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国日本④|8月的东京,各种历史观在书店里交汇

黄文炜
2015-08-15 12:27
来源:澎湃新闻

日本人的“季节感觉”比较敏锐,这个跟四季分明的气候有关,同时,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对于另一种“人文季节”也很敏感,比如到了8月,“战争、和平、历史认识”等似乎成了日本人脑子里的关键词,人们在这个季节重温“败战”的心理轨迹。尤其今年对日本来说是“战后70年”,今年“8月”之人文季节的特征显得格外突出。8月的书店里,从各种角度解读战争的书琳琅满目,堪称各种历史观在交汇,左翼、右翼从各自的立场来分析战争。

近日笔者观察了东京丰岛区一家书店的“战后70年”专柜所展示的书籍内容,很难把这样的书籍展示归结为“左”或者“右”的立场左右,应该说左右的力量对比是旗鼓相当的。

东京丰岛区一家书店的“战后70年”专柜

分析一番“战后70年”的书架的成分,或许可以窥见日本社会的历史观动向。著名历史作家半藤一利被称为日本“昭和史著作第一人”。眼下,根据他的纪实性小说《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决定命运的八月十五日》改编的同名电影正在日本热映,同时这本书也在书店热卖。这本书讲的是二战末期惊心动魄的“宫城事件”,日本少壮派军人因拒绝投降发起的军事政变。半藤一利虽然被看成是保守派,但是他对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部持批判态度,不否定天皇的战争责任。同时把反对把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里。近年来他还主张维护和平宪法。

半藤一利在8月的书架上占了比较大的分量,他的“历史有多个侧面”的观点较能为读者所接受,为大家提供了解读战争的一个历史侧面。

半藤一利的《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决定命运的八月十五日》

其他一些书籍则体现了对过去的战争的一种茫然情绪,比如年轻社会学者古市宪寿所著的《谁也无法告诉我们战争》,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是典型的不知道战争历史的一代人,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过去的战争。作者为此走访了日本军曾经作战过的地方,寻找战争的记忆。这样的书籍会让人感叹,日本人的历史教育实在太少、起步太晚了。

还有一些书籍则有美化侵略战争的嫌疑,渲染战时士兵的英勇、将领的爱情故事。另一些书籍从技术的层面分析战争中日军的战舰、战斗机。比如《零战99个谜》、《战舰大和99个谜》、《技术者们的败战》等,单单从军事的角度解读战争,赞美日本的技术。侵略战争的道具——“大和”被称为具有世界最强的攻击力、防御能力的战舰,它的技术能力被赞美。

让人欣慰的是,在书架上发现两部反省战争的作品,一是《赤足小子》,以原子弹爆炸为题材的自传性漫画,日本漫画家中泽启治的代表作。描写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荒凉景象,同时展现了日本军人在亚洲的暴行,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强烈谴责。另一部作品是小说家妹尾河童的《少年H》,该书以战争中的兵库县神户市为舞台,讲述了人称“H”的充满好奇心与正义感的少年妹尾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上演充满欢乐、泪水、勇气的故事,对侵略战争提出了质疑。

妹尾河童的《少年H》

8月的书店里各种历史观在交汇,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日本纪念战争,往往采取夸大自身悲情成分的模式,纪念自身的灾难不遗余力,从各个角度把灾难验证得淋漓尽致,检验得很透彻,但是对于反省给他国造成的灾难却有些茫然。日本就是这样一个“自私”的民族,固执地维持着所谓“独善”的孤独民族。

日本评论家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化的时间和空间》一书中阐述了日本文化的本质,从时间上来说是“活在现在”,从空间上来说是——“活在这里”。“活在现在”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日本人的行动样式,甚至国家的命运。1945年日本败战后,为了解决自身“现在”的生存问题,连外交权都放弃了,日本实行彻底的追随美国的政策,外交上很窝囊,自己的小日子却红红火火,实现了经济奇迹。

曾经有传闻说近年日本右翼人士占领了舆论阵地,左翼或者对华亲近的人士都不敢发声了。实际上,日本社会的舆论空间里,左右两派一直在进行理论拉锯战,比如日本的报纸,从立场上来说,既有左,也有右。可以说舆论的明显对峙状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日本社会思潮的力量平衡。窥视一些日本人的心理,他们不愿意相信日本犯下战争罪行,就算心里承认那是“侵略”,也觉得那是遥远的事了,因为崇尚“活在现在”,他们觉得现实问题比起历史问题要重要得多。即便如此,我们无法把那些历史认识模糊的人都定性为“右翼”。

自安倍政权的安保法案出笼之后,日本的左翼势力明显地加强了宣传的力度,逐渐走向前台,日本各地民众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战游行示威,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也加入其中,呼吁日本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安倍政权虽然极力在外交上推行对中国形成包围圈的政策,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归结为日本已经远离中国、日本社会在走向右倾化。今天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存度以及日益密切的两国人员流动亦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中国需要把握主动权的所在。就像8月的书店所展示的书籍那般,日本社会存在多元历史认识和现实认识思潮,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必须记住,日本社会一直存在的和平力量是弥足珍贵的。 

(作者系旅日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