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对不起,我不想再说对不起了

土土绒
2021-05-31 21:08
来源:澎湃新闻

无意中看到一个热搜话题——“职场上不要随意道歉”,不由得大吃一惊:现在混职场的规矩都这么大了吗?道个歉都得三思而后行?

作为一个心大且迟钝的职场人,我对“职场生存法则”这种话题本来是毫无发言权的,不知不觉中踩踏过多少职场红线,也毫不自知。不过,好巧不巧,这么多年来,还真有一段关于“道歉”的职场经历让我念念不忘。

那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在某报社实习,有一次报道了一个公益捐赠的新闻。事是好事,热心市民也很让人感动,怎么看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万万没想到的是,报道出来后,有一个参与捐赠的公益组织就找到报社,说新闻中的捐赠数字跟他们统计的不一样。是我写的新闻稿,自然由我接待投诉。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道歉,并保证会重新核实数字,给他们一个交代。

作为一个实习生,我当然转头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带我的记者老师。然而,一向温和的老师却反问我:谁让你道歉的?我当时就蒙了。道歉还需要理由吗?

很多年以后,我才模模糊糊地悟出点道理:道歉,就表明是自己的错,某种意义上,就是承担责任的前奏。而在责任还没有厘清前,不能随便道歉。

在过去,我们接受的教育大多是,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要多反省自己的问题。

《论语》里曾子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此,朱熹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 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总之,多反省自己的错误是没错的,那么,出了问题先道歉当然也是没错的。

而且,在熟人社会,道歉也并不意味着一定犯错。很多时候,它首先表达的是一种放低姿态的态度。因为,在人情更重要的社会里,有时是非对错反而不那么重要。我跟你亲近,便不在乎谁对谁错,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关系不要受影响。

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特别是在商业文明的影响下,权责分配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成为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都由规则决定,而不由感情决定。于是,“勇于担责”这个说法也变得微妙起来。

我跟你关系再好,也不能随便背锅,该谁的责任谁负责。既然不想背锅,那么就不能随便道歉。这个道理,我花了十几年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却似乎自然而然就觉悟了。果然,人与人的差距太大了。

除此以外,“不随意道歉”还暗示着一个职场人的自信心态。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并不认为需要低头去讨好任何人——这种心态,恐怕也是这些年才渐渐在年轻人中产生的。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与他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也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要随意道歉”,看上去有点斤斤计较,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人与人之间界限分明,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

这不是躺平,而是新一代职场人选择的生存技巧。

设计 祝碧晨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