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这一年,我和孩子老师一起改变“饭渣宝宝”

溪苒妈
2021-07-02 16:52
来源:澎湃新闻

溪苒妈,亲子学堂编辑,溪苒是一个高冷狮子座girl。在育儿上,溪苒妈希望结合溪苒的性格,在保持她天性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科学育儿引导。现在溪苒妈已升级成为二胎妈妈,未来会定期和大家分享,她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点滴。

最近一位朋友在和我抱怨,7个月大的小宝宝不好好吃辅食让她很焦虑。绞尽脑汁地换花样,却提不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再看我自己,妹妹已经吃辅食有两个月的时间,在食物搭配和关注度上,我完全输给了我的这位朋友。

说到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头疼,我绝对能感同身受。溪苒“纯正”的饭渣宝宝一枚,在我家因为吃饭问题而“鸡飞狗跳”的场面,过去常常出现。其实在溪苒三岁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让孩子自己吃饭会是一件头疼的事。在三岁前,溪苒吃饭不看电子产品,不追着喂,做到了合适的就餐环境,却绕不开要大人喂的现象。

我曾也尝试过让她自主进食,但因为她的不配合,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我以为像会走路,会说话,等时间到了她自然也就会自己吃饭了。事实没有那么简单,让我意识到吃饭是个大问题的时候,是在溪苒上幼儿园之后。

自我学习,老师支招,改变“饭渣”各路招式真没少尝试

从上幼儿开始,我正式开始引导溪苒自主吃饭。当起步变晚,坏的毛病积累久了,难度自然也就升级了。在此过程中,我先是引导她完全自主进食,然后再锻炼她进食速度。

对于让她自主进食,第一招我先尝试了好多人都建议的“饥饿法”。就是当这顿不好好吃的时候,就不给吃,中间不吃零食,到下顿再吃。这种方式对于溪苒来说效果不大,她能做到好几顿只吃几口,不吃任何东西,也不会主动寻求进食。当我发现饥饿对她来说不是“惩罚”,而是“奖励”时,这种方法便放弃了。

第二招,我尝试惩罚式的做法。溪苒特别喜欢喝牛奶,我抓住这点,和她讲清楚,当好好吃饭时就能喝牛奶,不好好吃饭,表明自己不饿,那么牛奶也就不用喝了。这个方法要比“饥饿法”对她管用,而破功在于,一是进行了几次,她会变得没那么在意“能不能喝牛奶”这件事。二是家里长辈的反对,长辈觉得已经不好好吃饭,再不给喝奶会影响成长,惩罚式做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第三招,我开始尝试奖励式的方法,为此特意买了成长自律表贴在家里。当自己吃饭了,就奖励个笑脸,到一定量可以换个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然而这个方式新鲜了两周,又没有吸引力了。

在此同时,我也特意向老师请教。老师建议,除了鼓励,在吃饭的时候,先少量地给到她,不要增加她对吃饭的心理负担,当她吃完再继续添加,让孩子享受到自己吃完饭后的成就感。还有对于长辈担心的,自己吃饭慢饭菜容易变凉,老师也建议可以多加热几次,重要的是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吃完。

在厨房努力“营业”的一周

结合老师的建议,再加上我的不断调整,半学期下来,溪苒在自主吃饭上有了进步。总结下来,老师的建议起到了关键性好作用,当进食压力变少了,她也会更愿意去完成。其次,我还在食物花样上下了一定功夫,小朋友喜欢好玩的东西,所以在食物的造型上,我也会做一些可爱的造型,当孩子对食物产生了兴趣,也就更愿意吃饭了。

通过半年,溪苒能自己吃饭了,但进食速度仍然很慢,老师也总和我说这一点。接下来,在引导她提高进食速度上,我先是采用了沙漏,想让她清楚的知道时间的概念,可是沙漏对她来说竟成了玩具,她也总是翻来翻去,沙漏的作用没有发挥。之后我用了手机计时器,我发现时间进度有颜色标明,这比沙漏对于小朋友来说,更能清楚知道自己用掉了多久时间,还剩多长时间。在提高进食速度上,老师也给了些建议。老师在班上会帮她“数数”,饭在嘴里时间控制在三秒,老师数三下,让孩子咀嚼完咽下去。

改变孩子习惯,当大人能平和对待就离成功不远了

通过一年的时间,用了各路招数,或有效或失败,经过这个过程,溪苒也算是从“饭渣”跳脱出来了。

回看自己的经历,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放平心态。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让孩子在短期内就有所改观。一定不要过度关心或者强迫孩子吃饭。在这一年引导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强迫或者惩罚孩子时,其实会让吃饭这件事变得很有压力。当总是在饭桌上因为吃饭问题争吵,那么饭桌对于孩子来说,自然也是一个最想躲避的地方。

其次,家庭成员保持意见的一致。如何引导溪苒自主吃饭,也是我们和长辈磨合的过程。只有我们都控制住不去喂饭,不无效惩戒,不要怕脏,不要因为几顿吃少而焦虑,给她一个周期,那么孩子会把吃饭这件事做好的。

爱啃勺子的妹妹

现在妹妹7个多月,已经开始吃辅食了,有了姐姐的前车之鉴,我们全家在喂养上也有了经验。抓住她的敏感期,做一些方便她这个阶段抓握和咀嚼的食物。从姐姐小时候精细化的喂养,调整为更为“粗犷”的方式,多让她自己尝试,放小大人的作用。我们全家都发现,当没那么在意孩子吃饭好不好时,反而孩子会给你惊喜。

家不应该是亲子之间的“战场”,当孩子遇到难题,我们应该温柔的鼓励帮她一起解决。当从“监督者”转化为“陪伴者”,你会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那些被忽视的亮点。

    责任编辑:杨思超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