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协同发展:以张江为例

吴慧
2021-07-29 14:44
来源:澎湃新闻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拥有了较完整的产业链。由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与新浪医药联合发布的“2020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指出,截至2019年底,top100的园区中长三角上榜的有31家,其中上海4家、浙江6家、江苏17家、安徽4家。在top50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中长三角有16家,占比32%,其中top5中有三家,位于1,2,4位,分别是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和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驱动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旋律。在中国生物医药转型的关键阶段,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是打造区域系统创新共同体,实现长三角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虽然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基础扎实、产业集聚发展、创新资源要素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大,但是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也存在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要素协同效应不足和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加强等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以生物制药和医药器械为主,园区的同质化发展严重,其中园区主要以优惠政策支持来吸引企业入驻,导致了园区之间形成“政策价格竞争”,这种低水平的竞争方式使得园区产能过剩。与此同此,因为园区产能承载能力的不足使得园区孵化积极性受挫,创新驱动力不足。例如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的优质企业多因税收及空间承载能力等因素落地到江浙地区,给园区的相应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要素些协同效应不足。目前生物医药研发机构、企业及其他权威的产业参与者较多集中于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型城市,大型科学仪器及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资源的使用受到了地理的限制而无法有效协同,与此同时对于相关专家学者及其知识传播也缺乏有效的协同创新平台,使得创新渠道不足,要素协同缺乏有效的传导路径。

三是跨行政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加强。虽然上海国资委在2019年成立了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致力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2021年5月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在苏州成立并吸引了65家单位入驻,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生态有所改进。但是各行政区域在政策支持和高新企业认定等方面上仍存在不一致性、兼容性差和机制体制缺乏等问题。

解决路径——以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基于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创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链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形成特色鲜明、全链提升、产学研+孵化一体化高质量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具体可以分为四个内容、三个主体、两架桥梁和三种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四个内容指的是形成过程模型涵盖了创新网络驱动、创新网络主体、创新网络资源和活动及创新网络模式;三个主体指的是生物医药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两架桥梁指的是创新网络资源和创新活动将三个主体连接在一起;三种模式指的是通过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桥梁作用最终形成创新网络模式,包括技术协作模式、契约型合作模式和一体化模式。

笔者将以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张江开发区)为例,对张江生物医药协同创新网络的初始和强化阶段进行解读。

1994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进驻园区;1996年,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正式成立;1998年,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进驻,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成立研究中心。此时,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重点是构建生物医药研发平台,这是以生物医药发展平台建立为主的研发初级阶段。

首先从创新驱动因素来看,内部的驱动因素不明显,主要是来自外部驱动中宏观环境的驱动,特别是政治环境的驱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初建也是由地方政府支持开展的,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的建立是国家科技部、卫生部、中科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共签署成立的。其次从创新参与者方面看,主要有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及其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基本形成了以上述两个研究中心、少数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尽管园区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引入了12个生物医药项目,初步建立了生物医药发展平台,开始了初步的研发创新活动。

在之后的10年,张江开发区进入了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研发强化阶段。1999—2008 年,张江生物医药协同创新网络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08年末,张江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机构超过400家,其中生物医药创新企业294家,已形成新药产品229个,新药证书超过 50个,聚集生物医药产业外包企业40家,业务基本上覆盖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全过程的协同创新网络。

从创新驱动因素来看,此时政策因素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99年上海市政府的张江战略政策将生物医药确定为张江的主导产业,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惠政策,并且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了张江生物医药的迅速发展。内部驱动的作用也开始逐渐显现, 后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及国内外研发合作都是在内部驱动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创新主体来看,随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相继成立,在创新驱动因素的作用下,国外跨国企业开始瞄准中国的医药市场和上海的优势,纷纷在张江设立研发中心或机构,例如杜邦、霍尼韦尔、陶氏、罗门哈斯、诺华、辉瑞和科文斯等研发中心纷纷进驻。同时一大批国内明星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华大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 任公司、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本土医药研发合作外包企业,创新主体越来越丰富。

从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来看,首先通过政策的推动和培育,不断完善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环境和创新平台,依托18个研发服务平台开展研发活动,对技术、信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在创新活动方面,建立了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成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网络,集中了临床医疗公共服务平台、营销平台、仓储物流平台和中试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套覆盖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研发平台,涉及了创新知识管理、 创新技术管理和创新信息管理。

最后在创新资源方面,加强技术资源和非技术资源的平台建设,扩大业务范围,加强与创新主体网络外参与者的交流和合作,并通过担保协议扶持金融机构,建立CAR平台发展中介机构,并将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建设成为张江园区的人才高地,持续不断地吸引优秀人才 的加入,整合人才资源。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已发展为由“二校、一所、一院、十八个公共服务平台、 四十多个中心”构成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创新产业群,吸引了罗氏、诺华、辉瑞、阿斯利康等10多家跨国医药研发中心,聚集了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汇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培育了中信国健、微创医疗、睿星基因、艾力斯医药、复旦张江等一大批明星企业,并有罗氏制药、勃林格殷格翰、葛兰素史克等大型生产企业以及300余家研发型科技中小企业、40余家CRO企业落户张江,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

从下表可以看出,在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中, 宏观环境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随着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创新的内部驱动逐步凸显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内的参与者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利用知识、技术和信息进行创新管理,管理过程中平台的发展开始择优联接、近邻联接、关系联接,并根据共性进行趋同性联接,最终形成了“二校、一所、一院、十八个公共服务平台、四十多个中心”所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反过来创新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创新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张江生物医药协同创新网络的分阶段对比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由此,笔者总结了构建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的框架:创新网络活动和创新网络资源是创新网络主体之间构建网络的关系联接。创新活动包含了由创新知识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和创新信息管理三者构成的创新管理、由技术协议、资金协议和信用协议构成的协议管理,创新管理和协议管理相互协调促进知识信息的流动及协议的产生。创新资源包含了由技术要素平台和非技术要素平台组成的结构平台构建、由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和知识资源组成的学习平台的构建,结构平台和学习平台的构建促进了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扩散;创新网络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协作模式、契约型合作模式及一体化模式。最终创新网络驱动推动了创新主体通过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形成创新能力,进而产生了生物医药协同创新网络,在此过程中专利信息在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吴慧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讲师。本文改写自作者发表于《华东经济管理》的论文《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的社会网络研究》。)

——

“长三角议事厅”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