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装备①|日军手枪为何叫王八盒子?三八大盖又是什么?

邰丰顺/澎湃防务特约撰稿人
2015-07-13 17:25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创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多项之最:开始时间最早(1931年9月18日)、持续时间最长(14年)、为各个同盟国抗击日军数量最多(抗击日军达60万以上)、伤亡最惨重(3500万之巨)……为最终战胜法西斯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为了纪念70年前那场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命运的战争,本栏目今起推出“抗战70周年之军事装备篇”系列文章,从几个特殊的角度回顾和观察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第一篇先从侵华日军手上的“枪”开始。

一提起抗战时期日军步兵的装备,很容易让人想起“王八盒子”、“三八大盖”、 “歪把子”、“鸡脖子”等感情色彩强烈而又生动形象的绰号。但为什么日军步兵的手枪叫“王八盒子”,而制式步枪又有“三八大盖”这么奇特的叫法呢?

1 手枪

作为侵华日军中使用装备的制式手枪,“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这个名称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提起它的绰号“王八盒子”,那几乎是无人不知。

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和皮质枪套。

为了携带更多的手枪弹药和备份撞针,该枪的皮质枪套在盖子的设计上动了不少脑筋,远远看去和乌龟壳很类似。为了表达对日军制式手枪的仇恨与憎恶,中国老百姓便用“王八盒子”这一贬义词戏称之,由此得名。

抗战剧《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手中拿的就是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

枪套盖子合上时,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套确实和王八盖子高度形似。

南部十四年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是为了解决当时日军没有统一制式手枪的问题,同时也为了简化加工工艺,便于大规模生产,于大正十四年(1925年)在南部陆式8毫米半自动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该枪采用了类似德国鲁格P08手枪的外形设计,所以该枪的指向性较好;特别是其将近200mm的长枪管,保证了较好的瞄准精度。

德国鲁格P08式手枪。

相比之下,该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时常为后人道。如撞针硬度不够且较脆,导致射击时容易折断并且经常造成卡壳,甚至连自杀也时有出错。结果是,备份撞针的大量生产,每个皮质手枪套中都有一个专门装备份撞针的小暗格。

与此同时,由于还存在弹匣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夹易脱落,8毫米口径的手枪弹穿透力极差等一系列问题,也就不难理解在抗战中即使八路军武器奇缺也很少使用该枪的原因。“王八盒子”最终随着日军投降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2 步枪

作为抗战时期日军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武器,明治三八式6.5毫米步枪是明治三十八年(公元1905年)由日本设计师友坂成章在他自己设计的三零式6.5毫米步枪(“金钩步枪”)基础上改型而成的。针对日俄战争期间三零式步枪暴露出来的问题,三八式在可靠性、简便性,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简易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八式步枪由枪管、瞄具、枪机、机匣、弹仓、枪托、枪刺七大部分组成,较三零式最大的外观改变就是增加了能随枪机前后移动的拱形防尘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气候湿润,加之没有大的平原,山地多,植被覆盖好,所以本土很少起沙尘。而中国的东北、华北风沙较大,尤其是从黄土高原上吹来的宛如面粉般的细尘,从密封不严的日本武器开口中穿入枪膛,经常造成卡壳。所以,三八式步枪特别加装了拱形防尘盖,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的日本对中国的觊觎之心。而“三八大盖”的得名,便是源于这个枪机上加装的拱形防尘盖和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

三八式步枪机匣上刻有的“三八式”字样。

左右两侧都是三八式步枪,右侧的枪机上安装了防尘盖,左侧的枪机上未安装防尘盖,在实战中未安装防尘盖的三八式步枪也可正常使用,只是灰尘较易进入枪机内,从而造成使用故障 。

三八式步枪防尘盖细节,此时枪机正处于拉开状态。

三八式步枪,此时枪机已经打开,防尘盖已随枪机一起拉到后方,可以向固定弹仓内装填子弹。

三八式步枪全长1275毫米,重3.9公斤,5发固定弹仓,初速762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460米。

同时它的口径是最小的,仅6.5毫米。由于三八式步枪具有独特的长枪管和小口径的特点,所以该枪的子弹初速高,飞行稳定,后坐力小,精度好,单兵携带的弹药基数大。

一直以来,国内的主流观点包括影视作品都认为,过小的口径导致该枪杀伤力低,只要不命中要害部位,很难造成重伤。不过,根据美军的一份报告,由于6.5毫米子弹的材质和加工工艺,射入的枪弹较易在体内破碎,对人体组织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

日本军事后勤研究专家青木孝治在《陆军铁帽物语》中曾记录了日军“军神”饭塚国五郎陆军少将(特晋)头戴锃光发亮的钢盔,在向前来采访的日本记者摆拍造型时,被国军老兵远距离一枪击中胸部而丧命。

美军关于三八式步枪6.5毫米步枪弹威力实验图集。

而与同一时代其他国家的步枪相比,三八式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步枪长度最长的一款,如果加上500毫米的三零式刺刀,整枪长度超过1.5米,十分适合近距离的白刃战,然而在二战期间,由于能利用枪弹发射后气体自动完成上弹和退弹动作的半自动武器和自动武器出现在战场上,白刃战已经很少出现在除中国战场以外的其他战场上。但既便如此,三八式步枪作为一款中规中矩的步枪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日军战败,大量的三八式步枪留在了中国,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并且作为民兵用枪,也一直使用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1964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民兵代表射击表演,民兵模范吕其喜一家三口的合影,中间和右侧民兵已经装备了7.62毫米半自动步枪,而左侧的吕其喜使用的正是三八式步枪。

3 机枪-轻机枪

大正十一式6.5毫米轻机枪因于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即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作为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装备的轻机枪,该枪有多个世界上的首创。

首先,独特的供弹模式。该型轻机枪采用了一个能从上面装入6个弹夹(合计30发枪弹)、形状酷似“漏斗”的装弹机。从理论上说,只要能持续不断的往这个“漏斗”里压上子弹,就能一直保持射击火力。这一设计在当时所有参战国中绝无仅有。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装弹机是开放式的,很容易进入灰尘和其他杂质,所以使用可靠性一直不高。此外,为了保证该枪枪机后坐提供的动能退壳,装填进枪内的子弹必须用润滑油润滑,否则容易退壳不畅。但由于使用了润滑油,反而将战场上的污物粘在子弹上被带入枪管内,更容易造成射击故障。

形状酷似“漏斗”的装弹机在这个装弹机的前面,装有一个带弹簧轴的压弹盖板,当要向装弹机中装入枪弹时,先向前上方扳开压弹盖板,接着向装弹机中放入6个弹夹,然后扳回压弹盖板,使装弹机中的枪弹被盖板压住。

其次,弹药的通用性。日本陆军考虑了一线步兵在战斗中使用弹药的方便性问题,要求使用与步枪一样的弹药和供弹具。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弹药保障的方便性,而且也简化了工厂生产特别是弹药包装方面的环节。

大正十一式6.5毫米轻机枪及其子弹,该型子弹与三八式步枪通用。

日军6.5毫米步枪子弹及弹夹。

最后,该枪是当时所有参战国轻机枪中最怪异的结构布局。由于在设计之初,日本军方对该枪有弹药装填和后勤保障便捷的要求,所以该枪在设计和外形制造上统统围绕着军方的要求。因此,该枪采用了为数不多的类似传统步枪枪托的枪颈,同时由于其瞄准基线偏于枪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本来就十分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以使枪托的位置能满足抵肩据枪瞄准,这就是“歪把子”的由来。

重心明显偏左的“歪把子”,连续射击时,射手始终要有一个向右正枪的力,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射弹会越来越偏左。

总体而言,“歪把子”是一挺独具特色的机枪,但并非一挺优秀的机枪。作为补充,日军还研制了弹匣供弹的九六式6.5毫米轻机枪(因小口径枪弹威力不足),又设计生产了7.7毫米的九九式轻机枪。抗日战争中,这三种轻机枪一直出现,日军使用到了投降为止。而我军则一直使用到了抗美援朝期间。

4 机枪-重机枪

九二式重机枪,是日本帝国陆军二战中最有名的重机枪,也是侵华日军步兵的压制性武器。九二式重机枪以法国“哈奇开斯”机枪为蓝图,于昭和天皇七年(1932年)在三年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因当年为日本神武纪年2592年,因此将该枪定名为九二式。同样由于该枪的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像极了鸡脖子,因此得名“鸡脖子”重机枪。

弹板装填中的三年式重机枪。

三年式重机枪。

九二式重机枪。

九二式重机枪相比三年式重机枪除了口径由6.5毫米增大到7.7毫米,尾部的射击把手也由框式改为折叠式。同时,九二式重机枪由于采用的是空气制冷的原理,在枪管上增加散热片以利持续射击,但也正是由于枪身和枪管布满散热片,整枪重量达到了55.3公斤,甚至超过了水冷式的马克沁机枪。枪身的重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相比水冷机枪减少了水箱的保障,从而提高了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在当时,气冷式取代水冷式是世界的趋势。

处于折叠状态下的九二式重机枪射击把手。

马克沁式水冷机枪。

在供弹方式上,九二式采取了金属板式供弹,30发的弹板供弹火力持续能力上略显不足。但子弹固定性良好,卡壳情况大为减少,且弹板利于存储运输,比链式弹链环境适应能力强。也正是由于弹板供弹,造成了九二式重机枪的射速和同时代的其他重机枪相比明显偏小,实际射速只有250发/分钟,与同时代的德国MG42通用机枪的1200发/分钟的射速相比,差距明显。加之弹板的自身重量较大,对士兵的行军携带负担较大。不过,尽管九二式重机枪的射速较慢,但相对而言该枪的射击精度却大为提高,是所有交战国中精度最高的重机枪,据称日军试射时射手在二百米上上靶率为七成。

九二式重机枪使用的30发弹板。

德国MG42通用机枪。

归纳起来,抗战初期日军装备的枪械,无论是哪一种类的枪械,都极其重视枪械射击的精准度。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犹则不及。由于对精准度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导致了日军的武器结构复杂,外观怪异,故障率高,携行不便等缺点。因此抗日战场上时常可见极其不协调的一幕:平均身高1.60米的日军士兵端着超过1.5米的三八式步枪冲锋,扛着超过55公斤的九二式重机枪行军。此外,当时的日军由于极度信仰“武士道”精神,对于近身白刃战非常推崇,“唯意志”情况严重。作为步兵随身配备的三八式步枪,在设计的初期就是为了能够成为白刃战的利器,甚至为“歪把子”轻机枪都配备了刺刀。

归根到底,日军当时的枪械装备也正是日本民族文化中偏执特性的一种外部体现。这种偏执体现在武器设计中就是不讲均衡,为了一个目标可以置其他的一切不顾,甚至包括武器设计者和使用者自己的身家性命。最终,勇顽强的中国人民用缴获的“枪”赶走了造“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