋庸置疑,美国国债收益率被认为是无风险利率,美国国债是最佳无风险资产被各国官方作为储备资产持有,其资产安全性得以保障。

第三,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大规模量化宽松,美债收益率明显下行,持有成本大幅下降,但与德债、日债等资产相比,价差仍有100-200个BPs,更具备持有价值。

第四,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大规模买入境外资产,国内资产购买明显减缓,2015年后境外资产已开始持续净买入国外资产。

由此可见,美元具备避险货币所需要的所有条件,且在危机后愈发具有成为避险货币的独特优势,理论上美元避险属性正在不断增强。

美元在过去的危机中并未有明显的避险表现。其中与美国相关的风险事件中,美元指数并没有明显涨势,而与欧系货币国家有关的风险事件中,因欧系货币大幅下跌致美元指数被动走强。此次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之初,美元大幅上涨是由于金融体系大量流动性需求推升,投资者大规模卖出证券资产以获得流动性,而并非美元避险需求的结果。从CFTC历次风险事件美元净多头持仓情况看,虽大部分风险事件发生与美元多头持仓增加也存在对应,避险需求增加时美元多头也出现了增加的情况,但和日元相比其规模和边际变量均明显较小。

近期市场情绪恶化时,美元展现出一定的避险货币功能。

一是从大类资产价格变动看,本轮美元指数上涨与流动性紧张无关,投资者普遍将风险资产抛售,买入美债、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是市场情绪恶化的表现,此时美元对多数货币升值或意味着美元作为避险资产被买入;

二是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不仅仅针对美联储,主要国家央行纷纷表示出“鹰派”立场,新兴市场国家更是开始陆续加息,相比较而言美联储仍处于“讨论‘讨论减少购债’”的阶段,美元阶段性走强与货币政策预期关联不大;

三是从基本面看,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欧洲、澳洲、亚洲等地区国家经济数据并不比美国差,相反美国国内经济数据表现好坏参半,基本面逻辑不支撑美元走强;

四是从衍生品市场交易情况看,近一个月以来美元多头持续增长,净多头持仓已逼近疫情以来高位,显示出投机资本对美元明显看多。

由此看来,近期美元走强主要与避险情绪有关,美元展现出了一定的避险货币功能。

综上所言,近期避险情绪蔓延导致全球市场波动,美元展现出了一定的避险功能。从理论上讲,美元具备成为避险货币的全部条件,且多方面因素表明其避险属性正在逐步增强,而近期的市场环境证明7月中下旬美元走强更多是因为市场情绪的反应,与其他因素关联较弱,美元展现出了其避险功能。未来,美元能否持续发挥避险功能,成为避险货币,还有待继续观察。

(作者曹誉波为经济学博士,供职于某国有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