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眸 |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2021-06-10 11:10
北京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回眸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加鼓舞人心。人民旅游开设《百年回眸》专栏,通过回顾那些新中国著名的“第一”,展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1958年,“东方红”拖拉机问世

东方红,太阳升。

1958年7月20日,洛阳天气晴朗。位于河南洛阳剑河西部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锣鼓喧天,一辆大红色的拖拉机披红挂彩,“隆隆”地开出厂门。

1958年7月20日,新中国的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开出厂房。

工人们换上了新衣,欢天喜地地迎接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

东方红拖拉机出厂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在当时,东方红拖拉机可以完成全国60%以上机耕地的作业,成为中国农民心目中农业机械化的象征。

就这样,连拖拉机都没见过的人们,在一片荒野上,用短短不到3年时间,硬生生建起一座“十里红拖城”。

毛泽东同志

为东方红拖拉机选址

新中国成立后,资金严重短缺。然而,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政府还是咬紧牙关,拿出了4亿多元从国外进口了28000台拖拉机,首先供应给中国东北和其他地方的国营农场。

对于当时的80多万个村庄来说,这些拖拉机无疑是沧海一粟。当中国制定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时,开始计划并决定在苏联的帮助下设计和建造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

1953年12月,时任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富春考察工厂建设条件,视察了全国80多个城市和100多个乡镇后,发现各大城市都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中国第一家拖拉机厂,他犯了难。

1954年1月8日,李富春回到北京,向毛泽东同志汇报选址问题时,毛泽东同志幽默地说:“洛阳九代皇帝都住下来了,难道就不能再有一个拖拉机厂吗?”

第一拖拉机厂地盘车间正在装配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1955年,作为“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在河南洛阳破土动工。

一批批满怀热情的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汇聚洛阳,支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建设,艰苦的工作条件没能阻挡工人们的建设热情,为了尽早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工人们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提前一年产出

建设中国第一家拖拉机厂的消息很快通过新华社的无线电波传遍了大江南北,各种各样的支持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来。

黑龙江省华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下来的大米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建筑工地;河南南阳地区的人们成群结队地从山上运出28吨木炭,并把它们送到建筑工地以缓解紧急需求;江苏省徐州市免费运送了1万多吨耐火土和大量砖块和石块……

1958年初,毛泽东同志再次发出指示,拖拉机的样式和性能必须适应中国的气候和地形,必须综合利用,其成本必须尽可能降低。

1958年,全厂60%的设备安装完毕,部分设备已经开始调试和生产。

6月20日,第一批铁水在铸铁车间的冲天炉中熔炼;7月8日,第一台燃油泵产出;7月13日,第一台柴油发动机产出;7月20日,第一台红色“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产出。

东方红拖拉机的头上、身上戴着大大的红花和色彩鲜艳的丝绸,伴随着拖拉机的隆隆长鸣,工厂的大门打开了。

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在洛阳,在当时艰苦的施工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他们以夜以继日的努力提前一年生产出了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创造了农业机械建设史上的奇迹。

1959年9月,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成立了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一期国家验收委员会。10月31日,国家验收委员会举行了项目验收证书签字仪式,确认所有项目均合格,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1959年11月1日,中国第一拖拉机厂落成典礼在工厂大门前的广场上举行,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投产。从这一天起,中国一拖制造的“东方红”拖拉机源源不断地从洛阳开出,驶向全国各地。

名字的由来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张毛泽东同志的亲笔批示,批示上写道: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各种拖拉机的样式和性能一定要适合我国的气候和地形;并且一定要是综合利用的;其成本要尽可能降低。

1958年初,在热火朝天赶工程进度的同时,中央有关部委,洛阳市有关单位也都被发动起来,纷纷为新中国自己生产的拖拉机取名。

首先是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提名“铁牛”,经过讨论后,一拖职工对该名称不甚满意。其后洛阳市又给出了“龙门”“白马”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名称,但是,一拖职工觉得代表性不强。

“描金”是当时“东方红”拖拉机生产的一道特殊工艺

时任一拖厂办副主任的安道平,去和洛阳市有关负责人商谈拖拉机名字的事情,正在他无果而返时,听到厂区内有人高唱陕北民歌《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

东方红,这个日后在中国商标史上最为特别的名称,获得一拖所有职工的认可,很快也得到了一机部的批准。

从此,“东方红”三个醒目的大红字便出现在所有一拖制造的拖拉机车头上。一拖生产的54型履带式拖拉机终于取了一个响亮的,也是令人骄傲的中国名字。

她把拖拉机开上了人民币

你是否注意到?1962年版的第三套人民币的壹元面值纸币上,有个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她的原型就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1962年版第三套1元面值人民币上的“东方红”拖拉机

1948年,国家从苏联进口拖拉机,并在北安开办拖拉机手训练班,梁军第一个报名,并最终经过严格地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1950年,梁军带领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开始垦荒,当时她开的拖拉机,来自世界各国。

1959年11月,第一拖拉机厂刚刚投产,就向北大荒运送了第一批13台东方红拖拉机。黑龙江省政府找到梁军,希望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开第一台中国制造的拖拉机。

直到今天,中国一拖的东方红拖拉机,始终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东方红拖拉机,仍然可以被视为中国制造的代表标志。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文明网

出品: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文旅事业部

总编辑助理/文旅事业部主任:郭拴敏

编审:郭梁、赵慧

责任编辑:李雪

声明 :人民旅游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来源:人民旅游

来源: 人民旅游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