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下午茶|王思政:提升软实力是建设世界强市的必由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吕娜 实习生 张书言
2021-07-19 15:19
来源:澎湃新闻
在澎湃下午茶活动现场,王思政深入讲述何谓上海城市软实力,如何提升城市软实力。 视频拍摄:余晓冬 调色:江勇 视频剪辑、包装:章力凡(实习生)文字整理:王俊期(实习生)(06:46)

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中共上海市委于近日公布的《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明确了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关键愿景与行动规划。随着中国参与国际最高水平竞争,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服务国家总体战略,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不少硬实力指标事实上已经迈入全球城市前列。与此同时,在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上海具有哪些历史基础和现实优势?哪些方面还需要融合创新?提升国际影响力,可以拿出怎样的“上海行动”?围绕上述问题,7月13日,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做客澎湃下午茶“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系列沙龙第三场,以“软实力是建设世界强市的必由之路”为题,与听众朋友们展开交流与探讨。

王思政认为,中国要实现2050年建成世界强国的目标,必须在做强硬实力的同时匹配优质软实力支撑。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联通世界的窗口,要服务好国家战略,担当提升软实力的时代重任。他结合自己长期在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系统工作,主持过的多个重大项目和规划的丰富经历,撷取鲜活案例,从上海提升软实力的深厚历史基因、良好现实基础、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抓手等多个维度,深刻解析了构建“硬核”上海的优质软实力支撑的可行路径。

上海提升软实力具有深厚的历史基因

王思政在演讲中提出,上海的城市进化本身就是一个东西交汇、开放融合的历程,赋予了上海提升软实力的杂交优势。早在400年前,上海徐家汇就已经成为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的中心。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打开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他主持修编的《崇祯历书》在中国首次提出“地球是圆的”观点,从而成为海派文化的鼻祖。近代五口通商和洋务运动后,上海又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后又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文化中心,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无数大事件在这块土地上诞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从此成为一座光荣英雄的城市。

改革开放40年间,上海作为先行者、排头兵,始终秉持吃苦耐劳、海纳百川的精神,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创新进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1/8,GDP占11%,财政收入占1/6,商品调拨量占45%,外汇创汇全国第一,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了后卫支撑作用,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经济、社会、治理、文化水平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深厚的历史积淀涵养了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鲜明品格,也构建了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坚实基础与活力之源。

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具备良好现实基础

王思政指出,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世界强市的现实基础也相当过硬。首先,上海的城市能级已位居全球城市前列。2020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2274万亿元、金融要素市场数量名列全球第一。全球金融中心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 GFCI)排名中,上海排名第三,仅次于纽约、伦敦。上海的口岸贸易高达8.75万亿元,居全球城市之首,约占中国总量的30%,占世界的3.2%;商业批发约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社会零售额全国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航空客流量是全球第五个过亿的城市,地铁通车里程居世界首位。

其次,上海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上海自1978年起就开展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光纤通讯、超导电技术、环境保护、肿瘤防治、水稻良种选育、催化剂筛选技术、精密仪器和遥感科学及应用等十项重点科研项目的会战。早在1984年,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包括机器人、生物工程、工程塑料等第一批十个重大科技战役。40年来,宝山钢铁、金山石化、大众及通用汽车、大飞机、航天、船舶和芯片等龙头项目的建设逐步为上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与此同时,上海高度重视打造城市硬实力背后的科技和文化软实力支撑。在建设科创策源地、布局大科学基础设施,抢占数字经济高地、实现科创自主自强,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高品质文旅场馆、引进世界顶级品牌赛事等方面都建树颇丰。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引入世界著名体育赛事数量为全球第一。上海还是全球唯一举办过综合性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形成了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

在促进现代商业和消费升级方面,上海同样眼光长远,注重以创新驱动服务,以服务促进消费,创造需求,引导消费。上海的咖啡馆数量全球第一,酒吧和健身房数量居全国第一,体验经济和她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年轻人向往的城市。以星巴克为例,在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星巴克位于南京西路的旗舰体验店创新引入了整条咖啡加工流水线,让顾客在享用美味咖啡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咖啡文化、购买周边产品,巧妙地实现了二、三产业的融合。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新天地”。新天地既是一大会址所在地,又是深受欢迎的时尚和旅游地标。外国人来到新天地觉得它很中国,中国人来到新天地又发现它很外国,年轻人到了觉得很时尚,老年人到了觉得很怀旧,这恰恰是海派多元融合文化在塑造城市软实力方面的一个典型体现。

总的看来,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引领者,城市能级、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等都位居世界城市前列,还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同时开展航天航空、冶金化工、汽车船舶、芯片和生物医药生产的“硬核”城市。王思政认为,上海城市硬实力背后的支撑来自于强大的战略谋划、创新活力、契约精神、规划编制、产业政策、改革探索、招商营商、法规建设、组织管理、社会治理和人才战略等城市软实力。

上海提升软实力要增强国际影响力

在回顾历史、剖析现实的基础上,王思政进一步强调,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需要实现从经济硬实力到城市软实力的再飞跃,通过融合创新,打造富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首先要以小见大,民生优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民生福祉。“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演进到民生建设是发展规律,也必将会提升国际话语权。全球的发展经验表明,越是富裕越要关爱弱势群体,积极应对老龄化,关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培育主人翁精神,为人民城市发展提供理想的软环境。纽约、巴黎的2040规划中大多数指标与民生相关。

城市软实力提升还要致力于培育开放理念,弘扬诚信和契约精神,激发社会活力,体现人性关怀。要深刻认识、加快解决城市发展短板,组织高效行动,贯彻精细治理,发挥好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去年初,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被上海引进落户。他的背后有一百多人的团队支撑,一年直播带货的销售额已超过陆家嘴国金中心、恒隆等大型购物中心。上海引进李佳琦背后折射出的是其对提升人才文化软实力的理念转变与创新实践。

提升软实力还需要更新理念,转换认知,发挥好各类智库和第三方组织的作用。“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文化的优势才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上海经历了世博会的洗礼,创下了参展国、参展人数、文化演出、单日客流、商业销售等多项世界纪录。“世界城市日”是中国提名并唯一获得联合国通过的“城市日”,成为最大的世博遗产。我们要注重吸收世博会所带来的各国优秀文化理念的精髓,加强与世界先进城市的交流合作,提炼发掘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创新方向。

讲好上海城市软实力故事,亦是增强国际影响力重要内容。农民工、打工者、创业家、梦想家都有在上海获得成功的精彩案例,全面展示人人都是软实力。李佳琦直播代货销售额已超过陆家嘴国金中心、恒隆广场等主要商业场所;特斯拉项目的成功助力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护工陈太英深爱这座城市,可能是全中国第一位给服务对象送红包和捐献遗体的的护工。

在演讲的最后,王思政再次强调,上海发展软实力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交流,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理,实现上海城市从强大到伟大的进阶巨变。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