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中文系2021届毕业典礼|系友代表嵇海荣先生发言

嵇海荣
2021-06-19 11:3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毕业典礼。让我回想起28年前在老校区文史楼三楼大教室里的那个简朴的毕业典礼。当时只有本科七十几个毕业生,没有这么漂亮的会场,没有学位服,也没有校友代表发言。我羡慕拥有这个美好毕业典礼的你们,经过努力和奋斗,你们完成了学业,今天美好的一切,你们值得拥有!作为校友,祝贺你们!

在母校就读,正赶上四十周年校庆,今天回到母校,又将迎来七十大庆。我就这样,从青春期走到了更年期。但是,看到你们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脸庞,自己也仿佛少年归来,日渐褪色的青葱岁月也刹那间清晰起来。

在美丽的丽娃河畔度过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我当时认为,现在也依然认为,这里是中国最好的中文系!是的,我和你们一样,同为中文系制造。

但是,毕竟我们之间横亘了近三十年的时光。那时的中国,虽然贫穷却豪情万丈。学校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学术讲座,那些著名的学者,作家,评论家,都乐意走进校园分享他们的思想和研究。校园遍地都是诗人,诗会是校园最大的节日,“乌鸦在河边散步,妹妹你越长越美”,这是食堂海报栏里夏雨诗会的广告词,夜晚大礼堂座无虚席,连走廊、门洞都站满了人,大家就这么站着听诗歌朗诵。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是文艺青年荣光焕发的时代。

宽容和包容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传统,也是我在中文系获得的最大恩赐。虽然经常逃课,却总能得到宽恕。很多学生没来,老师也不着急。有一次,刘大为老师只对着两个学生讲索绪尔和皮亚杰。还有一次,我们班不喜欢某位老师的课,系主任齐森华教授亲自来和我们座谈,倾听我们的意见。中文系的宽容一边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一边也增加了我们的羞惭和内疚,倒逼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热爱文学。

在这里,离经叛道也好、完全颠覆也好,老师都会尊重你。在那个时代,给我们这样的包容,给我们思想上的撞击,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成长轨迹中。

今年植树节,我们全班同学在母校认养了一棵树,在挂着的铭牌上,写上了那个时代影响巨大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 那时,我像一个花蕾挂在你的枝上。”如同依恋参天大树的一个花蕾,我们不断地从母校汲取着营养。感恩母校,感恩中文系。

我们的背后,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传统,是华东师大中文系大师们的庇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大的大师用言行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要坚持什么。

被称为华东师大中文系灵魂的钱谷融教授,在1957年,发表了《论“文学是人学”》,在那个时代,发表这样的文章,不但需要睿智,还需要极大的勇气。文章很快遭到批判。但钱先生却不肯认错和修改。“知识分子要有底线,要独立于天地之间,有如陈寅恪所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钱先生如是说。

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远比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来得沉重和艰难,而这正是大师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你们即将踏入的社会并不如想象的美好,你的浪漫和诗意可能很快被消磨得圆滑世故。你可以务实现实,也可以明哲保身,你甚至可以选择躺平,但是,背靠着华东师大中文系上万名师生校友,请你守护好初心和理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因为相信,所以坚持。因为相信,所以幸福。

我大学毕业的1993年,中国的GDP只有日本的七分之一,而今天,已经是日本的三倍。中国经济正在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发展。我们赶上了一个巨变的时代,努力,奋斗,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世俗所谓的成功和财富,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感。但是,随着边际效应,这种幸福短暂而肤浅,我们依然在追问,幸福是什么。

你们和我们不同,生逢盛世,生来就享受着国家强盛带来的物质繁荣,文化繁盛。你们拥有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你们应该有更优渥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幸福。

分众传媒通过美丽中国乡村支教项目,在云南楚雄捐助了一所分众小学,我因此认识了一些年轻人,学校17位老师,除了两位本地老师,其他15位都是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他们对我说,中国的乡村教育其实并不缺钱,缺少的是优质的教育,优秀的老师,所以他们毕业后想先在乡村支教两三年再去寻找正式的工作。其中有一个老师,为了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诗意的生活,看到美丽的晚霞,他会停下课程,让孩子们欣赏窗外自然的美景;下雨天,他会让孩子们撑着伞,品味朱自清笔下的细雨绵绵;冬日暖阳中,在庄稼地里围坐成一个圆,和孩子们一起写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乡村孩子们的诗:

“想你的星期天,就像眼泪一样飞快地流走。”

“阳光下的奶奶,像驼了背的大树。”

“玉米地里的风,把我带到了纽约。”

“世界太大了,我要用鼻子闻遍世界的香气。”

这位老师对我说:“孩子们的学习,不只为考高分,而是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我问他,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贫穷的乡村,你觉得苦吗?他说,“教育赋予了我使命感,通过育人,我也育见了更好的自己,我感到很幸福。”

刚刚逝世的袁隆平院士说:“我最大的幸福来自于杂交水稻事业,能为社会,为人民做一点好事,是我最大的安慰”。他没有“学而优则仕”,甚至拒绝了做官。一辈子坚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保持精神独立,是他幸福的前提。名和利不是他幸福的指标,让天下人能吃饱饭,是他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脚踩泥土,梦见禾下乘凉,是他最大的幸福。

这些天“躺平”这个词火了,躺平可能会带来短暂的放松,却绝不会带来幸福。幸福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有意义的快乐。财富和功名虽让人快乐,但使命和责任,却会为幸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期待你们能探索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使命,坚持自己的理想。你可以去练一门手艺,做一个短视频博主,带上无人机去航拍中国,也可以去做义工慈善,创业创新,学术科研。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把自己的幸福与成千上万的人分享。愿你们在自己的星辰大海里找到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你们是后浪,你们幸福了,中国才会幸福。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黄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