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经常失控?那是大脑的这个地方出了差错

2021-06-13 18:27
上海

原创 林倩 父母堂 收录于话题#亲子教育198个

撰文:林倩

前阵子,在幼儿园调研,遇到一件事让我很想谈谈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

当时,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积木搭建的游戏,材料用的是木制积木,主题是让孩子们搭一栋高楼,其中有两个男孩,以下称为男孩A和男孩B。

A的高楼搭到一半时,因为一块积木没放好,高楼塌了一大半。A“哇”地一声就哭了,情绪一下没有收住,A挥手把剩余的高楼也一并推倒了。

另一边,B也在搭着他的高楼,过程中也因为有一块积木没放好,倒了一部分,只见B发了一会呆,看了看四周,又埋首继续搭了起来。

同样都是5岁的孩子,同样是搭积木这样一个任务,为什么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情绪的差别会如此之大呢?

放眼我们身边,有的孩子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引爆情绪,弄得家里鸡犬不宁。而有的孩子即便很生气,也能平稳度过,“自我安抚”或一笑置之。为什么孩子的情绪,有这样的差别呢?

造成这样的情绪差别,是因为孩子的身体里都有一个“调控室”,这个调控室对情绪的操控能力,决定了孩子的情绪管理状态。

1

情绪调控室失灵

是信号出问题

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W.桑特洛克的关于幼儿情绪发展的研究,可以发现,孩子的情绪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理解。

一般来说,在孩子2-4岁的时候,他们会懂得用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绪。并且他们还会知道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到了4-5岁时,他们对情绪作出反应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同时开始理解即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另外,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了,不可以随意乱发脾气。

或许会有人觉得很荒谬,既然按照孩子的情绪发展来看,孩子在5岁左右就会自我管理情绪了,那为什么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爱乱发脾气的孩子?

其实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理解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至于为什么孩子间会出现差异,关键在于情绪调节。

我们可以把情绪调节想象成一个调控室,它将孩子可以理解的情绪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这个调控室出了差错,孩子就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同时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如同样都是生气的情绪,情绪调控室正常运转的孩子知道“我需要克服这个障碍”,而情绪调控室失灵的孩子,获得的信息却是“出问题了”。

至于出问题了之后要怎么办,他们手足无措,所以只能用哭闹不已、暴躁、打自己、大肆破坏等情绪失控的行为来表达。

那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情绪调控室失灵呢?

之前看过一个《育儿大师》的节目,里面有不少家庭都有情绪容易失控的孩子。比如一个名叫志昕的孩子,他失控的时候,不管手上拿了什么东西都会往外扔,有时还会直接将家里的茶几推翻。甚至用力扯自己的头发等。

而在他做这一切举动的时候,他的妈妈已经“免疫”了,选择的是置身事外,只有育儿师介入了。

看了几个不同孩子情绪失控的案例,都发现了家长在其中的不同“作用”,但无一例外都是反面的。

也就是说,有些孩子之所以会情绪失控,与他们父母是分不开的。

2

家长的错误对待

导致杏仁核的易敏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3种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情绪调控室:一是一味顺从孩子的情绪;二是压制或否定孩子的情绪。

这两种家长的常用语主要有这些:

好了,宝贝,不哭了啊,妈妈都给你买。(顺从)

多大点事,再瞎叫唤就收拾你!(压制)

哭什么哭,真是没出息!(否定)

这有什么害怕的,真是个胆小鬼!(否定)

还有一种是家长没有树立好情绪调控的榜样。

这种家长会随自己的心情来变换对孩子的情绪。当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就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会安抚和引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孩子怎么都不顺眼,打骂齐上阵。

而这三种做法之所以会破坏孩子的情绪调控室,是因为提高了孩子杏仁核的敏感度。

杏仁核作为神经中枢的角色,在冲动情感压倒理智之时,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因为它承担着身体报警的任务,对每个处境和认知进行判断并作出反应,向大脑的各个位置发出信号,向脑干发出指令,身体分泌出荷尔蒙,驱动神经中枢激活心血管系统、肌肉和内脏器官,于是身体各个部门作出反应。

同时,具有情绪意义的刺激还会引起杏仁核电活动的强烈反应,并形成长期的痕迹储存在大脑中,所以可以说杏仁核是我们的情绪中心。

而当孩子情绪激动时,杏仁核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这时家长如果不能正确地应对,使用的是上述三种反面的应对方式,就容易让杏仁核长期处于高敏感状态。

久而久之,杏仁核就会变得异常敏感,影响了调控室的正常作用,以至于孩子一遇到什么事就会反应过度。

同时,早在 1997年,心理学家Denham等人就指出:

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或消极情绪做出较高程度的反应,有助于孩子社会能力及情绪的健康发展。

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情绪问题往往会被父母置于盲区。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处于情绪问题中时他们要采取的反应是没有正确的认知的。

那么家长在面对孩子失控的时候,要如何应对才能保证调控室的正常运行呢?

3

不同的场景

采取不同应对方式

其实,在应对孩子情绪失控时,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当处于情绪中时,是很难听进道理的。

所以在当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当然在不同的情绪失控的场景下,具体的应对方式也有差别。

1.孩子失控到使用暴力,例如伤人伤己、乱扔东西

错误的处理方式:

你再敢打一下试试看!

再打自己就傻了。

不要再扔了,坏了看你玩什么。

正确的处理方式: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不要打人/自己。

你扔这些东西,是它们惹你生气了吗?

2.孩子无理取闹,各种跟父母对着干

错误的处理方式:

要叫你几遍?说一遍听不懂是不是?

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正确的处理方式:

妈妈知道你现在不太开心,我们一起来解决。

你可以自己选择先做作业还是先洗澡。

你想要现在吃水果,还是10分钟后吃水果呢?

3.孩子情绪崩溃,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错误的处理方式:

我让你不要再哭了,烦死了。

我数3声,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正确的处理方式:

你现在很难受是吗?没事,妈妈会一直陪着你。

实在不舒服,我们可以先哭一会儿。

以上的处理方式都是为了告诉孩子,我们认可他们当下的情绪,任何情绪都是对的,只是我们再生气也不能伤人伤己。

等平复了孩子的情绪后,再告诉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以及帮助他们学习解决不同的问题。

作为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表达。不但要接纳他们的愉悦和平静,还要接纳他们的悲伤、恐惧和愤怒。参考文献:

[1]桑特洛克. 发展心理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2]但菲, 申谊可, 梁美玉. 4-7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反应方式的关系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36(001):32-37.

- The End -

原标题:《孩子的情绪经常失控?那是大脑的这个地方出了差错》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