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事部长赵东宛获颁抗战纪念章,12岁就投身革命参加剧团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家然
2015-09-02 20:06
来源:澎湃新闻

赵东宛。

9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

其中,曾在东北民主联军野战医院从事抗日斗争的原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在列。

赵东宛曾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留学苏联,建国后长期从事中央企业和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劳动人事部、人事部的领导工作。

据河南《南阳日报》介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烽火在全国燃起。次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只有12岁的赵东宛就投身革命,参加了共产党所创办的开封孩子剧团,他和其他十几位少年一起,演出于街头巷尾、村口垄上,为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唤起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

孩子剧团的活跃与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警觉,他们企图“收编”剧团,为其所用。剧团的成员集体作出决定:将剧团撤回解放区,逃脱国民党反动派的魔掌。

于是,剧团便化整为零,分散行动。经过了千辛万苦,历经艰难曲折,赵东宛等人来到了他们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此时,在延安聚集着一大批青少年爱国精英,准备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报国。赵东宛也跃跃欲试,希望走进他们战斗的行列。

正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找他谈了话:党欲派他到刚刚成立的自然科学院深造。这位领导说:“我们将来建设新中国,需要很多红色的科学技术专家,党希望你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赵东宛义无反顾,一脚跨进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大门。

在延安生活的日子里,赵东宛不仅能听到来到延安的一些大专家传授的科技知识,还能接受党内许多大人物甚至毛泽东的直接教导。他参加整风学习,也投入大生产运动。

赵东宛在延安期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赵东宛被任命为抚顺重机厂厂长。两年后,他被派往苏联学习。1957年奉调回国后,赵东宛就任黑龙江第一重型机器厂(下称“一重”)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在那战天斗地的火红年代里,赵东宛带领大家历时3年多,于1960年完成了“一重”的建厂任务,比预期整整提前了1年。中央领导在视察“一重”工作时,均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赵东宛是党培养的优秀专家。

正当赵东宛踌躇满志,带领“一重”再创辉煌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赵东宛遭到迫害,备受折磨。

粉碎“四人帮”后,赵东宛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原一机部副部长、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原劳动人事部部长等职。

在担任原劳动人事部部长期间,赵东宛领导了“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的三大改革。他组织对旧的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打破吃大锅饭、捧铁饭碗的弊端,调动了人的积极性。

1988年,中央任命赵东宛为人事部部长。履职期间,赵东宛重点抓全国机构改革、人事改革工作,并推动设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1993年,赵东宛被选举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并于2004年离休。

据《南阳日报》报道,赵东宛在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期间,1996年的一项荣誉让他十分高兴:鉴于他在重型机械和高能物理发展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聘任他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