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阅读·疗心手记】老师,请不要随口叫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成年人处理儿童的问题,一定需要站在他们的视角考虑。儿童基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遇见困难,往往采取向父母寻求帮助、逃避或退缩,甚至会有一些倒退的行为出现。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作品《母亲死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专业范畴内使用的名词开始被大家随意使用,可能是专家们说的太多,也可能是国人学习的热情比较高涨。于是抑郁症、情绪病、自闭症、多动症便经常会在耳旁围绕,而奉劝他人去看心理医生也渐渐变得随心随意。
老百姓有这样的认识,说明精神卫生的普及工作卓有成效,但妄下定论可能无意中对他人造成新的伤害,你又知道多少?在这一点上,从事学校教育的老师们尤其需要慎之又慎。
和大家分享一下身边的一个小故事。
朋友家境殷实,工作令人羡慕,有房有车,但这一切完全不能缓解她这半年来的担忧与紧张,原因很简单,只因今年她家有个小朋友。
女孩长得娇小,肤色白皙健康,在家中自然是父母的宝贝,老人们更是疼爱得不行,从小到大自是从未受得半点委屈。无奈,到了接受义务制教育的年纪,你有义务要接受国家给你的教育,无论好坏,必须。朋友自然希望优质的教育服务,于是进名校。这一切,对于她来说,并不难。
女孩的生日是在8月,所以在一班小一同学中她显得尤其弱小,除了一些体型与体力上的差异外,其对于算术的逻辑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但其语言的表达及理解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无论中文还是英语。普通的常识告诉我们,这一切再正常不过,加之她又是女孩,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来了。女孩自然比较喜欢语文或英语课,对于算术课有些小胆怯。某一天,算术随堂小测验,女孩翻遍书包也没能找到自己的铅笔,事后得知是前一晚爸爸帮其整理书包时给整没了。原本算得就慢,现在连笔也找不到,女孩有点急,开口问同学借,居然也是无果。老师看在眼中,任其无助地翻找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老师终于开口了:“你连笔也不带,来上什么课。”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同学在老师的授意下给了女孩一支笔,此时离开交卷的时间已经不多,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女孩回家并没有说什么,但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早上都赖在床上,不愿去上学,父母以为小孩子闹闹小情绪,也没多想,好说歹说女孩最终也去学校了。大约一个月后的某天晚上,我的朋友看见女儿正在做算术作业,随口说了一句:“快点做好,洗个澡,睡觉了。”谁知女儿突然扯下长发上的发带,大声吼叫着,同时右手拿着铅笔不停地在作业本上涂抹,直至纸张被撕破。朋友惊呆了,看着女儿恐惧的眼神,心里不禁发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天,朋友一早就来到了老师这里,没想却先被老师一通教训,“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奇怪,每每到上算术课的时候就肚子疼,我们看着真真假假说不清楚,但不会总那么巧吧,像这样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觉得,孩子可能有些问题,最好带她去看一下心理医生。”我的朋友当时就蒙了,好好的怎么会这样。
于是,朋友找到了我,听完之后,我有些气愤。告诉了朋友一些应对的方法,让她放宽心,孩子很健康,无论心智还是身体。相反,对于少年儿童,身为老师的成人心理却不那么令人放心了。
朋友照着我说的做了,没过多久,一切都好了,现在小女孩也一样喜欢上数学课,成绩也很不错。
成年人处理儿童的问题,一定需要站在他们的视角考虑,也就是所谓的“蹲下来和小孩子说话”。儿童基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遇见困难,往往采取向父母寻求帮助、逃避或退缩,甚至会有一些倒退的行为出现。在儿童身上出现类似这样的问题,都很正常,并不能由此草率地推断孩子的精神出了状况。
朋友的小孩每逢数学课就肚子疼,就是一种典型的逃避心理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小朋友绝对不是在说谎,在那时那刻,肚子确实是疼的,但绝对不是因为腹腔的哪个脏器出现了问题,只是由于一些交感神经的作用导致这样,而这一切的根源,只因为数学课对于女孩来说是一个需要逃避的刺激源,在数学课上,有非常不好的经历。幼稚的大脑告诉幼小的身体,要逃避这些可能出现的伤害。
对于班里年纪最小的孩子来说,学校生活本身所带来的挑战已经很大,而这个年纪的女孩逻辑能力本来就是弱项,相反的,女孩们更加擅长于言语的表达。一直对于算术战战兢兢的小女孩由于这样一个事件的发生,而触发了之后一系列的行为。
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因为我知道,这个年纪的孩子成长是迅速的,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跟上年长一些的同学们的节奏,一切由于不适应所带来的问题自然会消失。我们需要处理的只是这个过渡时期而已。建议朋友不要反复提及这个事件,平时多用玩具代替抽象的算术练习,偶尔成绩上的不理想根本不必放在心上。与此同时,我也告诉朋友,适当可以改变对待女儿的教育,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必将遭受挫折,但如果首先带给孩子挫折感的是她的父母,那么孩子或许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假使直接承受来自外界的冲击,则孩子会表现得无所适从。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告诉老师,家长很负责地咨询了专家,专家的建议是:孩子很健康,老师可以适度引导,鼓励为主,相信在教育小朋友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专家。
非常欣慰,这位老师很好地接受了并贯彻了我这个所谓专家的建议,所以,现在,一切都好。
一个成年人,心理出现的问题,甚至病态,可以寻求医生或心理工作者的帮助;然而,如何帮助一个人成年后拥有健康的心理以适应这个社会呢?父母和老师们可能需要做得更好一些。
(作者系精神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