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音⑦|干部周佩春:工人底色的曹杨多保留一些烟火气

澎湃新闻记者 梁嫣佳 音频 季成
2021-07-11 07:19
来源:澎湃新闻

文汇报 2001年5月23日 头版 孟惠普 毕馨元(翻拍)

【提篮逛市、学做中餐、拉拉家常,体验市民生活】

【金发客爱串上海人家门】

【近四年来逾3万外国游客走进曹杨新村普通人家,最受欢迎的节目是随主人上街买菜】

读报人:周佩春
(本报讯)上周的一个晚上,当一位法国游客在本市曹杨一村106号9室顾林娣家中,第一次学会用筷子夹起一块白斩鸡时,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笑声。上海的普通人家成为外宾“上海游”情有独钟的好去处。

这顿晚餐,顾林娣一家用红烧肉、盐水河虾、蒜泥刀豆、白斩鸡和番茄蛋汤招待了两位法国游客。席间,女主人顾林娣不断给客人夹菜,男主人施根宝热情地向客人介绍家庭、社区和上海的情况,女儿施云霞用英语做翻译,宾主频频举杯互相祝福。面对这顿在上海人家极普通的便餐,几位法国游客吃得有滋有味,第二天上午,施云霞带着法国游客参观小区,访问市民。中午,顾林娣用饺子为法国客人送行,整个接待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家人般的亲和气氛。

仅普陀区的曹杨街道,近4年来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万多名游客,走进这里的200多户家庭,体验了一回“曹杨人”的滋味。这种“体验上海人家”的项目不仅开拓了“上海游”的新途径,而且也日益成为真实展示上海变化的一个靓丽“窗口”。

昨天,曹杨街道外事办的丁秀媛女士,带着自豪的神情向记者作了介绍: “体验上海人家”活动创办于1993年,主要有三种接待方式:一是交流式接待,就是让外国游客走进市民家庭参观访问,以互相交谈为主要内容。二是就餐式接待,外国游客在市民家里不仅可以吃到中国地道的家常菜,而且还可以向主人学做几道中国菜。三是住宿式接待,外国游客在市民家里可以住一日或几日,主人不仅向他们提供食宿,而且还带领他们观光、购物,上街买菜是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节目。

据了解,去年上海旅游接待入境旅游者已达18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5.30亿美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8.6%和12%,今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预计将突破200万人次。与此同时,上海旅游的环境日臻完善,除新增星级宾馆、发展旅游服务咨询中心和旅游交通专线外,各个区县都形成了自己的旅游特色和旅游产品。整合开发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都市文化旅游,已被列入上海旅游产业的“十五”目标,曹杨街道的“体验上海人家”活动,就是其中较具特色的一种。

上世纪50年代初老妈妈第一任团长赵爱英接待刚果总统及夫人。 曹杨新村街道事务受理中心 供图

周佩春:希望曹杨多保留一些烟火气

原曹杨新村街道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周佩春 澎湃新闻记者 梁嫣佳 图

在这篇报道写成的2001年,周佩春家里进行过两次外事“留宿”接待。其中一次是早稻田大学的几位游学生。听上去似乎接待次数并不多,但当时对于“留宿”接待,还是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如必须有独立卫生间/浴室,公共就餐区,两室一厅等硬件设施,所以“留宿”的接待范围也就并不完全限制在曹杨一村。介于语言障碍,宾主双方大部分的沟通还是围绕着美食,不安排冷菜,以肉食为主。上海人家地道的本帮菜里,红烧肉、白斩鸡必不可少,早餐也会有饺子等传统美食,以尽地主之谊。当时,已是曹杨街道干部的周佩春分担了这项“做一天曹杨人”的接待任务。

曾经热闹的曹杨一村集贸市场。

1952年4月在曹杨一村竣工之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陈嘉庚参观后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说:“其优待工人之建设,可谓现代化矣。工人地位既已提高,此后待遇生活必较优于过去,当不在商贾职员之下。” 据统计,从1955年到1990年代,曹杨持续接待了世界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7209批,共10万多人次(平均每周有4到5批外宾)。每年大量的外宾参观和各级领导访问接待已经嵌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曹杨新村是全市唯一设有外事办的街道。

90年代就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曹杨街道做工作的周佩春,退休后又进入了曹杨新村村史馆履职。他对曹杨新村的一草一木、历史过往、点滴变化都了然于胸,这里曾与其他工人生活空间一样,几十年里走过生产、发展、停滞、衰败的历程,但要跟得上城市的更新迭代,有优势也有很多非常实际的困难,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或许会磨损掉许多“接地气”的存在。在他看来,曹杨有工人底色的“接地气”是这里最富有价值、也最有感召力的所在,“我希望曹杨新村能尽可能多保留些烟火气。”他说。

【后记】

旧闻新读——旧闻指的是当年的媒体对当事人和事的采撷。当我们在操作曹杨新村这个专题时,那些散落在纸片中的人物,慢慢浮现出来。一般,他/她们的形象夹杂在那些热情洋溢的词藻之中,或刚性的政策条例里,又或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作为个体的他/她们,被密密的文字所挤压、所吞没,间或,突然跃出纸面之上——一个社会主义新人被抛向时代浪尖,大肆报道并传诵一时。

他/她们在时代洪流之中沉沉浮浮,有人成为幸运儿,有人沉寂下去,今日,我们将他/她们从字里行间中“托举”出来,由他/她们自己来朗读这时代之音,这里面有青春、有热血、有理想、有奉献,有爱有恨,有荣耀与困境的纠缠。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