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波尔坦斯基去世,他曾用个人物品制造“共同记忆”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编译
2021-07-15 12:05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7月14日,法国观念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在巴黎去世,享年76岁,其代理画廊公布了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死因。

波尔坦斯基的艺术生涯始于少年时代;28岁时,他参加了卡塞尔文献展,3年后又初登威尼斯双年展的舞台。在他6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从未停止过探索。波尔坦斯基以探索记忆、个人以及文化历史著称,他在艺术实践中运用了包括雕塑、绘画、摄影和视频等一系列媒介。他最知名的作品通常包括来自匿名对象的亲密物品,例如个人照片和衣服,在这种匿名性的背后,人的共同命运开始显露。在2019年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回顾展中,波尔坦斯基将记忆和历史变成了神话,以此来提出关于人类命运的问题。

波尔坦斯基 2010年 图:Didier Plowy ©Marian Goodman Gallery

波尔坦斯基1944年9月6日生于巴黎,彼时距离这座城市从纳粹控制下得到解放刚刚过去大约两周。身为犹太裔,波尔坦斯基的父亲在家中地板下躲避了一年半,最终幸存下来。波尔坦斯基曾透露这段家族故事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我生于二战结束的时候。我父母的多数朋友都是幸存者,所以我小时候一直听到这样的故事,这改变了我的思想,”波尔坦斯基曾这样说道。“今天,我认为我们依然处于战争状态。什么都没变。”

12岁时,波尔坦斯基就离开了学校。虽然他未曾受过任何专业的艺术训练,当时他已经开始创作雕塑和绘画。少年时代,波尔坦斯基的艺术总体上是具象的,并且已经涉及历史上的黑暗时刻。1968年,大约25岁的波尔坦斯基在巴黎的拉尼拉格剧院(Théâtre le Ranelagh)举行了他的第一场个展“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不可能的生活”(The Impossible Life of Christian Boltanski),第二年,他出版了自己最早的两本书。

《人类》 波尔坦斯基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波尔坦斯基展出了越来越多的作品。1970年,他的首场机构展览在巴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举行。1972年,他参加了卡塞尔文献展,1975年,他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他的一生中,共参加了6次威尼斯双年展;1984年,他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在60年的艺术生涯中,波尔坦斯基持续地挖掘和探究着那些人生的重大问题,而他的创作手法和野心从未停止生长。

1987年,波尔坦斯基在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档案》,他在此收集了350张黑白照片,意大利艺评人达尼洛·埃切尔(Danilo Eccher)曾指出,这些“匿名肖像”并不面向某一特定观者,而是向所有背负着生之短暂这一集体命运的观者个体喃喃低语。和通常用来记录生者信息并进行监控的“档案”不同,波尔坦斯基为死者建立档案,无名死者的脸部肖像构筑了共同的记忆场所。有时,他会将生者和死者的照片混杂在一起,这些面孔让人思考,究竟什么是个体?

《一百个死去的瑞士人》 波尔坦斯基

随着年龄渐长,波尔坦斯基对于死亡的关注从他人转到了自己身上。2009年,波尔坦斯基向澳大利亚收藏家大卫·沃尔什(David Walsh)“出售”了他的人生,“他在我的工作室里安装摄像头,请人将我的生活记录下来。但是支付方式比较特别,是每个月向我支付。”2016年,波尔坦斯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讲述了这个故事,那位收藏家需要分期付款,来购买波尔坦斯基在工作室工作的24小时录像。艺术家活得越久,作品的价格就越昂贵。根据计算,如果波尔坦斯基在“赌约”开始后的八年内去世,那么收藏家就赚到了,因为他所支付的金额比波尔坦斯基一件作品的一般价格要低。

《无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无人》,2010展览现场,法国巴黎大皇宫

2018年,已经赢下了这场“赌约”的波尔坦斯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忆所”。在美术馆一层,数以吨计的衣物堆积成山,在它们的上方,伴着隆隆的机械声,一台大型起重机的抓钩徐徐下降,抓起衣服,上升,抛掷,不断往复。这件作品名为《无人》(Personnes),2010年时在巴黎大皇宫首次亮相。“Personne在法语里有两个含义,单数时表示‘无人’,复数时意味着‘许多人’。”展览现场,策展人让-于贝尔·马尔丹介绍道,在波尔坦斯基眼中,旧衣物象征了“人”的肉身和缺席,而起重机则构成对命运的隐喻。“衣服是人的第二层皮肤。这让人想起德国纳粹集中营里,被关押的犹太人要将自己的衣物全部交出,这些衣物堆积成了小山。起重机的抓钩如同上帝之手,而上帝或许就是无常,他看不到人的感受。人什么时候出生、在哪里出生、因何而生、宿命是什么……在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关于命运的问题。”

左:《最后一秒》,计算着波尔坦斯基至今活过了多少秒。右:《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人生》,影响摘取自波尔坦斯基工作室的24小时监控录像。 上海当代艺术馆展览现场 2018

在这场展览中,另一件作品《最后一秒》展示着波尔坦斯基自己的命运。那是一个疯狂的计时器,计算着他从出生至今活了多少秒。马尔丹在三年前的采访中告诉澎湃新闻,波尔坦斯基作品中的力量或许就在于,“它们讲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实,即人生终会走到终点。我们总是想要忘记这一点,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总是假装它永远不会停止,我们将会是永恒的,然而事实上,我们在某一个时刻终会消失。”马尔丹还分享了波尔坦斯基过去对于死亡的一个想法,“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愿意死得越快越好,不要遭受痛苦,在去世之前不要生病,而是安详地在梦中死去,然后一切结束。而他说的恰恰相反……他想看见死亡的到来,观察它,审视它,不过也许他现在又改变了。”

《圣地·智利》(Animitas-Chili),2014 波尔坦斯基

2019年,蓬皮杜艺术中心第二次为这位法国艺术家举办个展。波尔坦斯基的作品建立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但在这一次展览中,他所关心的并不是将历史重新叙述——他讲述的不是历史,而是神话。神话故事被人们口耳相传,根据所遇到的社会背景碰撞出不同的版本,以一种流动的形式存在着,在不断被改写和重组中产生。至于这些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在波尔坦斯基看来,重要的是提问,而非回答。“他一直在提问,因为事实上也没有回答。”马尔丹曾解释道,“我们不能逃离这种疑问,哪怕你不想去问,它也会在某一处存在着,一旦你试图理解你的人生,这些疑问便会接踵而至。波尔坦斯基经历了很多不同的信仰,如今,他觉得他自己更接近神道教。他说,当你经历了神道教的不同阶段后,最终,你会到达一座庙宇,在那里,你只有一面镜子,你所面对的是你自己。这就像著名的古希腊哲学所说的:最终的答案是了解你自己。”

丰岛心跳博物馆

在日本濑户内海的丰岛上,有一座波尔坦斯基设计的心跳博物馆,小屋里储存着来自全世界人的心跳声。在心跳博物馆的展示厅中,游客面对的是黑暗与长长的走廊,伴随着无数个心跳声的交错,一盏灯泡忽明忽暗,两侧的墙上挂满声音主人的照片,记录着人名、采集地和录音日期。“我们听到心跳声,更能感受他们的缺席。不是通过录下的东西去反抗死亡——死亡永远在那里——而是留下一种回忆,这种回忆,证明了他们曾经在那里。”波尔坦斯基曾这样说道。

(本文参考澎湃新闻过往报道,部分内容编译自《The Art Newspaper》)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