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谈父亲白崇禧
白先勇(章静 绘)
九十年前的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标志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六年后,日本驻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拉开序幕。在中国人民十四年英勇抗战的过程中,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抗日名将白崇禧参与指挥了这场战役。白崇禧(1893-1966),回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将领,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他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
作家白先勇先生近十年来致力于整理父亲白崇禧将军的传记,并有多部重要的研究成果问世。2012年,照片集《父亲与民国》出版,2014年再接再厉,出版《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引起较大回响。2020年,白先勇与历史学者廖彦博合作,再推出三卷本《悲欢离合四十年:白崇禧与蒋介石》,合为“父亲三部曲”。《悲欢离合四十年》共有三册,白先生为第三册《台湾岁月》的作者。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岭南大学历史系毛升博士代表《上海书评》采访了白先勇先生。访谈回顾了白崇禧的一生,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这位将领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以及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失败的理解。
白先勇在白崇禧墓前(许培鸿 摄)
您父亲白崇禧先生是新桂系的一个重要领袖。新桂系是怎样的一个组织?
白先勇:新桂系起初本为广西一个地方军事集团,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所谓“广西三杰”。后黄绍竑离开广西,投靠中央,为黄旭初所取代。北伐期间(1926-1929),白崇禧受蒋介石之邀,担任国民革命军参谋长,李宗仁率领第七军参加北伐。北伐末期,广西军的势力由两广、两湖,延伸到平津,成为一支全国性举足轻重的军事集团。桂系军队中高级将领虽然以桂籍为主,如李品仙、叶琪、廖磊、夏威,这些多为白崇禧保定军校的同学,但也有不少外省军人参加桂系军队,如胡宗铎、陶钧(湖北)、张定璠(江西),后来三十年代建设广西成“三民主义模范省”,就有更多外省文武人士参加桂系集团了。比较有名的如丘昌渭(湖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出任广西教育厅长、民政厅长;黄季陆(四川),留学日、美、加,任政治部长。桂系因此也笼络了不少外省籍优秀人才,成为国民党蒋氏中央嫡系以外,以李、白为首的一股军政势力。
1928年,《北洋画报》上有关白崇禧的报道。
中国人历来向往国家统一,对地方实力派拥兵自重,常有负面的评价。您如何评价民国时期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如何评价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
白先勇:民国时期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关系,异常复杂,需视个别案例而定。早期如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直奉系北洋军阀,完全站在中央对立面,始有北伐之役。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也曾参加中原大战,一致反蒋、反中央。但在抗日军兴,各地方势力又一致归附中央,对外抗日了。
所谓“军阀割据”,带有负面含意,而忽略了地方自治的成果。例如三十年代,广西与中央对峙,是广西现代化最进步的时期。同时阎锡山治理山西也有一定的成果。
桂系在中华民国史上的历史地位,应该如何评价?
白先勇:桂系对民国的贡献首在北伐,桂系第七军有“钢军”之称,北伐期间,如贺胜桥、汀泗桥之役,大胜吴佩孚军,而北伐最关键龙潭之役,白崇禧、李宗仁领军合击孙传芳部,扭转乾坤。后白崇禧以参谋长兼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率第四集团军北上,直入北京,完成最后北伐。北伐期间,桂系将领士兵立了大功。
北伐时期的白崇禧和李宗仁
抗战期间,广西出兵一百万,几乎占广西人口十分之一,是全国出兵比例最高的省份。桂军抗日,壮烈牺牲,桂系将领李宗仁、白崇禧指挥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击败日军有“钢军”之称的坂垣师团、矶谷师团,打破“皇军无敌”“三月灭华”的神话,立下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仗,一扫南京陷落后全国的悲观气氛。
三十年代,桂系把广西建设成全国地方自治的楷模。
您对目前市面流传的白崇禧传记都不满意,这也促使您决定花十年时间,自己动手来写父亲。您不满意的主要是哪些方面?
白先勇:现在市面流行的白崇禧传,多有不实之处,举其大者:
(一)一般传记多着重在白崇禧与蒋介石的矛盾斗争。把白崇禧形容为野心勃勃、夺权逼宫的军阀。但蒋介石与白崇禧四十年间恩恩怨怨、分分合合的关系极端复杂、极端纠结,并非三言两语,黑白分明说得清楚,这就是为什么我与共同作者廖彦博先生花了六年工夫,广集史料,撰写《悲欢离合四十年:白崇禧与蒋介石》的由来,此书分三册,共四十万字。
(二)1948年下旬,国共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队,大败,国民党在大陆失去政权。国民党宣传机构,一再造谣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按兵不动,见死不救;徐蚌会战失败,中国大陆媒体及发行之白崇禧传,如程思远之《白崇禧传》,皆沿此说。事实上白崇禧在第一时间(徐蚌会战开打一星期)即派遣华中装备最好之黄维第十二兵团,共十二万官兵开往徐州援救,途经安徽,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包围,黄维被俘。徐蚌会战,蒋介石全权指挥,要负最大责任。国民党宣传机构诬陷白崇禧按兵不动,是替蒋介石诿过。
(三)多年来,两岸媒体对于白崇禧死因有一说法:蒋介石命特务毒害白崇禧。此一不实谣言源于国民党之退职特务谷正文的文章。谷正文自称乃监控白崇禧特务小组负责人,奉命雇一护士下毒酒中,杀害白崇禧。这项谣言纯属捏造,谷正文因得罪上级叶翔之被撤职。监控白崇禧的负责人是项迺光。
白崇禧死于心肌梗塞,已经医生验证。
《悲欢离合四十年》(三册),白先勇、廖彦博著,天地图书,2020年10月出版,1044页,488.00港元
一般人都会认为,儿子给父亲立传,难免偏颇。您和廖彦博先生在写作上,如何做到对白崇禧的评价客观持平?
白先勇:历史论述,作者史观容或自有主见,但史料运用,必须客观,不容任意加减。我与共同作者廖彦博先生着手撰写《悲欢离合四十年:白崇禧与蒋介石》,我们追求最高的目的是写一部“信史”,让可靠的史料说话。作为人子,可能会引起读者“为尊者讳”的疑虑,但从儿子的眼光为父亲立传,也有其无法超越的优点,因为儿子对父亲的为人处世了解最清楚、最深刻。我对父亲白崇禧将军的评价:我从不怀疑他是一位爱国家、爱民族的杰出军事战略家。
这部传记,利用了什么新史料?
白先勇:我与共同作者廖彦博先生花了六年时间在两岸、美国各方面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共六十万字,其中比较重要新面世解谜的有:《蒋介石日记》《吴忠信日记》《徐永昌日记》《陈诚日记》《钱大钧日记》《黄旭初日记》《黄旭初回忆录》。
台儿庄大战爆发后,白崇禧在战术上采取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紧密结合的方针,从而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他个人的军事决策吗?您怎么看程思远所撰传记中的观点?
白先勇:程思远所著之《白崇禧传》,很多看法,并不准确。抗战期间白崇禧指挥台儿庄大捷,不可能是听从别人的指示。白崇禧本身是杰出战略家,与日军作战,自有自己一套战略看法。
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后来成为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指导方针。白的观点是受到了《论持久战》的影响吗?
白先勇:抗战时期,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开军事会议,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提出抗日大战略“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军作持久战。此套战略为军委会采用,遂成国民政府抗日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据父亲白崇禧将军口述,他想出这套抗日战略是受了拿破仑侵俄战争的启发。国军与当年俄军的处境相似,面对强敌,无法正面作战,只有利用国家广大的空间,将敌军引向内陆,延长敌军的补给线,对敌军作持久战,将敌人拖垮。据大陆学者杨天石等人研究,白崇禧提出这套战略在1938年初,其内容与1938年5月底发表的《论持久战》演讲也不尽相同。
1943年,白崇禧(前排右一)回桂林家中,与白先勇(前排左一)和其他六个子女拍下合照。
白氏一家十二人在抗战胜利后齐聚一堂,前排左一为白先勇。
学界一般认为,蒋介石下野三次,都是桂系逼宫所致,这也是蒋介石的说法。您同意吗?
白先勇:论者常谓蒋介石三次下野都是桂系逼宫所致,这个说法夸大不实,事实上,蒋每次下野前提都因大环境情势所逼。北伐期间,1927年,宁汉分裂,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反蒋,如果蒋不下野,汉口唐生智、张发奎等将领便要对南京蒋介石用兵,北伐大业将陷危境,蒋逼不得已,乃第一次下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并未主动逼蒋下台,但的确反对蒋介石与武汉开战,因孙传芳大军虎视眈眈,随时反扑南京,蒋介石因此与桂系生隙。
1931年,蒋介石第二次下野,肇因于蒋介石软禁立法院长胡汉民于汤山,触怒广东人士,陈济棠乘机树起反蒋大旗,聚集各反蒋派系,广西亦加入反蒋联盟。胡汉民获释放返广东后,继续反蒋,此时“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舆论哗然,蒋为了团结,于12月25日辞去南京国府主席兼行政院长,第二次下野。这次反蒋运动,以广东为首,白等只是随从。
1948年底,徐蚌会战已近尾声,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白崇禧从汉口连发两通电报,亥敬、亥全电给南京蒋介石,提议敦请美国出面调停内战,划江而治。12月初美国杜鲁门政府已暗通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逼蒋介石下野,才肯援华。没有美援,国军无法继续打仗。白崇禧发电报的初衷是不甘心国民党政权覆亡的命运,美国出面,蒋介石势必下台。这两封电报触怒蒋介石,认为白崇禧“背叛胁制”。从客观情势上来看,白崇禧之两封电报绝对不致构成蒋介石下野的条件。蒋第三次下野,另由更迫切的形势所逼。美国杜鲁门政府步步相逼,以切断美援作为要挟,会战结束,蒋介石盱衡世局,心中明白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所以他在下野前已开始部署台湾作为“基地”,任陈诚为台湾省主席,12月底开始将国库黄金运往台湾,空军飞机、海军舰艇亦遣往台湾。蒋介石抛下大陆,将国库黄金运往台湾,对人民总须有一说法,“桂系逼宫”便是最好的借口。李宗仁回忆录中称,12月中,蒋介石便召见他透露下野意图,李惶恐以拒,蒋坚持,李才得以代总统继任之。
蒋介石和桂系的关系如何?
白先勇:蒋介石与桂系的关系异常复杂,分合之间,要分阶段。北伐初期,蒋需要桂系的辅助,中央与桂系相处还算融洽,但北伐完成,桂系功高震主,蒋发动蒋桂战争,将桂系整垮。1930年代,广西与中央对峙六年。抗战军兴,桂系听从蒋抗日号召,归附中央,辅助蒋抗日八年。战后桂系与中央又渐渐分歧,1948年副总统选举,李宗仁击败蒋介石钦定人选孙科,蒋与桂系彻底分裂,以致最后,蒋李斗争,水火不容。
白先勇到父亲墓前致意,这是书成之后,他第一次前往。
蒋介石欣赏白崇禧的才干,但“总是合不来”“不喜欢他”,为什么?
白先勇:蒋介石建军黄埔后,一直以军事领袖自居,蒋氏政治手腕,纵横捭阖,将政敌一一击倒,但在军事上,战略、指挥非其所长。北伐南昌之役,蒋亲自领军与孙传芳部交战,大败,得白崇禧救援,将孙军击溃。白崇禧乃军事战略家,往往以寡击众,以战略取胜,蒋介石认识白崇禧军事长才,但对白又常存猜忌,正所谓双雄不能并立的瑜亮情结。蒋格于形势,不得不重用白崇禧替他打天下,但却嫌白常常独断专行,“不守范围”,所以北伐刚完成,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便向白动手,发动蒋桂战争,将桂系整垮。
白崇禧如何看待蒋介石?
白先勇:白崇禧看待蒋介石,恐怕也得分几个层面,相当复杂。首先,北伐、抗战、内战,蒋介石都是领袖,而这几大战争的大目标、大方向便是:推翻北洋政府、统一中国、抵抗日军侵略,白崇禧对战争的目标和蒋介石是一致的,所以尊他为领袖,但白的战略观往往又跟蒋方枘圆凿,扞格不入,尤其内战时,东北四平街一役,徐蚌会战,两人更是南辕北辙,屡起争执,特别在军事指挥上,蒋常常越级指挥,干扰前线指挥官的行动计划,白为此痛心疾首,在白心中,对蒋作为一个军事领袖,恐怕是不服的。
白崇禧跟李宗仁的关系又如何?对他们来说,民国的利益和桂系的利益,矛盾吗?
白先勇:白崇禧与李宗仁的关系须追溯至北伐前,广西统一,新桂系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所谓“广西三杰”脱颖而出,自此后,北伐、抗战、内战,李、白两人在军事上合作无间。如北伐最关键的龙潭之役,击败孙传芳军,抗战时期李、白共同指挥,创下台儿庄大捷,扭转抗战颓势。在政治上,李、白两人在1930年代共同治理广西,把广西建设为模范省。李、白两人,长期合作,曾经有很好的结果,但最后摩擦渐起,甚至分道扬镳,割袍断义。
1948年,李宗仁迳自宣布参选副总统,白崇禧反对,劝阻无效,白知道蒋介石心中副总统的人选已定为孙科,李宗仁强出头竞选,如获胜,中央与桂系又会分裂,后来白因桂系渊源,与李宗仁个人的感情,出来帮李竞选,李宗仁击败孙科,中央与桂系从此又分裂,白自己承认,帮李宗仁选副总统,是他犯下一大政治错误。
白崇禧与李宗仁,其时李为代总统。他们即将分道扬镳。
1949年李宗仁当上代总统后,因蒋介石处处掣肘,无所作为,最后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之际,李宗仁不顾白崇禧劝阻,迳自抛下国人,没有交待,飞往美国,白对李此举颇不谅解。李在美国时常发表反蒋言论,使白在台湾处境难堪。其后,李宗仁回归祖国,使白以及桂系海外大员,更加难以自处。
桂系除了1930年代处于广西一隅六年,其他时期都在参与中央军事,北伐辅助蒋介石打天下,抗战广西出兵一百万,广西子弟壮烈牺牲,战到最后一兵一卒。整个来说,桂系成员是把国家利益放在最前面的。
今天学者对于民国历史的解释,通常将蒋介石视为正统,代表中央,习惯从蒋的角度来评价民国人物的是非忠奸。这种视角是否有其局限?您写的传记是否试图以桂系为中心来重新解释民国史?
白先勇:在台湾地区通行的民国史,可以说是两蒋民国史,把两蒋个人历史扩大,当然是以蒋氏父子为中心,以“中央”为正统,国民党内其他派系,大多被视为异端。例如白崇禧在国军中的地位,以及在北伐、抗战各个阶段的军功,在两蒋民国史中,大大的受到削弱及抹煞。“父亲三部曲”就是企图还原历史真相,恢复白崇禧在国军里应有的地位,除去许多关于白不实的谣言及污蔑,例如徐蚌会战白崇禧按兵不动等等。
《悲欢离合四十年》第三册,封面图为1956年2月26日,白崇禧与彰化白氏宗亲合影。
白崇禧在台湾“既无兵权,亦无政权”,很不如意,毕竟平安无事。为何白崇禧能在台北善终?
白先勇:白崇禧在国军中还有一定的地位,在台湾民间,白因为“二·二八”曾到台湾宣抚,拯救了不少台籍人士的性命,老百姓感恩,在台湾民间有一定的声望。抗战期间,白崇禧曾立大功,获英、美、法等国政府授勋,在西方国家亦有一定声望,当时美国“大使”蓝钦(Karl L. Rankin)与白有私交,常有往来。白崇禧为伊斯兰教协会理事长二十多年,是中国的伊斯兰教领袖,在世界伊斯兰教国家间,享有盛名。由于上述这些原因,蒋介石在各方考量之下,不敢贸然对白崇禧动手。父亲白崇禧将军曾亲口对我说:国民党高层人士曾透露给他听,一旦台湾局势有变,国民党第一个要处理的,便是他本人。
您父亲以及桂系人士在台湾的遭遇,是否是您创作《台北人》的原型?“父亲三部曲”与《台北人》之间是互文吗?
白先勇:《台北人》是以文学写历史的沧桑,“父亲三部曲”是以历史来写历史的沧桑。《台北人》中有些人物的原型也许有父亲那一辈人的身影,但并不都限于桂系在台湾的遭遇。“父亲三部曲”可以说是《台北人》的历史注解。
二十一岁的白先勇(右)重考回台大外文系,白崇禧(左)穿戴一身军装,和儿子在家中合照。
这部传记为我们理解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提供了什么新的角度?
白先勇:国民党失去大陆的原因多重: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外学者专家都有论及,但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军事,军事战争节节败退,进一步引发了其他经济、政治等种种危机。《悲欢离合四十年:白崇禧与蒋介石》这部传记虽然侧重在蒋、白二人分分合合、恩恩怨怨的复杂关系,但背后的主题,却是突显蒋、白二人在战争期间的军事战略思想分歧及其后果。1946年四平之役与1948年的徐蚌会战,可谓明显案例,证明蒋介石与白崇禧战略思想分歧时,牵动大局,导致国军败亡。
很多人利用《蒋介石日记》研究民国史。在利用蒋介石日记时,应该注意什么?
白先勇:《蒋介石日记》公开后,许多研究民国史的历史学者,纷纷引用。蒋的日记叙述历史事件部分,有其客观依据,这部分有历史参考的价值,但日记中他对人物臧否,往往凭其个人主观好恶,失去真实性,尤其他被共产党击败后,避居台湾时期的日记,往往显露其各种心理障碍,妄恐(paranoia)、执迷(obsession),例如在日记中把白崇禧妖魔化,把国民党在大陆上军事失败,诿过于白。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逝世,蒋在日记中如此记载:
昨晨往悼白崇禧之丧,其实此人为党国败坏内乱之一大罪人也。
因此引用《蒋介石日记》不宜照单全收,应持有客观判断的态度,以免被误导。
《台湾岁月》让我们看到作为父亲、普通人的白崇禧。您曾回忆,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时,“我第一个反应不是悲伤,是肃然起敬的一种震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父子关系?
白先勇:父亲白崇禧将军在我心中有多重影像。首先对我来说,他是英雄。幼年时期我印象中,父亲总是身着戎装,骑着一匹黑得发亮的高大骏马,英姿焕发地凯旋,那正是抗战胜利那几年。在家中父亲是严父也是慈父。父亲管教我们甚严,不容许我们有纨绔子弟的习气,对我们的学业要求,更是“步步相逼”。我曾说,我们手足在家中的地位,是以学校成绩单来排名的。但父亲也是慈父,因为我幼时患肺病,病得严重,幸得父母悉心调理,得以痊愈。因此父亲对我额外宽容。
四子白先忠与父亲白崇禧
1966年,父亲遽然归真,我首先感到的是一种震慑,因为父亲是英雄,英雄之死,令人肃然起敬。
早在1970年代末,您就说过,您毕生的渴望就是写出一本能让大众接受的白崇禧大传。但今天已进入一个反英雄、反精英的时代,史学研究也强调多写社会史、大众文化史。而您写的这部传记则是在强调一种战争与英雄史观。今天的读者为什么要读这部传记?
白先勇:中国的史学传统,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个源流下来,一直都以人物传记、朝代兴亡、战事纪录为主,我相信这个中国史学的大传统会一直流传下去。《悲欢离合四十年:白崇禧与蒋介石》这部传记的传主,虽然是白崇禧、蒋介石二人,但更重要的,这部书叙述了蒋、白二人军事战略的分歧在国民党失去大陆的结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国民党为何失去大陆,这是每个读者都渴望知道的史实。
1963年,白先勇前往美国留学,白崇禧于松山机场送行时留下的最后合照。
(本采访略有删节,白先勇先生的合作者廖彦博先生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