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最血腥、最昂贵的城市战之一——布达佩斯战役

[匈]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著 陆大鹏、刘晓晖/译
2021-08-04 15:22

布达佩斯战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最血腥的城市战之一永载史册。根据苏联方面的统计,红军在攻城和相关的行动中(包括对抗德军解围部队)有240056人负伤,80026人死亡。死亡的80026人相当于红军在匈牙利境内(1946年确定的匈牙利国境,也就是今天的国境)死亡总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每两个死在匈牙利的红军士兵中,就有一个是为布达佩斯而死。物资损失的情况也类似。按照苏联方面的历史记载,布达佩斯战役从1944年10月29日开始,持续108天。在这期间,马利诺夫斯基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共损失轻武器135100件、坦克和自行火炮1766辆、火炮4127门、飞机293架。苏联方面的统计把乌克兰第2方面军(1944年10月29日到1945年2月13日)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1944年12月12日到1945年2月13日)的全部损失都归于布达佩斯战役,尽管有些行动是在埃尔奇、豪特万或大包约姆地区发生的。因此我们很难比较苏德双方的损失,更何况德军和匈军的损失数字也是非常粗略的。

遍布尸体的街道

根据笔者的计算,红军与布达佩斯有关联的伤亡有25%来自解围作战,55%来自城市战本身,还有20%来自其他行动,德军和匈军则不认为这些行动与布达佩斯战役直接有关。在《特里亚农条约》规定的匈牙利领土之上的作战中,有382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其中276人的受勋提及了具体地点;而这276人中,参与了布达佩斯或其周边的作战的红军官兵比例高得惊人,尤其是在埃尔奇强渡多瑙河的作战当中,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多达115人。

对于德军和匈军的损失,只能大概地估算,因为我们不知道解围部队中是否包括匈军,这就造成了大概10%的误差。德军和匈军的伤亡总数字不会超过红军伤亡的60%,尽管几乎全部守军都损失掉了。令计算更加复杂的是,从1944年11月到合围完成之前,有很多部队被调往或调离首都。根据现有的不完整的战争报告和笔者的计算,德军和匈军伤亡共计13.7万人,其中大约2.6万人受伤,4.8万人死亡,6.3万人被俘;红军和罗军伤亡共计28万人,其中20.2万人受伤,7万人死亡,8000人被俘。

被俘的匈牙利人

大批红军转往布达佩斯,使得德军暂时得以勉强维持匈牙利境内其他几条即将崩溃的战线。即便在1944年圣诞节之后,也仅仅因为匈牙利首都牵制了大批红军,德军才能守住外多瑙地区,否则它早就被红军的优势兵力压垮了。随着援兵到达,德军前线得以加强,布达佩斯就迅速失去了作为一个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守的要塞的意义。况且由于补给的问题,守军甚至无法发挥与其兵力相称的战斗力。例如,围城战最初几周结束时,他们已经没有重武器了。解围失败之后,形势已经很清楚,12月底之前前线得以稳定的代价是:相当于4个师的德军的全部装备丢失殆尽,将近10万名德国和匈牙利士兵死亡,这些人员和装备都是无法补充的。

因此,德军高层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围城获得有利条件。但德军还是坚持这一战略一直到最后。有三次,德军集中了庞大的预备队准备反击,都因为红军的先发制人而丧失了机会。德军这些强大兵力的行动要么转入防御,要么因为缺少燃料而流产,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德军在最后一次攻势(“春醒”行动)中,由于缺少燃料不得不炸毁坦克,以免其落入红军手中。

1944年9月25日,南方集团军群向匈牙利战区投入了14个师(包括4个装甲师),有277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192辆可动,85辆在修理中)。到1945年1月10日,在匈牙利的德军兵力增加到28个师(包括9个装甲师),有1102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499辆可动,603辆在修理中)。1945年3月15日,在匈牙利的德军兵力为29个师(包括12个装甲师),1796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772辆可动,1024辆在修理中)。兵力的增加表明德国人越来越重视匈牙利,如果我们考虑到在这段时间内德军有4个师被全歼并从作战序列中消失,那么在匈牙利的增兵就更加显得意义重大。1945年3月,东线德军一半的装甲师(全部装甲部队的30%)在匈牙利,尽管红军此时离柏林已经只有60公里了。

市中心的战争痕迹

红军在布达佩斯最终达到了目的,但从苏联人的角度来看,这次战役却是一系列的失败。马利诺夫斯基攻克布达佩斯城的企图四次失败:1944年11月7日、11月的第三周、12月的第一周和最后一周。每一次红军都不得不修改预定攻下城市的时间,因为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根本不切实际。马利诺夫斯基本人对漫长的战役极为恼火。他最后抓住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时对其咆哮道:“要不是我得向莫斯科负责,我就把你绞死在布达广场。”攻城的延误使得红军无法释放出足够兵力来有效地攻击德军。例如,1945年2月初,德军刚刚开始调动第6装甲集团军到匈牙利时,大多数红军部队仍因为三次“康拉德”行动而衰弱不堪。谢尔盖·什捷缅科大将在回忆录中承认:“12月底占领维也纳、3月占领南德的计划主要是被匈牙利首都的漫长战役打乱的。”

城市战与其他战斗形式相比有很多不同。野战可以很快分出胜负,但城市战可能要打几周甚至几个月。防守城市的一方占有相对优势,其中一个原因是公共设施是逐渐崩溃的,士兵和平民都可以坚持很长时间,尽管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另一个原因是进攻一方在混乱的建筑群中比防守方更难找到道路和方位。巷战中,指挥部往往会失去对部队的控制,作战分解为很多小规模行动,由排连级的指挥官领导。重武器的效用也大大减弱,往往只有通过白刃战才能消灭守军。例如,在列宁格勒,守军即使有几十万人冻死饿死也没有投降。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起义者虽然只有轻武器,但还是抵抗了德军的火焰喷射器、轰炸机和坦克三十多天之久。甚至美国人的地毯式轰炸也无法消灭德国大城市的全部人口。

进攻者进入市区之后,战斗达到白热化。守军的兵力暂时有所增强,因为他们的撤退使得战线缩短,减少了需要防守的土地面积,剩余各个地段也能得到更多的重武器支援。布达佩斯围城期间,7周之内,守军的战线缩短了90%,占据的土地面积缩小到最初的3%。同时,战线缩短和占据土地面积缩小的速度下降了:12月24日,战线总长度为87公里,1月15日为21公里,2月11日为5公里。守军兵力的下降速度甚至更慢。1944年12月24日,守军的总兵力为7.9万人(不包括伤员),作战兵力大约3.5万人。1月24日,总兵力为约4万人,作战兵力约1.5万人。2月11日,总兵力为3.2万人,作战兵力1.1万人。

围城战期间及战后的布达佩斯街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行动有将近30%是筑垒地域的争夺战。其中有数量相当多的围城战,这也是最血腥的战斗形式。1943年至1945年,意大利战线的德军伤亡是大约每周400人,甚至在西线也没有超过每周1000人。而在东线,仅仅为镇压华沙起义,德军每周就损失1250人。在布达佩斯,德军兵力在7周内从4.5万人下降到2.4万人。换句话说,德军每周损失兵力将近3000人,相当于西线的三倍,这还没算上匈军的伤亡。对红军来说,布达佩斯战役也是二战中代价最为昂贵的军事行动之一。布达佩斯战役持续108天,红军损失320082人;维也纳战役31天,红军损失167940人;柏林战役23天,红军损失352475人;斯大林格勒战役(红军进攻阶段)76天,红军损失485777人;莫斯科战役34天,红军损失379955人。仅仅在这五次攻势中(苏联历史学家记录了51次大规模进攻或防守作战),红军就有超过169万人伤亡,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4100门、坦克7700辆、飞机2670架。也就是说,红军在这五次战役中的损失比英国或美国军队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都要大。红军参加的所有战役中只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红军防御阶段,125天)、高加索保卫战(160天)和解放乌克兰的战役(116天)耗时比布达佩斯战役长,尽管在斯大林格勒,真正的围城时间要短一些,平民伤亡也比布达佩斯少得多。这些惊人的伤亡数字表明,红军最高统帅部只要能够达成目标,伤亡再大都在所不惜。

对孤立无援的德国守军来说,布达佩斯成了“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在斯大林格勒,战斗也坚持到了最后一颗子弹,最后活着投降的人已经不堪作战。于斯大林格勒被俘的德军最终在战俘营中幸存下来的人数少得惊人:9.6万名战俘中只有大约4000人最终回国。关于布达佩斯战役没有类似的细节资料,但可以根据一些不完整的报告和笔者自己的计算,对军事上的总损失数字做一个估算:匈军损失大约5.5万人,德军4.7万人,共计10.2万人。

布达佩斯是德军防守时间最久的一座城市,虽然德军在其他很多地方也实施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迟滞作战。希特勒在1944年5月将很多城市宣布为“要塞”,命令要塞守军固守待援。这种命令的原因是,希特勒对国防军将领的不信任到了病态的程度,他认为这些将军不能忠于国家社会主义对全面战争的理解。他坚持“要塞”理论不放,尽管1944年夏季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白俄罗斯的毁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坚守要塞不放的错误战术。在这场战役中,进攻的红军仅仅绕过要塞继续前进,几天之后要塞守军就深陷敌占区几百公里。因此救援是根本不可能的。孤立无援的德军部队选择了突围而不是投降。有些士兵突围之后跋涉了700公里,一路躲藏或者战斗,最后抵达了德军战线。

围城战中被损毁的房屋

德军的士气即使在战争最后几周仍然是无与伦比的:在放下武器之前,他们的确战斗到了最后一座房屋、最后一个房间。他们的惊人毅力延长了纳粹的独裁统治,但他们的高昂士气并不是由于对纳粹的忠诚。正如前文所述,除了德国的传统武德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每一个普通的德国士兵对战争的看法。他们把这场战争视作全面战争,因此个人就没什么选择。即使那些对极权体制有所保留的人也受到了持续恐怖轰炸、对敌人的恐惧以及盟国反德宣传的影响。纳粹宣传中经常引用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摩根索对德国人民的恶言谩骂和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的反德宣传。

匈牙利士兵的情况是不同的。对他们来讲,这不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在五百年历史中,匈牙利从来没有打赢过一场战争,因此匈牙利人比德国人更熟悉失败的滋味及其后果。大多数匈牙利士兵是穷苦农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他们的士气很低落,而且还被迫用极为低劣的装备作战,因此胜利的希望就更渺茫,再加上德国人把他们当作下等人对待。

我们已经看到,匈军的伤亡数字没有超过德军,更是远远低于红军。但是匈军的牺牲是最没有意义的。匈牙利士兵,无论是在哪一边作战,扮演的都只是配角,并且毁坏的是他们自己的家园。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依然认为军人既然已经立下誓言,就应当战斗到底,即使他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战争的结局。有些人在霍尔蒂停火企图失败之后向红军投降。最终,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为了错误的事业而英勇奋战就只是延长了必败的战争,而投降也没能带来真正的解放。

(本文摘自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著《布达佩斯之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百天》,陆大鹏、刘晓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