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车︱民国为什么会有敞篷火车

李开周
2015-05-20 09:13
来源:澎湃新闻

孙伏园的返乡之旅

        1920年7月,也就是鲁迅坐火车回绍兴接母进京的半年以后,鲁迅的小老乡孙伏园也回了一趟绍兴。

        孙伏园是7月30日下午动身的,跟鲁迅一样,他也要从北京乘坐京奉列车到天津,从天津换乘津浦列车到浦口,从浦口坐渡轮过长江到南京,在南京换乘沪宁列车到上海,到了上海再换乘沪杭列车到杭州,最后从杭州坐船回家。

        
1922年的北京西客站

        这一路上很顺利,孙伏园只花了四天时间——诸位读者不要发笑,在火车平均时速不到30公里、兼且多数铁路没有联网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四天时间能从北京赶到绍兴已经算是飞速了。记得在1922年,北大教授吴虞从北京去汉口,在火车上坐了两天零一夜,这要搁今天,乘客们早把铁道部骂死了,但是这位民国教授非常满意,一下火车就感叹道:“两千四百六十里,此时即到,可谓神速矣!”

        孙伏园回绍兴的时候顺风顺水,再从绍兴返回北京的途中却遇上了暴雨。这场暴雨旷日持久,一连下了大半个月,大雨冲垮了河堤,洪水冲垮了路基,津浦铁路断了线,孙伏园被困在南京浦口两个星期。

        两个星期后,铁路基本修复,津浦列车顺利启动,以蜗牛般的速度向北进发。孙伏园透过车窗往外瞧,天上暴雨如注,地上白浪滔天,他明明坐着火车,却有了晕船的感觉。

        回到北京后,孙伏园对朋友说:幸好我坐的火车有顶棚,要是坐了敞篷火车,“晕船”不说,一路上还得淋雨,那乐子可就大了。       

火车为什么要敞篷?

        民国时代确实有一种敞篷火车,这种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顶,乘客们在车厢里横七竖八摆放着的长条木凳上露天呆坐,一下雨,个个淋成落汤鸡,不下雨的时候又被太阳晒得像烤猪一样(参见1930年第1卷第1期《晦明周刊》)。

        我一说敞篷火车,见多识广的现代读者可能会想到欧洲的敞篷观光列车,那也是只有车厢没有车顶的,车速很慢(车速快了能把腮帮子刮歪),在湖光山色中缓缓驶过,乘客凭栏而坐,打着小牌喝着小酒,吃着火锅唱着歌,非常惬意。但是民国版的敞篷火车绝对没有这般惬意,它完全是让农民工以及其他低收入群体乘坐的最简陋最廉价的交通工具。

        
瑞士的敞篷观景火车

        民国时期的火车是这样的:车头(时称“机车”)几乎全靠进口(截至1930年,全国共有1224台火车头,其中1070台是进口货,只有154台是由北宁铁路局下辖的唐山机厂制造的),车厢则尽可能自己生产。由于炼钢技术和铆接技术过于落后,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三等车厢和四等车厢的厢体主要用木料制造。各大铁路局雇几个木匠,将榆木和槐木锯成板材,拼成车厢,挖出窗口,装上轮子,往车头后面一挂,就可以坐人了。

        从行驶速度上分,民国火车可分三种,即“慢车”、“快车”和“特别快车”。从车厢质量和乘坐舒适度上分,民国火车厢可分四种,即“头等车”、“二等车”、“三等车”和“四等车”。当然,也有的铁路线上不设四等车,如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就只有头等、二等和三等车厢,平常不挂四等车厢。

        
1923年被土匪劫持的“蓝钢皮”火车,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一辆全部使用钢皮车厢的列车(其他列车均挂木质车厢),由交通部从美国进口。

        民国的火车头基本上全是蒸汽机车,行驶时噪音极大,震动强烈,上有灰烟火星,下有水点白汽,团团白雾和滚滚黑烟向后飘散,离车头越近的车厢越容易受污染,所以三等车厢和四等车厢要挂在最前面,二等车厢和头等车厢依次靠后。

        好,现在问题来了:三四等车厢用木料制造,又紧靠车头,假如车头溅出火星,很容易溅到三四等车厢上,这时三四等车厢很有可能起火,把车厢里的乘客烧死。就算车头没有火星飞溅出来,三四等车厢里某些素质不高的乘客也可能会乱扔烟头(当时除头等车厢外均不禁止乘客吸烟,而且也没有专设的吸烟区),自己引起火灾。

        这可绝非危言耸听。1924年2月,一列从北京开往沈阳的火车上,因为三等车厢里一个乘客点过烟之后顺手扔掉了还在燃烧的火柴,火柴燃着了他身边熟睡的乘客的棉袍,棉袍又引燃了座位下面的木板,车厢之内登时浓烟滚滚,乘客们东奔西逃,互相践踏,十七个人被踩死,二十二人被烧死……

        为了降低火灾造成的危害,“聪明”的铁路局将一部分三四等车厢去了顶棚,改造成敞篷火车,这样即使失了火,乘客也能呼吸到空气,而不至于很快窒息而死。

        敞篷火车的“好处”不止于此,它还能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由于不要顶棚,生产车厢时可以少用一块木板),以及在逼仄的车厢里塞进更多的乘客(反正上面有空气进入,不用担心乘客被憋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每逢冬闲和年关将近,从沧州开往天津的火车、从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从蚌埠开往浦口的火车,以及从河北各站开往关外的火车上,均会挂上几节票价低廉的敞篷车厢,以便农民工乘坐。所以在那个时代,敞篷火车又被叫做“小工车”。

1933年版《津浦铁路旅行指南》中的《津浦铁路全图》       

车速慢,票价低

        敞篷火车肯定都是慢车(快车和特别快车是不会挂敞篷车厢的),慢车之所以慢,首先是因为车头的动力较低,其次是因为停靠的站点较多。以抗战前为例,沪杭铁路上行驶的特别快车中途只在松江和嘉兴各停一次,快车在龙华、松江、昆山、嘉兴、笕桥各停一次,而挂着敞篷车厢的慢车则每站必停,包括梵王渡、徐家汇、梅陇、莘庄、新桥、枫泾、嘉善、王店、斜桥、周王庙、许村、临平、南星桥、闸口等等小站,过一处停一处,大站十分钟,小站五分钟,从上海到杭州,晃晃悠悠一整天。

        像这样慢的火车,对农民工最有利。沪杭铁道沿线,村庄星星点点,村民们外出打工,步行十几里就能找到一个小车站,买张票,登上敞篷火车,不紧不慢来到上海,比早先划着乌篷船赶路还是快得多,也安全得多。

        更重要的是,票价也很便宜。1936年8月,从杭州到上海,如果坐特快,头等车厢19元(法币,下同),二等车厢12元,三等车厢8元。如果坐快车,头等车厢15元,二等车厢9元,三等车厢5元。如果坐慢车,头等车厢9元,二等车厢5元,敞篷车厢2元。农民工不赶时间,也不求舒适,出发前带上干粮和清水,坐着敞篷车厢去上海,两块钱足够了,只相当于一两天的工钱。如果没有敞篷火车,他们进城的成本至少要提升一倍。

        俗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敞篷火车的票价如此便宜,乘坐舒适度自然要大打折扣。

        在沪杭线上,头等车厢犹如咖啡馆里的卡座,二等车厢跟飞机上的经济舱相差无几,三四等的敞篷车厢可就差多了。

        第一,敞篷车厢没有固定座位,每个车厢里只有四条长长的木凳,靠着车厢摆成矩形,那就是乘客们的座位,你挤得上就坐着,挤不上就站着。车厢中间是一片空地,那儿是放行李的地方,被褥和衣物任意堆放,如果有值钱的东西,你必须揣到怀里。

        第二,敞篷车厢无法遮风挡雨,夏天必须忍受暴晒之苦,冬天免不了要受风雪折磨,白天受热,晚上受冻,风餐露宿,苦不堪言。所以在乘坐敞篷火车之前,有经验的乘客一定会带上一卷被褥和一大块油布,冷了裹上被褥,雨天蒙上油布。

        第三,每当铁路沿线的顽童往火车上扔石头的时候,敞篷车厢里的乘客都将是第一受害者,因为他们的车速太慢,上面又没有顶棚,石头噗通掉下来,很有可能砸破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