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划师谈上海武康路的前世今生:本来不是要把它变成景观道

澎湃新闻记者 李继成
2015-06-25 14:3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未来的上海,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道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品味的,天际是可以眺望的,上海的城市表情是大气而优雅、温暖而令人愉悦的……

        围绕上海2040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上海启用了打造城市规划的众创众筹平台——“SEA-Hi!”论坛。首届“SEA-Hi!”论坛于6月10日开幕。论坛上,独立建筑师俞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宝静、自由摄影师席闻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沙永杰、AECOM公司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和著名作家陈丹燕等七位演讲嘉宾从不同视角跟与会者分享宜居理念,畅想城市空间品质。

        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七位演讲嘉宾的专访及演讲嘉宾在论坛上的发言。本期“主角”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沙永杰,他曾作为总规划师主持了武康路风貌道路保护性整治工程,在他看来,武康路项目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旅游,而是像解剖麻雀似地进行了一次精细化的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       

        
2014年1月28日,上海武康路,市民骑车经过武康大楼。 杨一 澎湃资料

        2007年接到武康路的任务时,同济大学教授沙永杰自己也没想到,这条1100米的道路仅规划阶段就用了1年零3个月。

        作为主持武康路风貌道路保护性整治工程的总规划师,沙永杰当时对武康路并不是很熟悉。“罗小未教授今年已90岁了,是我的老师的老师,那时就对我说,你们这个年纪的人不知道当时这里是什么样的好,所以不要乱动。”沙永杰说,“于是,我很仔细地去看,去查现状,详细到沿线每一棵树在什么地方都画在图纸上,树冠的大小,每个房子的立面情况都记录下来,甚至每一段围墙全部用皮尺测过,目的就是要去理解它,读懂它。”

武康路变成旅游街,因为定位不明确        

落叶成为了武康路的一道风景。刘瑾 澎湃资料

        经过了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保护性整治后,如今的武康路名声在外,不仅是因为这里的历史典故、咖啡美食,也不仅因为这里有邬达克设计的武康大楼,甚至还包括秋冬季节铺满道路的梧桐树叶……节假日里常常游人如织,武康路俨然成了一条景观路。

        “其实,武康路保护性整治的初衷并不是要让它变成一条发展休闲旅游的景观道。”沙永杰在近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现在的说法,武康路就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试点。当时上海选择在这么一个规模不大、改造动作也不大的马路上,采取政府牵头、各个部门协调的精细化管理,像解剖麻雀似地进行了一次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

        “这是它最大的意义所在,而现在变成了一条旅游街,则是因为对武康路的定位仍不明确。但在我看来,如果仅仅局限在旅游的层面上,就降低了武康路在城市中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沙永杰说。

        “当时做的就是打扫一些历史的‘浮尘’。”沙永杰说,规划做到中后期模式已基本确定,规划中对近期要做的内容分解得非常清楚,近期主要针对突出问题,如立面破坏得很厉害,要修,修到什么程度,都明确了,一般规划没有这种内容。而远期对将来各个地方的维修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虽然在道路上的动作比较多的是换人行道板,对一些围墙进行装饰或调整,当时吸引人的亮点确实在徐汇区把沿线弄堂修缮纳入进来以后出现的。

        据沙永杰回忆,自己参与了沿线的两个弄堂里的民居修缮,在通常修老房子的基础上,按照风貌道路要求,向施工单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我与居民座谈,居民说风貌道路我们不管,但修房应该让我们得到实惠,所以花了不少精力用在提高居民小区内的环境质量上。”

        “由于在风貌保护中把民生改善结合在一起,得到了居民的支持,所以当时很多所谓的亮点大都是在修缮居民的房子时体现的。现在来看这也是一种公共参与,让风貌保护成为大家的行动。”沙永杰举例说,当时对弄堂内的公共部位进行了仔细整理,弄里面有棚子搭在公共通道里,他们与居民说,如果大家能协调把这些棚子拆了,就可以把这些部位整治好,居民积极性也调动就来了。

        在武康路的基础上,2011年至2013年,徐汇区所辖4.4平方公里的衡山路——复兴路风貌保护区内的风貌道路做了保护规划,涉及到42条道路的规划(包括四界道路),其中风貌道路有30多条。

土地没有了,还要不要规划部门?        

        在沙永杰看来,规划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工具,规划必须先行转型。只有规划转型,才能对城市更新的实施产生更有效的引导。

        “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每次做规划是在新土地上进行城市化建设,但20年后,土地已经没有了,靠这种办法不行了,规划必须要变,过去的工具和办法必须要改变。”沙永杰说,“纽约曼哈顿都造完了,难道不需要规划部门了?他们的规划肯定不是大拆大建的问题,而是体现在管理上。武康路的意义就是也要向这方面转,不仅是规划和保护,也是规划管理手段的提升。”

        他认为,武康路作为试点项目,一方面体现上海实现多部门精细化管理上的一次重要实践。当时有个联席会议机制,通过规划协调,分工合作,有了协调才能有精细化,比如谁先谁后,不会乱。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上海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提升能级的现实问题。

        沙永杰说,“武康路与周边复兴西路、湖南路等,都是一个区域,环境状况差不多,质量也是,上海还有很多这类地区,都是基础条件好,地段好,但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改善,但又不能像过去大拆大建了,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办法,使之得到改善,城市更新的意义也在于此。”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作用,资本一刻不停地在寻找利益机会。沙永杰认为,如果政府和资本这两条线能齐头并进地走,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健康发展,如果公共部分慢了,市场部分快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条街变成了旅游街,被市场消化了,将来会降到仅仅是旅游街的级别。巴黎、伦敦也有很多人去旅游,但城市本身的能级是与之相适应的,不会被旅游消解其他城市功能。

 附:关于武康路的那些事(沙永杰)

        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武康路的故事。

        武康路最近这几年名声非常大,越来越有名气。如果在百度上搜索,会看到很多帖子、故事,当然最多的是关于旅游休闲场所、咖啡美食、特色商品、历史名人故事。但是总的来说是小资情调,在小资圈和外国人圈子里非常有名。但是今天的故事不是关于小资情调的。

        这条路是上海64条最高等级的风貌保护道路之一。2007-2009年被选作试点,进行了保护规划和保护性的整治实施三年行动。这是当时徐汇区针对风貌道路的一个三年行动。这个三年行动,对武康路进入大众视野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我非常幸运,在三年行动中做了总规划师,同时也在实施过程中深度参与技术协调工作。三年行动后,武康路和周边的历史街区仍然在进行保护更新工作,我也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所以看到了最近这几年不同的力量,包括市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做了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条路是近代时期法租界西区最早的、也是最有特色的道路之一。(从)1919年的上海地图可以看到法租界明确的位置。法租界西区基本相当于今天上海的衡山路——复兴路保护区西面的一大半,主要范围在徐汇区里,有四点几平方公里,相当于欧洲一个小城市的规模。

        我个人的观点,上海解放之前为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区域有四个:第一个(是)老城厢。第二个(是)里弄区域。第三个(是)外滩区域。第四个(是)法租界西区。从功能综合和功能本身,自己作为一个完善的结构体系和生活体系,还有它独特的城市空间、建筑的基因来说,这四个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可以跟任何国际城市(里的重要区域)相媲美的。

        老城厢是传统文化积淀700年的印记。它是上海的城中之城。拥有城中之城的城市,在世界上不多。北京有,巴塞罗那有,我们老城厢相当于巴塞罗那古罗马(时代)老城区的部分,当然很可惜,在十几年过程中就被切成了四块。

        里弄区域,在上海近代100多年历史里,随着那个时候的城市化和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产生,成熟的城市型住宅就是里弄。这种区域在功能布局上完全不同,因为这样一种街坊划分模式跟城市公共交通结合,还有步行、没有私家车。(这种)功能布局在传统的城市里,(在)今天的规划方法里都没有,这是作为区域的意义。当然,很可惜上海里弄成区域的已经不多了。

        前面两种都是跟上海传统特别有关系的。后面两种,外滩和法租界西区是我们上海最西化或者国际化的区域,跟传统关系不大。

        外滩区域的特点——不到1平方公里的范围,因为它承载了当时上海、东亚80%以上的金融中心总部,所以当之无愧是整个西方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在远东最发达的地方,当之无愧是当年远东的华尔街。通常大家看到的形象是外滩外面的形象,但是看一张里面的,呈现的城市特点跟当时的伦敦没有大的区别,它的质量、特点、空间上的特质、基因,(与伦敦)非常相似。

        法租界西区相比于外滩来说,外滩我们看的形象是三次城市化的结果,造了再重造得到的结果,所以比较早;法租界西区比它晚了60年,但是后发优势非常明显,时间上的差异根本没有影响到它跟外滩的竞争力。它相当于是1900年前后,整个西方国家中上阶层反思他们的城市化,尤其工业化对城市带来的问题,所以探讨了理想的城市生活方式和理想的城市生活方式需要的城市模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900年的田园城市理论。这个田园城市理论在西方还没有来得及造,就在远东的经济中心建了,实际就是这样一个理念的实践。

        我们看这些房子。有人看,怎么房子都是竹篱笆围墙?不是因为没有钱,就是因为要体现出田园的特色,甚至有人造了围墙,外面造了石墙,内面再做篱笆。这就是生活情调的需求。

        这是今天的武康路,这都是武康路沿线的房子,可以明显体会到这种意图。建筑主要风格比较多的两种,一种是英国乡村别墅式的,一种是西班牙式的。材料上,除了红砖,其他的面层材料最多的两种,一种是水泥拉毛,还有就是小豆石,没有看到大面石材,也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就是为了追求这样一种氛围。举个例子来说。虽然材质本身是便宜的,但是工艺要求很高。

        武康路这样一个环境,在上海高楼林立的环境里,能有这样一个地方,不管你熟悉不熟悉,去了都会感觉很好,尤其忙的时候,去一趟非常愉快。

        这个区域物理性的质量我们说了很多,但是人文方面怎么样?我自己总结了一些人文的部分。人文部分决定了这个区域特征根本的东西,而不是客观的东西,那是表象。其中变迁这部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地区在上海史上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看了这个地区的名人和跟这些名人有关的故事,基本可以看作1900年以后到解放之前中国近代史的简版。

        今天的人文怎么样?我很难做评价,但是我可以说,解放以后这个地区功能上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今天我作为一个专业人员,说一点客观的证据。

        在三四个平方公里的范围,还可以找出文化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区域吗?这个(区域的文化)基因解放以后不仅没有弱化,更强大了,今天仍然在这里。它们(这些机构)不是很张狂的有一个很大的牌挂在那儿,甚至不注意都不知道它们在这里。这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我们把它叫做一个花园住宅地区,但是实际上它的功能是复合的,而且非常强大。

        2007年有人要我做这个地区的规划、保护,我看到的武康路就是这样的,还有周边的情况。你可能觉得跟前面有很大的反差。辉煌的部分你可以看得到,在那里,但是表面的拂尘也是非常明显,(这曾是)陈立夫住宅,(这是)比较破败的地方,就在(武康路)路边,历史建筑的入口、弄口、院子口、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小空间,还有以改造立面的方式突出店面的做法、一些小店、一些设施。看了这样的情况,大家应该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城市说要做一个风貌道路保护规划。就是试图想解决刚才看到的那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一提规划,可能老百姓会想,谁开发?跟地有关,老百姓什么时候拆动迁?其实规划的含义不是这样。我们这个风貌道路保护规划,我们设立风貌道路、做这个规划,就是想清理一下,把面上的问题解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就根本没有能力谈以后深度的城市更新。如果这方面我们走出了一步,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往前走。

        所以风貌保护道路(规划要)解决这些问题,看起来不是那么大胆,不是要搞置换、搞动迁这些大动作的,同时还要做一点保护性的整治工作,让社会看到我们已经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开始能做(保护更新)工作了。因为随着上海1991年开始全面的大的建设开发,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这些地区,灰尘积累反而越来越多,虽然没有很大的破坏,但是破败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要做风貌道路保护规划,通常来说1千米长的道路上,又不做什么开发项目,就是要清理,我想一两个月应该做成规划,但是我们跟所有部门——管理部门、专业部门、市区的部门协调,花了一年三个月时间才想明白我们规划到底做什么,下面整治做什么。其实最大的时间是去理解,理解它的过去、还有理解现状。

        2007年的3月到7月每个星期我要去三次,(沿路有)多少树,树多大,多少围墙,(墙面上)多少个桩子,哪些有空调,有几个空调,哪些有盘电线,都要了解。

        要整治,做点什么动作,既能看出我们改变了,又是合理的?而且是在有限的预算控制下。(整治)做的工作,其实很大程度是看不见的。比如说上下水不通畅的(问题)、还有电线的梳理,把一些没有用的清理,盘在墙上的寄生线下到地下(等等)。

        显现的主要做了两件事,很小。我们的历史建筑,武康路100号,下面照片是今天的,旁边的门头是80年代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做的,因为要防火,很坚固,但是样式都一样。我们想这种是可以做工作的,因为跟里面的建筑没有任何呼应关系。我们就精心选择了10处左右的围墙。历史上每个房子都是不同的建筑师做的,又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所以我们找出了6个比较靠谱的,也愿意奉献的(建筑师),(以)半志愿者的方式做了(设计)。

        这些围墙做出来,整个路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包括弄堂口做起来,也做了竹篱笆围墙,反映出当年的特色。这个房子(的围墙)做了点细节,因为里面的房子有古典的柱式。也做了一些小的清理。虽然现在没有能力拆掉不合理的加建部分,但是还是非常可观。把信箱、门铃都做了整理,对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菜场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当然这不是规划师一个人的贡献,很多部门围绕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工作。对一些小的空间做了处理。

        另外更高一步,做(这个)保护规划,是为了城市更新做一个准备,就像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是为了“登月”做准备的。我作为参与其中的一个环节,2009年冬天,我心里觉得,我们做到了,我们完全有信心,还可以向前再走一步。

        我整个故事没有讲小资。但是小资确实很“重要”。这个事情之后两三年时间,市场就把它推向了一个明星式的消费休闲场所。大家可以自己做判断,可以看到我们前面讲的和今天的状态(的差别)。

        武康路周边,越来越多的方面都在讨论它的更新、保护。很多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产生的,争论不休,有认识上的很大不同。我跟大家分享两点:

        第一,发展的定位问题。一个合理的城市,它强大,就是因为工作和居住在里面的人强大,功能强大,生活条件好。我并不反对小资,但是要限定它的范围、比例,让它为社区服务,而不是将来成为社区主导的东西。

        难度在哪里呢?市场力量非常敏感,市场力量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即使没穿鞋,都会跑。但是我们城市管理在一个系统中操作,一定会慢。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这种情况下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是不是该不扫落叶,是不是(帮助)商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就要在总的定位下分析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要增强社区功能,没有地方,保护区什么都不能动。这一点上,其实二三十年代这个区域已经出现了(发展趋势),1930年代(这个区域)已经不是城市边缘了。武康大楼8层,旁边的普遍3层,但是复合功能,因为城市需要,所以要造高,所以下面就要提供一些公共设施,这里有当时非常有名的理发店。

        还有武康路393号黄兴故居。早年这个房子红色的部分就是真正的黄兴故居,30年代在后面紧贴着加了一部分,这两栋房子完美结合在一起,而且成为留法学派在中国创立的最重要的留法交流基地——世界社、世界小学,还有后面的北平研究院的原子能研究所和药学所,都在这里。就是因为功能的需要,所以做了这些工作。还有边角地上,100(多)平米能造出这么有品位的房型。所以我们还是要谨慎地解放思想,做一些事,但是最后利益不要到开发商那里,利益最后到人民那里,就会好。

        武康路作为城市更新的一个实验,还是有长期跟踪的意义。这是我今天讲这个故事主要的思路。上海,毫无疑问,将成为最重要的世界城市之一。作为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人来说,我更想说,我们希望它成为人类所造的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它完全有这个可能。

        谢谢大家。

        (演讲视频详见http://seahi.supdr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