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之外:今天的仙侠小说就是昨天的武侠?

徐东东
2015-10-02 13:44
来源:澎湃新闻

《花千骨》是2015年夏季国产剧的现象作。这部仙侠电视剧改编自仙侠言情小说《仙侠奇缘之花千骨》,玛丽苏气息浓郁的原作2009年连载于女频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完本字数80余万,讲述妖神托世的萝莉少女花千骨与禁欲系上仙白子画之间的虐恋故事。作者“Fresh果果”生于1986年,小说创作于她就读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的最后两年时间。在湖南卫视的采访中,作者笑谈创作之时尚没有大纲,当时的自己是循着本能咬牙写成的。

从线上到屏幕

仙侠剧是我国独特的品种,是在21世纪初引入国内的西方魔幻剧(如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催生下,应激产生的本土化东方奇幻剧。之前,国产奇幻剧一般改编自古典神魔小说、民间传说,或者港台地区的经典武侠小说。2004年唐人影视出品的《仙剑奇侠传》开创了仙侠剧的先河,2009年的《仙剑奇侠传三》也有不错的收视成绩。

《仙剑奇侠传》

当年这个国产剧类型已经奠基了今日《花千骨》的一些核心模式:坚固的原作粉丝(《仙剑》系列是有名的国产东方奇幻游戏)、瑰奇的场景和绚烂的特效,以及俊美出尘的男主与女主之间感人的爱情。在《仙剑三》播出的五年后,乘着网络文学的IP热,制片方与《花千骨》这部作品因缘凑泊,慈文传媒邀请了《仙剑三》的导演和部分《仙剑三》时代的明星演员,循着既有的模式大胆尝试。这部作品有原作者亲自用心监督,没有像其他改编剧本那样过分背离原作,于是保持了原作的粉丝群。再加之明星演员的粉丝群合流,以及黄金的暑期播放时段,最终功德圆满,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作者实现了网络作品从线上到实体再到屏幕的进化,成为行业间IP开发的经典范例(另一个范例是《盗墓笔记》),制作与观众皆大欢喜,也给我们评论人留下了发挥的话题。

从武侠到仙侠

21世纪以来,仙侠文逐渐成为商业文学网站的几大重要类型之一,近乎继承了武侠在类型小说中的地位。

武侠小说变成70后武侠作者们的小圈子文艺后,本土一时间缺乏抵御舶来奇幻文艺的同类型通俗故事。新一代的青少年经过日系动漫的视觉熏陶,领教过西方奇幻严谨恢弘的架空世界观,对于他们,上世纪产物的武侠在景观和架构上显得落伍;更年长和有阅历的人如果不是怀旧党和原教旨主义者,多半也腻味了过去武侠的故事逻辑和典型环境。

他们需要一个能与舶来奇幻区别鲜明,扎根本土的幻想世界,这个幻想世界又能在外在的景观和内在的价值上与舶来幻想分庭抗礼,贴近新的时代和人心。于是,向着这个目标写作的仙侠小说应运而生。

2005年以来,网络仙侠小说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洪荒流将过去的神魔志怪小说整合成一个谱系,剔除了宗教因素,将之改写成各个修真者集团间的博弈史诗。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是代表作;修真流和古典仙侠的人物群体主要放在修真者,讲述修真者的修行和历练。更加奇幻和富有视觉性的道术和法宝取代了武侠小说的武功。世界从江湖扩大到天下,又从人世间扩大到彼岸世界。古典仙侠修辞上力摹古风,田园色彩浓郁,人物行为逻辑和社会背景偏向传统社会,还借用宗教的转世和因果来设置故事矛盾,如管平潮的《仙路烟尘》、徐公子胜治的《灵山》和烟雨江南的《尘缘》;修真流的世界设定更加自由,作者随需要架空,价值观往往大胆新锐,比如徐公子胜治的《神游》就是讲述华夏国九十年代初长江中下游某省芜城市修真者圈内的虚构故事。

《花千骨》创作期间,正是网络仙侠文喷涌而出的年代。当然,fresh果果并非专注于题材革新的作者,流风所及,袭用了一些仙侠语汇,用来盛放自己的少女心而已。

修真者的价值观

近现代武侠作者笔下的道士或者和尚来自明清宗教的刻板形象,清规戒律在宗教社团中有超越法律的至高地位,禁欲主义盛行。《天龙八部》中某方丈私生子事件曝光,必须在天下人面前自杀才能挽救寺庙的名誉。

修真者,是从修真团体从普通人中选拔或寻觅得来的有资质者,在门派中受训并获得超凡的道术。这是民国作家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在凡人与神仙之间开辟出来的一个群体,既与佛、道等传统宗教的偶像崇拜和严格戒律脱离,又与普通人的日常经验世界衔接起来。从此,东方幻想小说的人物有了自主性。

到了当代的仙侠小说,修真者与世界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微妙。依然有许多作者在写修真者如何盘算渡劫,追求飞升,世界是他们路途上的风景,是他们累积善功或积攒资源的场合,追逐飞升的征程是一场刺激的练级游戏,是一次独木桥般的高考,比如忘语的《凡人修仙传》。但飞升之后前往何方,飞升后的世界与我们的人间有何不同,却不是回避宗教的作者能够解答的。况且仙侠小说作为类型文学,并非《悉达多》或《刀锋》那种灵修文学,比起探索人性的幽微,更侧重跌宕起伏的剧情。

在我国当代无神论和重现实的社会气氛影响下,另有一些作者把修真者的价值放到了人间,他们会回溯道家与道教更早与更丰富的面相,留心道家对政治和社会的兴趣,发掘道教追求此世享乐,崇尚心灵自由的性格。早前网络对《封神》、《西游》的重新解读是这种写作思路的直接影响源。《西游》被解读成取经四人组的职场博弈日记,《封神》被解读成实质是两个超能力者团体幕后掌控两个世俗政权进行代理人战争。

循此思路的小说中,求道飞升变成了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之类的祝福语,故事的主线变成了一群生命漫长、力量强大的超人如何监护与统治世俗国家,不同的修真者团体又如何遵循各自的理念相互竞争。由此,仙侠小说还开始从历史小说中汲取大量养分。

回响现实的门派

即便到了现当代,武侠小说的经典作品依然泛滥着过去神魔小说和演义小说的血统论,江湖的权力在熟人网络间转移。作者和受众喜闻乐见类型小说中的寒微男主攀附高门第的女主实现社会阶层的上升,也习惯了贵族世家承续延绵。

可到了当代仙侠作者笔下,情况发生了逆转,首先从门派开始变革。过去的神魔志怪里,神仙只度有缘人,几百年只收一个徒弟。

仙侠小说设定的门派与武侠门派名称相似,组织大相径庭。创作仙侠小说的作者是在工业化社会深受我国义务制教育和大学学制熏陶的一代人。仙侠的门派,大者不下一所综合性高校,世俗王权也缺乏约束审查的能力。它们是生产社会未来人才的学院、是科研机构,是武装教团,也是举足轻重的民间社团和经济实体。修真是社会地位上升的重要方式,拜入门派修炼的竞争像我国的高考那样激烈残酷。入门之后,门派还要根据弟子的修炼道行划分出外门、内门和真传这些等地。外门上大课,内门上小课,真传由长老单独指导,几乎就是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映射。弟子的家世、背景在修炼过程中变得相对次要,个人的禀赋和勤奋更加突出。

门派与门派之间的较量,从抢夺生源,到争取世俗王国的支持,再到更高的理念竞争,随之演化成了不同社会集团博弈的宏大隐喻。

在这种内涵完全改变的环境设置里,学院政治与职场博弈成了仙侠故事大量剧情的推动力,血亲复仇、不伦孽恋这些老梗已经不合时宜。披羽衣、戴峨冠的修真者内地里纯粹是一个都市现代人,师友之情寡淡,倒实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高尚境界。大部分的时间,修真者都在忙碌地提升自己的职场能力,停不下来。他们是不太有空暇去爱个死去活来的。

正派和反派的消泯

本国文学传统赋予了妖魔鬼怪丰富和强烈的人性,越趋近世的创作,异类感越淡薄。妖怪可以归化的传统不曾泯灭。坏的妖怪不是因为他们的血统坏,而是他们的行为触犯了道德。但我国奇幻小说的正邪之分却越来越模糊。

《蜀山剑侠传》中,还珠楼主尽量夸大反派人性的阴暗面。当然,这种表现主义的手法比较浅薄,至金庸、古龙这批信奉人性论的作者,他们会娓娓写出那些反派如何受环境逼迫或熏染而堕落,会心平气和地夸赞反派高人的枭雄魅力,甚至同情他们反体制的气魄。他们笔下,有些反派获得了救赎,比如谢逊;有些反派让读者久久不能忘记他们的邪恶魅力,如林平之的可悲,岳不群之厚黑,慕容复之痴妄,叶孤城之高傲,上官金虹之霸气。

还珠楼主处于民族矛盾激化,非黑即白的年代。金、古的时代理想主义高涨,各种主义各是其是,但各有其道义性和吸引力。

进入21世纪,除了正常人完全无法理解的极端主义,每一种主义都变得黯淡。2005年的《诛仙》这部小说中还残留着上个世纪的陈腐痕迹,重复些魔教不都是坏人,正道也有败类这些老生常谈。主角从正道(无论是受了冤枉,还是感情遭遇挫折)跳转到邪派,依然是这些价值老旧小说的核心剧情推力。四年后的《花千骨》就属于老旧的小说,小骨同学也要由正入魔跳那么一回,而且我们都猜得到,黑化后一定变得更厉害了哟。

在价值观虚无和混乱的时代,作者无法塑造一个够邪恶又让读者同情的有魅力反派,正邪的冲突达不到上个世纪的戏剧张力。严肃文学完全可以没有塑造boss的任务,但奇幻文学却无法推脱。仙侠作者依然能塑造那些演技浮夸,让群众喷饭的逗逼反派,比如梦入神机的有名的流水线反派台词“天上地下,没有谁能救的了你!”(讲完这句后,这些反派都成了主角的运输大队长)。但更多情况下,仙侠作者笔下的反派和正派消弭了区别,就像现实中的大国政治那样,无法用道义来界定大国的行径,他们只是在实践现实世界的逻辑。

生活在门派政治中的主人公有的能尊重对手,有的不尊重对手。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以一个公司职员(有的最后上升到公司的高层)的职分行事。考虑到他们的超能力,或许用动作电影里组织的特工比喻更恰当,打败对手执行一件不带私人感情的项目,从一个门派跳槽到另一个,不是道德发生了变化,仅仅是换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

东方奇幻美学

对仙侠小说认识肤浅的人往往相信《山海经》影响了现当代的这些作品,这或许是圈外人最明显的谬见。《山海经》是先秦一部充满神怪色彩的地理书,也算是本国最费解的几部古籍之一。这本书保留了先秦的一些神话,但本身不成体系,也不提供故事,充其量是素材杂乱推积的仓库。

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的奇幻游戏《仙剑奇侠传》和《轩辕剑》开始从《山海经》选择生僻的异怪制作视觉形象。感谢这些游戏设计师的赋形能力,被当代人视觉化的山海经怪物乘着游戏之风俘获了一大批粉丝。后来一些浅学的仙侠小说家人云亦云。Fresh果果的初版《花千骨》引用过一些山海经的怪异名词。

《花千骨》

其实,真正在美学给当代仙侠小说提供养分的,还是中国的志怪和神魔小说,最直接的是民国的《蜀山剑侠传》。这些小说的人物填充得足够丰满,交互关系复杂,还有历史线贯穿。单单是同人性质的作品,就能收获不小的粉丝。仙侠小说的面目还未确立前,依附在经典作品的同人之下。比如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整合《西游》、《封神》),流浪的蛤蟆的《蜀山》(《蜀山剑侠传》为蓝本的网游小说)。

《西游》、《封神》时代的作者处于使用冷兵器的农业社会,弥漫非理性气氛。他们想象的根据是宗教的仪式,以及民间或戏台上的武打。比如封神演义常见的镜、幡、珠、剑等法宝,无不是道教科仪的法器。孙悟空和妖怪的打斗和乡间的把式区别不大。

还珠楼主熟稔中国神魔志怪的道术,但他已经进入20世纪的军事科技革命的时代,此君趋时趋新,作了大幅前瞻性的打斗戏视觉革新,如创造了对应热兵器的各种雷法,对应超视距远程武器的各种飞剑,对应飞行载具的各种浮空船。

有些人或许会错觉科幻和奇幻是两回事情。在国民教育未普及的时代可能有些根据。但到了国民义务制教育兼修文理,网络各路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则不成立。科幻和奇幻作者共享人类科技的发展信息和幻想素材。只有高中毕业(《银翼杀手》的原作者,著名的美国科幻小说家P.K.迪克)程度无妨畅想未来世界的冰冷图景,气象学博士也可能热衷挥舞刀剑的武侠世界(李汀博士)。幻想性要素寄托在假想的未来则是科幻,寄托在假想的东方味世界则是仙侠。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的边际也不明确。

仙侠作者们顺理成章继承还珠楼主的路线,将科幻要素披上东方外表。机器人在仙侠小说中成了机关人或傀儡人,远传通讯技术成了纸鹤传书。过去的武打是贴住地皮的格斗,取资于传统武术。到了飞行自如的仙侠,作者开始借鉴第四代战斗机的作战方式,考量超视距战斗的预警和隐身。

结语

在2015年第三届豆瓣征文大赛中,豆瓣组委会在武侠组一栏谢绝纯粹仙侠的作品参赛。评论者用经典武侠的尺度衡量各个方面都与武侠相悖的类型,无论怎么看对方必然都是一个弗兰根斯坦那样的怪物。

而小屏幕的受众相对网络的受众总存在滞后性。一览而过的视觉语言无法贯连成线,热潮卷过,不留痕迹,受众来不及回味咀嚼。在旧的模式不榨干价值前,影视业的资本家也宁可保守投资,不愿冒险。

或许,随着代际的变迁,新的东西才能逐渐进入更广大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