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流|高安的锦江上,三代人的浮桥记忆

黄冠群
2021-07-02 15:26
来源:澎湃新闻

小时候的我总是问母亲,为什么浮桥不会随着江水飘走呢?母亲牵着我的手,平稳地走在浮桥上,给了一个年幼的我不能理解的答案:“因为这里是它的故乡呀。”

浮桥与大观楼

算得上宽阔的锦江,把江西的高安分成南北两个城区。横跨在锦江上的三座桥,是联通南北的通道。浮桥是历史最久的一座。在每个高安人的故乡记忆中,总有和锦江、浮桥有关的故事。

高安古浮桥,旧时人称永安桥、锦江桥。这座古浮桥跨越历史,历经岁月风吹雨打,依然横于锦江之上,于大观楼前,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锦江记忆、高安记忆。记忆的浮桥,不变的浮桥,是高安与高安人关于锦江最难忘的记忆。

“山会读书水会作画,山水总在创造神话。高安我的家,好美一幅画。”悠扬的歌声响彻锦江河。这首《高安我的家》唱出了山水秀丽,人杰地灵,也唱出每一个高安人对故乡最深切的热爱。

用一种颜色去记忆高安,那一定是绿色。不论连绵不绝的小山丘陵,抑或一望无际的田野,锦水江畔的水草,都是一抹绿色,令人心旷神怡。乡下老人曾用质朴的家乡话讲:“山水是有灵性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座山清水秀的江西小城里成长起来的人,总有着浓浓眷念,把故乡的事与人,像宝石一样珍藏在心底柔软的角落。

我曾有幸参加第一期涟漪行动,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家乡人,因此了解到不同年代的人关于锦江、古浮桥的独特时代记忆。

锦江边的玩具小摊

对出生在世纪之交的我来说,浮桥承载着童年与成长。“浮桥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就是放假的标志。因为家住北街,放假后父母常常带我去步行街逛街,需要经过浮桥。印象最深的是在浮桥桥头买棉花糖和扎气球。”00后的小卢,也这样和我回忆。

那时的浮桥,是联通以居民区和学校为主的北街,与以商业店铺为主的南街的通道,每逢假日,浮桥连通的商业街“锦江外滩”满是逛街采购的人。浮桥在记忆中也带着一丝节日的喜庆气息。浮桥带给我的记忆,不仅是童年那份独特的喜悦,也是夏日傍晚坐在浮桥上吹着江风的清凉,是心情低落时在浮桥上望见江水滚滚不息而感到的宁静。

对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父母辈来说,浮桥陪伴着他们,从出生到现在,还有更远的未来。当我问起他们与浮桥的特殊回忆时,他们竟一时无法说出。

也许,浮桥早已成为习以为常的城市一角。生活处处是浮桥的影子,便无特殊之处。

过了半晌,一位阿姨才讲出她与浮桥的独特回忆——那时北岸还没有电影院,每次去看电影,都要经过浮桥到另一边。每年端午节都在锦江举行划龙舟比赛,那时浮桥被收在两旁,人们站在河两岸,吃着糖水做的冰棍,带着装着鸡蛋、用毛线织成的福袋,为各自乡镇的龙舟队加油鼓劲。春去秋来,不变的浮桥在人来人往中,经历了一场又一场龙舟赛,见证着岁月一次又一次变革。

桥的对岸是家

一位爷爷辈的老人,站在锦江岸边,望向奔流的江水,向我诉说起久远的记忆——“浮桥旁边的瑞州大桥是八几年才建成的,过河一般是走浮桥的。以前啊,家里穷,没有鞋穿。夏天的中午,浮桥的木头烫人,我们就把脚在锦江水里踩一踩,然后趁着脚上的水没干冲过桥,就不会被烫到哩。”

老人说到这里,沉默了好久。他沉浸在艰苦岁月的回忆里,眼前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夜灯,恍若隔世。

回忆中也有美好。“那时锦江上还有渔夫,用鸬鹚鸟来捕鱼,很好玩;江边有时会放着一些木材来做船,我们就把树皮刮下回家烧;夏天浮桥旁会有一个沙洲,我们经常放些板凳用来看表演。”

每代人都有独特的浮桥回忆。时光翩跹,生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浮桥却始终是那个浮桥。这是锦江的浮桥,是高安的浮桥,更是我们的浮桥。

浮桥连接起了人们的生活

像所有小城生活的人一样,浮桥上的过往行人,从没有奔跑或快步行走的。他们或是看看举着冰糖葫芦的小商贩,让胃和内心做一番斗争;或是干脆停下脚步坐在旁边的木头长凳上,静静地看江水奔流,看日落日出,看满天星辰闪烁。小城市的时间可以过得很慢——从南街到北街,不过是小小一座浮桥的距离。经由这样的跨越,却可以走遍高安城区,完成买菜、逛街、游乐等所有事;小城市的时间也像涨潮时锦江的水一样飞快流逝,坐在浮桥与两三友人谈天说地,晨曦的光芒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连成一片的晚霞。

水煮玉米与冰糖葫芦

对年幼的我来说,“故乡”一词显得太遥远抽象。直到离开那条河流才明白,故乡是个只有离别后才真正理解的词,是像浮桥一样,无论年岁如何流逝,永远在记忆深处珍藏的地方。时隔多年,长大的我再次站在浮桥头,看日升日落,看奔流的江水,看跨越几十年岁月不变的浮桥,在心底将那两个最珍贵的字默念——“故乡”。

(本文作者黄冠群系"第一期涟漪行动——家园水故事"志愿者,感谢刘潘的协助编辑)

====

作为“记忆之流:水文漫步者”项目的一部分,美丽乡愁公益团队与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联合发起“寻·水记忆”征集暨漫步活动,由同济大学美丽乡愁乡土文化促进社承办,旨在探索城市滨水空间,发掘地方水文底蕴。

    责任编辑:王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