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记忆】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

2021-06-08 20:30
山东

十九大代表王乐义正在三元朱村蔬菜大棚里向外地参观群众讲解寿光蔬菜发展历史

1989年,寿光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三元朱人先闯先试,试种成功冬暖式蔬菜大棚,不仅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还改写了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菜的历史。寿光也因冬暖式大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闻名的“蔬菜之乡”,创造了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乡村振兴“寿光模式”。

党员带头,趟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1988年的三元朱村,跟许多村庄一样,被贫穷所困扰着,乡亲们忙活一年,仅仅能吃饱肚子,经济上没可观的来源。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一直思量着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年底的一天,堂弟提着2斤顶花带刺的黄瓜来看他。“大冷天的,哪里有这么鲜嫩的黄瓜?”头脑机灵的王乐义问道。堂弟告诉他,这是在大连市场上买的。“天寒地冻的,能产出黄瓜来,肯定有道道!”王乐义来了兴趣,刚过完年,就带着村里的7名党员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取经,随后又跑了几个省,结合寿光实际做技术改进,跟乡亲们商量建冬暖式大棚。

当时大多数人的思想较为保守,对新事物不太容易接受,加之建一个冬暖式大棚要花费五六千元,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钱,一旦赔了就是倾家荡产。王乐义建大棚的提议受到不少人质疑,7个人的党支部,6个人反对。

“干工作前怕狼、后怕虎,没有一点敢闯敢试的劲头,什么也干不成!为了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党员干部必须带这个头、冒这个险!”王乐义没有动摇,他带领17个有闯劲、敢冒险的积极分子带头砍掉了地里的庄稼,抓住农时建起了大棚,栽上了第一批黄瓜苗。

1989年12月,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了,每公斤卖出了20元的高价。村头上,来买黄瓜的汽车排着长队,17个大棚平均收入三万元。

90年三元朱村王乐义在大棚指导农民

全村沸腾了,第二年没用动员,村里一下子上了181个大棚,户均1个多。自主研发的深冬无需用煤炭而靠太阳能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在三元朱村遍地开花,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蔬菜生产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科技帮扶,共同奔向小康之路

“自己富了不算富,一个村、一个县富了也不算富,只有全国人民都富了才叫富。”这是王乐义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时刻不忘报答党恩情怀的自然流露。在他眼中,“家”是大家,“家”是国家。

自冬暖式蔬菜大棚试种成功后,王乐义没有把历经千辛万苦掌握的先进技术藏在家里,捂在村里。王乐义和三元朱人无私地把技术教授给全国各地的农民,村里的技术员出去一批又一批,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三元朱村建起了可容纳300人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共培训全国各地学员上万人,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把冬季蔬菜革命的火,很快燃遍寿光大地,走向天山南北、长城内外。有的村民急了:“大棚遍地开花,这么多黄瓜卖给谁?等着吃腌黄瓜吧!”王乐义把群众的牢骚当动力,引导大家靠技术升级保持优势。他们首创大棚黄瓜、苦瓜一年两茬种植技术,一个大棚当年毛收入达到了15万元。

成绩面前,王乐义没有停步不前。他带领三元朱村先后试验、改进并推广了七代冬暖式大棚技术,试验成功了滴灌、无土栽培、生物防治等20余项技术和300余个作物新品种。当年凭经验种菜的农民,开始走到世界蔬菜科技的前沿,成为蔬菜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老典型”向“新标杆”取经——王乐义到东斟灌村学习

创新引领,扛起农业产业振兴大旗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要想继续走在前列,关键在于居安思危,谋划长远,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振兴产业和提升产品竞争力。

为了让蔬菜达到无公害标准,王乐义虚心向专家请教,从山东蔬菜研究所到西安蔬菜研究所,又打听到北京农科院的王宪彬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王乐义接着跑到北京,找到了这位老专家。

看到这样一个普通农民,天南地北地追着无公害蔬菜项目跑,王宪彬教授感动地说:“我这个项目已经试验成功了,还没得到推广,你这个农民有眼光呀!”

在王宪彬教授等热心人的帮助下,1992年无公害蔬菜首次在三元朱村开发成功,在市场上产生良好反响。王乐义由此更加领略到科技的巨大魅力,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常年保持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定期前来现场指导,帮助村民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开发,不断提高大棚的科技含量和瓜菜的质量。三元朱村的蔬菜种植达到了国际蔬菜种植技术同步水平,蔬菜大棚被打造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蔬菜联合国”,为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汇聚强大力量。

在“村两委+合作社+农户+超市”模式下,三元朱村推广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出了高品质的绿色蔬菜,成功打造了“国家驰名商标”——“乐义”蔬菜商标,“乐义”牌黄瓜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印有生产流程二维码的三元朱蔬菜,成功地销往海外。

在“乐义精神”的感召下,寿光许多青年人循着他的足迹,以蔬菜产业为平台,发挥聪明才智,成为产业动能转换的蓬勃动力。

“寿光提出了以蔬菜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思路,产业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我们三元朱村便是真实写照。村里的父辈们靠种大棚来供孩子上学,孩子毕业后,又返回农村,用学到的先进技术不断发展农业,成为村里的骨干力量。在我们村,农业是最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最体面的职业。”王乐义说。

王伯祥和韩永山、王乐义在一起

一心为民,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三元朱的今天,是乡亲们携手努力的成果,理应让他们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王乐义经常这样提醒自己,把村庄发展壮大的过程,作为让乡亲们持续分享发展成果的过程,在改善民生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砥砺前行。

王乐义和学生在一起

如今,徜徉在三元朱村的大街上,走过村民的联体别墅、公寓大楼,走进村里的幼儿园、敬老院,落座村里的青年科技大楼、农业科技培训学校,记者感慨万千。难以数清的奖状、奖牌,记录着这个村的艰难和辉煌,也见证了一名村官楷模艰难的攀登和难以企及的高度。

三元朱村的村干部跟记者提起王乐义常说的一句话:村干部不是当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村“两委”班子成员都明白王乐义的做人准则:有利益,干部别和党员争,党员不和群众抢;有困难,党员干部走到前头。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原标题:《【潍坊记忆】大棚蔬菜之父王乐义》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