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认识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
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危机也随处可见,如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又或出其不意的人为灾难。在面对突发灾难时,人们大多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导致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这个问题直到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学界和社会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灾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关注。对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25年后的研究发现:心理危机是突发人为灾难引起的最为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
那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导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种:
(1)自然性突发事件
比如天灾人祸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抑郁和绝望就是心理危机。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受害者们造成心理上的冲击。有些人也就产生了所谓“灾难后心理症候群”(PTSD)的心理危机。例如,有人会一直处在惊吓的状态中,发抖、晕旋,一闭起眼睛就担心灾难又会来袭。或是一闭起眼睛就出现一幕一幕的惨状,会失眠、做恶梦。
(2)人为性突发事件
比如遭遇家庭或感情的重大变故(亲人的突然离世、恋人突然提出分手等);事业的重大挫折(工作失误受到处分,与客户或同事发生较大矛盾等);身体遭受的重大疾病或外力伤害。都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明显的消极情绪反应,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
那我们该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也有三个判断标准:
(1)个体存在一些影响心理的重大事件;
(2)个体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
(3)个体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如果以上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那我们可以从言语、情绪、行为的表现来判断:
一是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者无价值感中。比如通过语言表达自己非常倒霉、活着真是没有意思等。
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流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被激怒或者过分依赖。比如不愿或逃避与人交往、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过度依赖酒精或药物等。
三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失眠、入睡困难、没有胃口、出现自伤行为等。
为了避免重大的外界刺激和压力对心理造成伤害,我们就要积极应对心理危机。在突发事件冲击下,在当事人的心理上还没有出现严重的消极后果时,当事人可凭借自己或者外部力量,对可能出现的消极状况进行预防,这就是心理危机的干预。
一般情况下,心理危机的干预有应对三部曲:卸下情绪、重建认知、触发行动。
卸下情绪,简单地来说,就是让他说“是的”,通过描述事实来观察他的情绪。
比如,在工作中因为对方的错误而导致工作失误,对方反倒对你究责,这时你可以这样说:你是不是因为工作出错了很生气?你是不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你是不是想让我道歉?等她回答了这些问题后,你再接着说,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会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的。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对方稳定情绪,从而反思自身。
重建认知,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比如,当事人产生“我知道我不够努力不够优秀”这种想法时,我们可以对他进行认知重建,对他进行提问“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听别人说的”,使当事人明白他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只是他个人的看法,而不是别人对他真正的看法,从而使当事人摆脱这种消极想法,克服这种消极心理。
触发行动,就是去促发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的行动。
比如,小A说自己工作总是很拖延,常常等到最后一刻才完成任务,不拖延就很难受。那我们就要去寻找例外,也就是了解他有没有什么时候是不拖延且不难受的,引导他多去寻找这样例外的情况,使他自己慢慢养成珍惜时间,及时并有质量地完成工作的习惯,从而促发他戒掉拖延症的行为。
心理危机干预还有几种常用的模式
1
平衡模式
该模式认为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和情绪的失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稳住个体的情绪,而影响平衡状态的因素由对事件的知觉、情景的支持和应对机制。将他们从不平衡的情绪拉出来,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可以从改变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让个体的依赖关系使个体抵抗不安全感和强化个体的自我整合或提供个体以合适的应对机制。
平衡模式可能是最纯粹的危机干预模式,也是最可能被应用于危机起始阶段的模式。
2
认知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通过获得思维中理性和自我强化的成分,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危机。
处于危机中的人通常给予自己否定和扭曲的信息,导致个体情感的内部感知向越来越消极的方向发展,直到他们再也不相信在他们的情境中还存在着积极的成分。消极的、自我否定的对话和自以为对情境无能为力的认知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干预工作的任务是通过练习和实践新的自我对话,使个体的思想变得更为积极,直到消极的、否定性的自我对话消失为止。这种模式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个体。
3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加上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学到的知识的产物。因为人们和他们周围的环境总是不断的变化、发展和成长,他们的社会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危机可能与内部的心理和外部的环境都有关。基于这种模式的危机干预强调与个体的合作,评估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并给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危机不是一种单纯的内部状态,而是涉及个人以外的环境,例如朋友、家庭、社会地位、职业、宗教等,但影响心理状态的外部因素远不止这几个方面。对于某些类型的危机,除非影响个体的社会系统也在发生改变,个体适应了系统,或个体懂得这些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及他们如何影响个体对危机的适应,否则难以获得持续性的解决。
与认知模式类似,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最适合已经稳定下来的个体。
当发现自身出现了心理危机时,我们必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专业人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三类:
第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工作的精神科医师。
精神科医师侧重通过药物来干预大脑的活动,实现对感知觉、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的调节。
第二类也是在医疗机构中工作的心理治疗师。
他们不是医生,但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的训练,主要通过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来访者。
第三类专业人士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学,特别是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训练,主要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来访者。
为更好地呵护职工的心理健康,除了积极地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外,预防才是根本之道。我们可以从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心理活动耐受力、心理康复能力、心里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这8个方面进行个人提升,从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
1、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上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规律性方面,我们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适于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为了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养精蓄锐。
2、意识水平指意识自身因发展层次的不同而显示出的不同质的差异。从自身的直接学习和间接经验在意识水平上得到提升,在面临危机处理时,能更容易应对。
3、心理活动耐受力,对于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或压力能够有较强的承受力、抵抗力。如个体遭遇亲人离世、事业受挫、突遭变故等的心理承受能力。
4、心理康复能力,是指个体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由于个体的认识水平不同、经验不同,因此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
5、心理自控能力,主要指个体在自觉控制下情感的表达、情绪的强度和思维的方向和过程。
6、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
7、社会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
8、环境适应能力,指个体能够针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身体状态,很快适应环境。
简而言之,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康复能力和适应力等。同时还要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点小得失,要用发展和大局的眼光去看问题,心理危机就不容易出现。当我们回头再去看就会发现曾经的困扰变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要记住,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在日常生活中呵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预防不良心理的滋生。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危机时,要积极主动寻求帮助。要相信会有人愿意帮助你,但前提是你得将自己的困难和痛苦说出来,寻求权威人士的帮助。工作中,心理健康极其重要,我们要以健康的姿态从容面对工作压力。
总之
不要让心理危机觉得我们不堪一击!
往期链接:
【心理健康】“7·17”河南暴雨 应激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来源 | 广州港集团工会
原标题:《【心理健康】认识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