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不能让畸形的饭圈文化争夺青少年

2021-06-15 17:50
来源:澎湃新闻

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近年来,饭圈乱象不胜枚举。对此,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各类有害信息。

种种迹象、一个又一个极端案例已经表明,饭圈乱象已经溢出娱乐圈,它早已不再是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单向度问题,不再仅仅是个娱乐话题。它对网络生态的破坏、对传播秩序的扰乱、对青少年的误导和毒害,都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饭圈问题的社会性,注定了对它的整治必须全面、彻底、果决。

这并非危言耸听。前不久发生的粉丝倒奶事件,以及粉丝在飞机滑行阶段不听机组劝阻,前往头等舱追星等骇人听闻的行为,已经滑向了违法违规的边缘。就在几天前,民航局刚通报,今年以来,仅首都机场公安局就办理了涉粉丝违法违规追星案件17起,共刑事拘留2人次,行政拘留10人次。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饭圈里的一些乱象,很多看似粉丝的个人行为,但是却与粉丝经济相关的各个市场主体不无关系。有些极端事件背后,甚至还有故意策划炒作的影子。这种借明星影响力“指挥”粉丝谋求不当之利的行为,十分恶劣。也正因此,这次专项行动强调平台、社区、经纪公司、粉丝团等有关方的责任,找准了主攻方向。

须知,责任不明确则难追究,追究不到位则难警示,警示不足则乱象丛生。这也是饭圈乱象持续性频发的根源所在。一件饭圈丑闻发生了,到底涉及到哪些主体的责任,具体到每个平台和机构该承担多少责任,只有一一捋清了,形成成熟的规范了,才能达成有效的治理。

之所以要着重抓平台和机构的责任,还在于饭圈里的很多粉丝,是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青少年,他们很容易被诱导。有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就显示,超过25%的00后粉丝经常为偶像花钱,位列各年龄段粉丝第一;近15%的00后每月为追星花费5000元以上。

而且,很多现实问题是较为隐秘的。比如,每月花5000元追星的青少年,自身经济条件怎么样?会不会诱发家庭矛盾?他们树立了怎样的消费观和人生观?这些问题我们一般看不见,但对个人的消极影响却是沉重而持久的。

不少人看待饭圈乱象问题,往往会陷入思维误区,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但问题是,“法”永远是滞后于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的。当一些肉眼可见、怨声载道的乱象,严重干扰公共秩序、影响大众生活、扭曲青少年的言行和价值观时,相应的“法”就必须健全起来。

当然,这里的“法”,不单指一些法律法规,也是方法的“法”。因此,针对饭圈乱象的专项“清朗行动”很有必要。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针对某些乱象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还在于通过专项行动,在实践中发现普遍问题、积攒治理经验、探索长治久安之法。

一言以蔽之,我们不仅要驱逐恶臭的饭圈,还要打造清朗的饭圈,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反丑为美”工程。

饭圈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该是一个贬义词。饭圈需要的是清垢去污,在清朗的圈层生态里健康向前,成为一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甚至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更加美好和谐。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朗饭圈之意义,何等之重。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