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真正的中国英雄!

2021-07-20 13:43

时间很神奇,它会让我们慢慢淡忘,也会让我们牢牢记住一些东西。

现在是2021年7月,距离新冠疫情开始已经过去了五百多个日夜,伤痛可以抚平,阴霾终将散去,但那段“至暗时刻”中迸发出的人性光芒,不会被遗忘。

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们积累的情绪与压力需要得到释放,与此同时,又有一种自豪的情感需要共鸣,所有千情万绪的凝结,便是影片《中国医生》。

这是一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危难之下,医护人员站了出来,披上白色“战袍”,用身躯铸成一道守卫人民生命线的隔离墙;

危急之中,普通人站了出来,运输员、快递员、社区志愿者、居家隔离群众,大家手挽手心连心,即使彼此看不见,也在团结中传递力量;

危情背后,勇担大义的民族企业站了出来,调集物资、捐款捐物、赶赴疫区,以实际行动响应社会责任号召。

众志成城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是以疫情中的“风暴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作为主要叙事空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记录了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岁月。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影片以急促的鼓点声和医院里忙乱的脚步声开场,气氛紧张压抑,镜头剧烈摇晃,无数病患蜂拥挤进金银潭医院希望得到救治。

张涵予饰演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脾气暴躁,性格耿直,影片里,他像一位独断专行的“将军”,拖着一双被渐冻症萎缩的残腿,奔跑穿梭在惊惧的人群中,“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袁泉饰演)则是许多医护人员的缩影:被病人误解,与同事在专业问题上争执,在超负荷重压之下体力透支。他们平时温柔细心,也在极端情况下脾气暴躁。他们是儿女,是妻子,是父母,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平常岁月里,他们是普通人,在抗疫危难关头,他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是名副其实的白衣战士。

《中国医生》除了记录这些伟大的医护工作者之外,同样也记录了许多勇敢善良的普通人。

影片着重讲述的小人物是快递小哥金仔,一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怀孕妻子患病,他束手无策,在医院对着医生泄怒,他有软弱;疫情中,他会顾虑自己的安危而拒绝别人的求助,他有胆怯。

但是,当他听到电话那头婴儿的啼哭——作为准爸爸,这一刻,他不再软弱和胆怯,在疫情最凶险的关头,他站了出来,为陷入困境的家庭运送奶粉,直至被病毒感染,那一句“我不能感染,我的孩子才刚出生”,让无数人泪目。

看完影片不得不再次感叹,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凡人。

这样的平凡英雄在那段岁月里不断涌现——

物流是保障物资畅通流转的关键,在疫情初期,物流企业便快速驰援,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全球接力,全力以赴,传递抗疫物资;

当武汉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交通管制,车辆禁行。各个智慧出行平台和武汉公交公司,在第一时间里组建了志愿者车队,接送医务人员和社区感染病人。疫情之中,他们临时充当起保障城市基本运转的“摆渡人”。

而关注国民营养健康的飞鹤乳业,则将生产一线视为抗疫“前线”,疫情期间抓好防控保障生产,并且与物流、电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抱团发力,打通被疫情阻塞的物流通道,将奶粉送到每一个家庭手上,疏通宝宝口粮“生命线”。

金仔就是这条生命线上,无数外卖小哥志愿者中的一员,他在疫情中送出的每一罐飞鹤奶粉,背后是无数飞鹤一线生产员工、物流、客服人员、省区行销同事的夜以继日。

灾难无情人有情。

在疫情肆虐的至暗时刻,每一个站出来的平凡人,每一个迎难而上的企业,都是一束光,汇聚成光芒,便是一股强大力量,黑暗骤散。

中国力量

影片《中国医生》的诞生过程,也是民族企业受召于抗疫事迹的例证。

2020年1月18日,钟南山坐上了傍晚5点45分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逆行列车,83岁高龄的他被安排在了高铁餐车一角,紧急赶往防疫前线。

钟院士在餐车小憩的一幕被记录下来:双眼微闭、满面倦容、眉头紧皱,这张照片在网络上热传,感动了全国人民,同时,也启发了电影人。

钟南山说“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76天,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按下暂停键;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把所有力量放进武汉;10天建设火神山医院、12天建设雷神山医院。这里有无数的奇迹需要被记录下来。

于是,博纳便投拍了这部《中国医生》。

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是中国人所共同经历的一段难以遗忘的集体记忆,在这段记忆中,有千千万万个动人故事。

影片中,快递小哥金仔帮助了许多面对疫情手足无措的新生儿家庭,而他亲手传递的,正是一家民族品牌乳品企业对疫区宝宝的爱——一对感染新冠的年轻夫妻,他们的孩子“小石榴”一出生就被迫和父母分开,飞鹤得知此事之后,第一时间为小石榴捐赠了一年的奶粉和婴幼儿用品。

同样,还有更多面临“口粮”问题的“小石榴”们——武汉封城期间,电商快递暂停,在部分平台上,奶粉已经不能下单,线下门店货源也很紧缺,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宝宝口粮不能等”成为飞鹤人的口号和责任。

疫情期间,物流一线的飞鹤人全体复工,尽全力保障货品供应。对于一些交通管控严格地区,物流大车无法进入,飞鹤人就将奶粉一箱箱搬到小车里,再一小车一小车地运进疫区,最后,由近万名“金仔”通过无接触送货上门,确保一罐罐奶粉及时送达。

不计成本、不考虑利润,践行蚂蚁啃骨头精神,只为一个信念:宝宝不断粮。

宝宝不断粮——这个小信念正是飞鹤的大义与大爱。这也是《中国医生》的宏大叙事里,选择讲述飞鹤故事的初衷。

“民族企业”之所以被称之为民族企业,正是因为身上肩负着家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危难冲在前、铁肩担道义——新冠疫情爆发后,飞鹤第一时间捐款一亿元成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基金,用于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及防治工作,之后又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追加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营养食品。

投身公益、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不是飞鹤的一时之功,而是长久之计。在59年的历史中,飞鹤始终致力于探索公益事业的长期主义和底层逻辑。

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一历史使命中,飞鹤找到了扶贫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的扶持和技能的培训才能真正带动贫困群众转变思路,找到脱贫致富的方向。通过产业集群的杠杆效应,飞鹤累计带动黑龙江省100多万亩耕地增值;累计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拉动15万农民增收致富,为所在贫困县贡献40%以上税收。

让百姓“富起来”,还要让百姓“富下去”,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飞鹤把希望着眼于“下一代”事业上——飞鹤持续多年发起的“鹤心助学助教”计划,目前已经覆盖8省、20个地区,共捐赠总价值超400万元的学生奶粉,援助全国66所中小学校。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关头,飞鹤精准发力医疗健康扶贫,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实施。飞鹤曾向产业集群所在的克东县、拜泉县等11个县(市)捐赠医疗设备,近100多万人次受益。2019年飞鹤再度携手“丝绸之路·光明之行”组委会,义诊1500余名群众,为15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接受上海眼科专家的手术。

做一件事,容易,59年坚持做一件事,并不容易。

站在历史性的2021年回望总结,不得不说,飞鹤用59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社会责任答卷。

尾声

过去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共克时艰的一百年,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和热泪盈眶。

无数平凡英雄和民族企业在历史洪流中奋力搏击,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成就了今日中国的繁荣与强盛。

《中国医生》,作为建党百年的一枚小小勋章,记录下这个时代里,这片热土上,发生过的一些事,一些人,一些汗水和泪水,以及一个共同的梦想。

疫情过后,我们会在心中默念:山河无恙,我辈当自强。

    责任编辑: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