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内容给人的“获得感”,是在谈论什么?

2021-06-19 10:40
甘肃

原创 唐云路 人间像素

#天鹅座万年前发出的讯息被捕获,有何重大意义?

#暗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如果建筑的六个面都可以被行走和使用,那么如何重新定义建筑空间?

#机器人对设计学科(包括建筑学)有什么影响?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远处,向一个个问题要答案的过程,正是我们的世界一点点变大的过程。

今天「人间像素」讲述的故事,就来自这些问题的回答者们。他们是知乎的“科学盐究员”,在知乎上创作了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科普内容,将他们钻研多年的学科分享给来自不同领域却同样好奇、求索的知乎用户,为人们提供了解世界的新视角。

今天他们讲述的,是他们各自与科学的小小交集,我们能向科学要的答案,并不止于科学。

/人间像素 x 知乎

「对不起,我不知道」

海伯利安

知乎物理学、粒子物理学话题答主

在小学的班会上发言说“我的理想”时,十个小朋友有八个会说“我要当科学家”,但只有极少数真正走向这条狭窄的道路。

海伯利安出生在西南少数民族边陲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大多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小学毕业就出去打工,比较幸运的是,海伯利安的父母特别重视教育。

“特别是我的父亲,他自己识字不多,但是他自己看新闻,会看到电视上介绍科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科学家时,他会给我灌输这些念头:你看这些科学家解决了这么多重大问题,非常厉害。”

在初中、高中时期阅读的那些科普读物和科学家传记,则让海伯利安发现了对物理的兴趣。高考结束,海伯利安第一志愿选了物理学专业,“其他都是瞎填的,我一门心思想搞这个(物理)”。

海伯利安的研究领域是高能物理,因为“上帝粒子”的发现和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讨论,这个领域“火”过一阵。但这个“火”也是相对而言的,普通人要理解还是有门槛。

在知乎写科普这么多年,原先只想着“把问题讲清楚”的海伯利安,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出现太多专有名词,避免出现公式,如果不得不使用专业方向的词汇,他一般会打个比方做类比:“我会有意识的去跟自己的生活中的一些例子靠拢,希望通过一些举例让普通的网友们更多的体会专业方向的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本科读到博士,又去美国做了博士后,海伯利安与物理结缘的十多年时间里,最触动他的却是一句“对不起,我不知道”。

那是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他是我们这个领域的祖师爷,可以说是这个方向的开创者,就觉得他很厉害,非常崇敬他。”在提问的阶段,一位清华的本科生提了一个问题,具体的问题海伯利安已经忘了,只记得丁肇中回答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你,我不知道,你问到了我知识的盲区。”

「海伯利安在美国参与的粒子物理实验」

“他已经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一个本科生面前,如果没有办法回答,我就老老实实承认我没有办法回答你,不会说我一个顶尖科学家的面子,虽然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我要假装我知道去糊弄你。”对于海伯利安来说,这份坦诚和对自己知识边界的清楚认知,是他从做科研到做科普都时时刻刻记在心中的。

在向科学求索的过程里,“求真”不仅仅包括在研究方向上竭尽所能以求寸进,更是渐渐认识真实自己的过程。

做博士后的那段时间,海伯利安最终决定从一线科研“出坑”,他说:“我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这个世界上的科学家有很多,但是真正顶尖能写进科学人物传记的科学家就那么几个。”

即使现在不做研究了,海伯利安对物理学的热爱有增无减。他仍然希望向更多人介绍粒子物理这个方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如果自己创作的内容能够让一些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看到,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点帮助肯定是最好了。”

“科研暂时不做了,科普我还要在知乎接着做下去。”那些在成长过程中从物理学里找到的答案,海伯利安希望帮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

“是,我写的回答有人反对,但也有很多人赞同,会有‘杠精’,但更多人会认真与你讨论,这就是社区氛围给我的正反馈——我的回答不是写给杠精的,是写给那些真正对科学知识有兴趣的人看的。”知乎用户对科学内容的友善、理性,是海伯利安继续创作的动力。他说:“我本来觉得很多问题是只有小圈子里的人才会关心的,结果很多普通的网友也对这个感兴趣,这对我就是非常大的激励,读到它们的人有获得感,作为创作者我也有获得感。

「好的建筑有力量

去治愈一个人和一个时代」

李乐贤

知乎建筑学话题答主

「李乐贤」

“建筑学给我的第一次冲击,来自于建筑的丑,而不是建筑的美。”

那是一幢至今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六层老式板楼,建筑年代大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以前人们俗称的“筒子楼”。

“当时来了一个外国的旅行团,里面全是老外,他们就举着相机在那里拍,当时我看那个楼觉得哇这么丑,他们却觉得很有特色拍的那么起劲,我就觉得心里很难受。”

「“筒子楼”」

来自“丑”建筑的冲击力给了还在上小学的李乐贤很大刺激,但真正让他选择建筑学的,是外公的离世。

“上高中时我的学习很差,也不太喜欢学习,我外公在大学教了一辈子建筑,写了很多书被大学当作教材,那时他去世我很难过,当时就下了决心要做他做的事情。”他说,“对我来说,角色偶像(role model)的作用力是非常大的。”

「李乐贤的外公王日午教授,生前任教于重庆建工」

在父辈、祖辈的影响之下进入这一行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但发现一门科学的有趣之处,还需要契机。读大学时,李乐贤跟随一位建筑师去参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在那位建筑师的讲解之下,他突然发现了建筑学的美感——在以研究的视角来观察建筑之时,建筑师对空间和设计的理解远比眼前这座建筑的实体更有冲击力。

「苏州市博物馆」

李乐贤在知乎创作科普内容的目的,也并不是让普通人感受“建筑学之美”。他更希望将建筑学的概念普及出去,从而用这种方式,拉近大众与建筑学这门科学的距离。

“建筑学是一个普通人类最大的刚需专业,涉及有艺术人文历史结构工程社会心理生物材料化学等等这么多学科。”他说,“好的建筑是有力量去治愈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

知乎上的许多问题也给了李乐贤不少启发,那些来自大众的提问帮助他对自己重新梳理。“一个建筑为什么丑,或者为什么美,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太深,这些好的问题会帮助人思考。”

「一度被评为最“丑”建筑的宁波博物馆,却令王澍获得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大部分人会把建筑学与房屋、住宅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如同人们会去找经济学研究者推荐理财产品。“很多人学了建筑学专业之后,来了一个亲戚问你我家的厨房想要翻新一下,你能帮我翻新一下厨房吗?其实这不是在建筑学研究范围内。”李乐贤打了个比方,“虽然这门科学会走向应用,但它也有应用性不强的一面。”

那这么一来,普通人了解建筑学有什么用呢?换句话说,普通人能从建筑学要什么答案?

“我觉得没什么用。就像普通人去研究西方古典史,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它不是一种特别’有用’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李乐贤看来,一定要谈实用,建筑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或许就是思维方式的参考:“对于其他领域,建筑学可能会有一些概念性的帮助,比如计算机行业也有一个职业叫构架师,也叫 architect,和建筑师是一个词。”

在知乎上,令李乐贤印象深刻的科学话题讨论给他的最大启发,也出于类似的逻辑。“那是一个生物学话题,为什么很多鸟类,长得这么夸张?它不怕天敌来把它吃掉吗?生物学家从进化论角度来讲,说明这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很强。你看我都这么高调的我都没有被吃掉还活下来了,是不是显得我特别牛逼呢?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李乐贤说,“诸如此类比较有意思的回答,能帮助你思考一些平时不会想的问题, 这一个学科里思考的东西,可以把思考方式迭代到另外一个学科里,相互去促进,大家就变得越来越聪明。”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人类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我们不断发问,也在答案不断更新的过程里一步步看你见更大的世界。

如果我们远离科学,就无法战胜自己对未知的恐惧,也将无法理解科学是如何能够在关键时刻给出答案的。

知乎是一个人人皆可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社区。到今天,知乎内容已经覆盖 1000 多个垂直领域。在知乎,冷门的问题也能收获热闹的答案。看上去并不是流量和风口的科学内容,在被知乎视为“基石”领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和受欢迎度。

在知乎,科学不再高深莫测、曲高和寡,而是触手可及的价值信息。“祝融火星漫步”、“九章量子计算”、“天和空间站”……中国每一次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知乎都是最重要的传播阵地,也成为科研工作者与科学爱好者的聚集地。

许多一线科研工作者也是知乎的活跃答主,每当有重大科学突破出现,总有知乎答主“谢邀,人在现场”,从亲历者的视角为人们打开认知世界的新窗口。

知乎答主抖起机灵一把淘气,认真科普时也是竭尽所能。那些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在知乎收获友善的反馈和真诚的讨论,努力拉近科学与大众的距离,普通人也在其中更加靠近世界的完整图景。

“科普其实是一种协作和分享。”就如同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知乎答主陈征所说:“我们各自分工去探索,然后把自己的获得分享给其他人,给其他人提供答案。同时我们对自己不熟悉的那个领域,也需要其他人给我们提供答案。”

这种彼此靠近,大概就是知乎在最新社区内容标准中提出的“获得感”。知乎将能带来“获得感”的内容,概括为“能够开阔眼界,带来帮助或引发共鸣”的内容,知乎在好内容标准中,赋予了科学领域更高的分发权重,以此鼓励科学内容的创作。

这个世界的未知还有很多、很多,愿这些充满“获得感”的内容,能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解答。

原标题:《当我们谈论内容给人的“获得感”,是在谈论什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