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镜头下的两次入侵上海:被炸毁的民房和废墟上的尸体

澎湃新闻记者 储静伟 实习生 顾亦滢 赵鹏九 陈逸欣
2015-08-20 18:01
来源:澎湃新闻

被炸毁的民房和废墟上的尸体

建筑物墙上的标语:“宁为刀下雄鬼,不作亡国怯奴!”“严拿倭匪便衣队!

很多人都没有想过,如今高楼林立的上海曾经满目疮痍。

70年前,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以前的十多年间,上海曾两次沦为战场,废墟、断壁、瓦砾……到处是日军入侵留下的伤痕。

8月20日,上海市档案馆举行馆藏抗战档案发布会,向社会首次发布50件馆藏抗战档案,其中有一批当年日本拍摄出版的战场图册,这些图册中就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的图文记录。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看到,在展出的材料中,《昭和七年上海事变纪念写真帖》(简称《昭和帖》)是由日本第三舰队司令部出版的历史图集,是日军为当年战争出版的“专刊”,其中的相关图录、文字等材料,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

整本《昭和帖》共有100多页,其中以照片为主,共刊登了275张图片,主要采取地面、航空、海上等三种模式拍摄完成,内容包括日军的参战人员、军事装备,以及作战街道、路口、桥梁、工厂等。

澎湃新闻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昭和帖》中既有日军在上海的活动记录,包括宝山路、虬江路的日军炮兵阵地,日军出云舰的出征,日军进攻江湾、闸北、宝山等处战况;同时,也有日军活动在九江、宜昌、通州、汉口、长沙、南阳等地的军舰及陆战队情况。

《昭和帖》附录还收录了入侵上海日军的编制构成、兵力部署、阵亡将士目录、上海事变(即“一·二八”事变)经过概要、扬子江警备船配备图、航空战一般经过图等。

《昭和帖》还有一组照片记录了“一·二八”事变日军的战斗准备情况。从照片看,1932年1月28日深夜,在日军陆战队本部战斗开始前,日军指挥官鲛岛具重为部队训话;接着就到了第二天零点50分,照片显示出,日军已经在北四川路虬江路入口处等待机会。

“这组照片充分说明‘一·二八’事变由日军蓄意为之,但为了推卸战争责任,《昭和帖》明确写着上海事变是由中国排日反日行动引发。”上海市档案馆研究人员称,照片中所反映的宝山路炮击场面、八字桥东北侧公共医院的残垣断壁、闸北地区的火海、商务印书馆附近的焚烧残迹、吴淞炮台和大场镇等地的爆击弹痕、便衣队对市民的搜身,都是日军侵略行径的有力佐证。

躲在防空洞内人向外张望

当天展出的《满洲事变上海事变新满洲国写真大观》(简称《满洲帖》),由日本雄辩会讲谈社于1932年出版,是日本为宣传其侵略战争而发行的写真图册,内容反映了东北“九一八”事变和上海“一·二八”事变的相关情况。

同样用作日本战争宣传目的的,还有日本陆军恤兵部于1932年发行的宣传图册《从军:昭和七年满洲事变上海派遣军纪念写真贴》(简称《从军帖》),以及1938年出版的《支那事变写真全辑1-3集(北支战线、上海战线及黄河徐州作战)》(简称《支那帖》)。

《满洲帖》以图片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其中上海部分主要包括了日军在闸北地区、江湾地区、大场镇等地的作战场面,是日军从自身角度出发对“一·二八”事变经过的浓缩记录。炮口下的外滩、逃难的市民、被逮捕的民众、闸北街道的残迹、江湾镇的房屋废墟、大场镇战后的惨淡景象,相机镜头忠实记录下战争对上海城市造成的破坏。

《从军帖》所反映的战争场面主要集中在战况激烈的吴淞、江湾、大场等地,意图宣扬日军英勇作战,但是照片所记录的城市断壁和房屋废墟等,也从侧面见证了侵略战争对上海带来的破坏。照片中还有日军吴淞检问所,在上海的日本军人便衣队搜索抗日人士的情景。文字部分有日军“一·二八”事变的死亡者名单等,另有中国东部沿海、朝鲜、日本彩色山川形势图,上海派遣军作战一览图及几幅反映侵华战争的画片。

大楼墙上用英文写有“战斗 为着世界的和平”

《支那帖》则是日本朝日新闻社随军记者实地拍摄的1937年一年的战事。该图册在日本国内公开发行,宣扬日军的战果与威严。

其中,《支那帖》的第二集反映上海、南京及附近地区的战斗情况,以上海地区的淞沪会战相关内容为主。随军记者从海、陆、空三个角度记录了日军在上海的作战经过,包括闸北街战、吴淞登陆、宝山城战斗、苏州河畔激战、金山卫登陆等。镜头下的上海街景,或残垣断壁,或弹痕累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日军图册还记录了上海市民为抵抗侵略所做的努力,包括抗日演讲、公会反日标语、市民观看揭露日本暴行的宣传画等。“上海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两次淞沪战争在此爆发,上海人民为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上海档案馆研究人员表示。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次上海档案馆的50件馆藏抗战档案展览将延续到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