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浦东“引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深层次逻辑

澎湃特约评论员 韩志明
2021-07-22 13:4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以来,7月19日上海召开全市动员大会、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7月22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吹响了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号角。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需要各先进地区走在前列,探索创新,做好引领,服务好国家发展大局,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意见》立足于世界大变局、国家新方略和改革开放新格局,绘制了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宏伟蓝图,其中包含了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加殷切的改革期许,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给浦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美好愿景。

浦东的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的,读懂了浦东,也就读懂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浦东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列,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等一系列“全国第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深圳与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去年分别迎来了40岁和30岁“生日”。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央对深圳的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浦东的要求则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有学者形象地说,“示范区”和“引领区”,是中国排出的改革开放“双前锋”。

足球场上,前锋是攻城拔寨的尖兵和利刃。此次《意见》要求,浦东要做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这是未来浦东的“五大战略定位”。《意见》还要求,浦东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是解释浦东过去何以成功的密码,也是未来浦东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

浦东的高水平改革开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谋划新时代浦东改革开放全局的重磅文件,《意见》的出台是部署和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也是浦东转型升级再出发的行动纲领,折射出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深层次逻辑。

从近年来国家战略的部署及其实施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从分散的局部探索和到整体的系统规划的重要转变,各个领域的顶层设计及其制度化方案陆续出台,中央在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变得更加关键,更加重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及自主性含义都更加明显,也使得改革开放进程呈现更加稳健和成熟的特质,尤其是更多具有刚健有为而又从容不迫的节奏感。

从改革开放的策略来说,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系统谋划,居中协调,给各地区和各城市赋予新的角色、使命以及任务,分阶段和分步骤推进发展战略,既可以延续和拓展“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智慧,持续积累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也可以把中央统筹和地方负责结合起来,从而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还能够发挥“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打造高质量的制度成果,提升治理效能。

从《意见》的基调不难看到,发展依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发展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努力实现多方位、全领域和高质量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科技创新、经济治理、社会管理和城市治理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集成性和系统性,因而需要精心谋划,统筹协调,兼顾各方,协同推进,实现共赢。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浦东的改革开放走过了筚路蓝缕的起步阶段,已经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深水区,亟需大力推进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创新。如果说过去的改革开放更多是打开大门,积极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这就像是在白纸上作画,有大量自由挥洒的空间,而今天的改革开放不仅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也面临着逐步定型的利益格局,因而需要更加精微细致的改革策略,在复杂的社会格局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协调好社会各方的利益。

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的历史使命交给浦东,是对于浦东开发开放成功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浦东开拓奋进创造新的发展奇迹的莫大期许,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但是,改革开放从来没有可现学现用的操作手册,也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模式和工具。要将美好的蓝图转化为生动精彩的现实,必须要高屋建瓴,眼光长远,脚踏实地,大力推进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社会意愿和利益诉求,特别是着眼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意志坚定、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事业。(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