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新团队回忆袁老:他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2021-05-25 08:00
广东

5月22日,袁隆平走了。这些年,袁老一直牵挂着深圳的杂交水稻研发和推广工作,从选址相中坪山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试验田,到取得华南地区每亩847公斤高产,再到开发出业内大名鼎鼎的“深优”系列品种,袁老与深圳有着深厚渊源。

昨日,在位于坪山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以下简称“深圳研究所”),袁隆平院士深圳创新团队的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袁老以及研发背后的故事。

“永不放弃”创建超级杂交稻

作为袁隆平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深圳研究所研究员武小金难掩悲痛,近日奋笔写下“恩师驾鹤天堂行,地失巨擘宙增星,举世悲痛徒尤甚,苍天垂泪到天明”的诗句,表达对恩师的沉痛悼念。

对于袁老与深圳的结缘,武小金当时就在现场,记忆特别深刻。2004年,袁隆平来到坪山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基地选址时,一下车就直奔田地,先是摸了摸土壤,又认真做了采样,对土地状况十分关注。

当时,传统杂交水稻的产量虽高,但对比国外还不够优质。于是,袁隆平对深圳研究所提出了“两个希望”:一个是希望培育优质杂交稻米,让老百姓能吃上便宜优质的大米;二是希望以深圳为前沿开发基地,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走向国际。

武小金表示,“袁老提出的第一个目标,深圳已基本完成,深圳研究所近年来在优质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近研究成功的淳丰优系列、济优系列等,已更趋完美。”

对于“第二个目标”,武小金介绍,深圳培育的优质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已经逐步走向了国际,在印尼、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市场表现良好,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引发国际社会瞩目。

在武小金看来,袁隆平身上最可贵的精神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一个目标完成后,他又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奋斗。”他记得,在袁隆平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后,已功成名就,但又致力要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虽然引发了一定争议,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失败,也不怕“失败了会影响自己的名声”,一直坚持研究,最终他带领团队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2004年12月10日,科普报告会结束后,学生们把袁隆平院士团团围住,争相向这位科学明星索要签名。深圳特区报原记者 许业周 摄

买衣服每件不超过100元

“袁老逝世的消息传来,大家都很悲痛,多位同事已第一时间赶赴长沙。”记者见到深圳研究所科研人员孟祥伦时,他正在忙着布置灵堂。“24日我们将会在研究所举办一场追悼会,供科研单位代表及市民吊唁,送袁老最后一程。” 孟祥伦说。

2015年之前,袁隆平的身体还很不错,每年都会来深圳一到两次,短则停留一个星期,有时也会住上一个来月。孟祥伦回忆道,袁老对年轻科研人员特别关心,每次下到田间,都会亲自指导示范,并一再叮嘱,“搞科研一定要冲在最前线,不能总待在实验室,多下田地看看,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数据。”

“在生活中,袁老非常平易近人,是我见过最没有名人架子的名人。”孟祥伦表示,袁老的日常爱好非常多,喜欢游泳、排球、小提琴演奏,空闲时还会去逛街“血拼”。“袁老有时一次会买五六件衣服,但每一件都不会超过100元,他说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孟祥伦说,袁老出门也不喜欢讲排场,外出经常乘坐的都是十余万的普通小车,在他看来,能替步就行。

袁隆平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孟祥伦看来,这可谓是袁老最真实的工作写照。“他在深圳的时候,每天6点不到就会起床,洗漱完毕,直接奔赴田间,风雨不断。”孟祥伦说,袁老的这些精神和品质,将会成为科研人员永远的财富和动力,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行。

2004年10月30日,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试验田收割、检验杂交水稻。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延伸阅读

一座城市对科学家的敬仰

深圳有条“隆平路”

在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片区,有一条长11.4公里的东西向道路名为“隆平路”。这是根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命名,体现了深圳对科学家的崇敬和对真理的追求。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众多新地名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闪亮名片。如在坂田片区,华为基地附近的很多道路,由任正非建议,以古今中外科学家命名,于是就有了隆平路、稼先路、张衡路、贝尔路、冲之大道、居里夫人大道等。

“隆平路”等不仅成为坂田华为片区的重要交通道路,还载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的《深圳市地名志》《深圳市标准地名词典》《深圳市标准地名图录》系列丛书。

2019年9月,中国力量报道组在湖南农科院和袁隆平院士合影。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没有农村的深圳有现代农业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老百姓和国家战略的需求出发,发挥深圳农业科技创新优势,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昨日,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告诉记者,他们将秉承袁老的科研精神,追寻袁老的光辉足迹,为我国农业科研和产业走在世界前列砥砺奋进。

没有农村的深圳,却有一批秉承袁老意志的“农科人”。以基因组所为代表的科研团队,打造国际领先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功能基因挖掘—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平台,开展“优薯计划”“简稻计划”“良猪计划”“E盾计划”等重大研究计划。

袁老生前非常关心和支持基因组所的发展。2020年11月8日,他专门为基因组所“优薯计划”题词:“马铃薯杂交种子繁殖技术是颠覆性创新,将带来马铃薯的绿色革命”。

“袁老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农大学生,坚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病危之际还挂念水稻。袁老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梦想。” 基因组所向勇研究员说,袁老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他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永远的榜样。

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晓艳博士表示,研究院与袁老颇有渊源,他们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广三系”杂交育种技术体系,与袁老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属于相同的技术体系,这套技术也被袁老称赞为“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

“我们的科研团队与袁老的团队一直彼此关注,相互激励。” 唐晓艳说,未来将依托深圳科技创新优势,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创新,助力中国现代科技农业发展。

近年来,深圳农业在人才团队培育、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方面不断提升水平,初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生物育种产业体系,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行业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深圳是全国最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2010年规划建设以生物育种为主攻方向的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立了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创新载体;培育孵化出一批快速成长的种业公司。

今年2月,深圳出台《深圳市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有利于深圳农业科技产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全国“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中发挥深圳农业科技创新优势,凸显深圳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

向勇表示,袁老一路坚持下来、不忘初心,用他的智慧和执着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比袁老那时候要强很多,我们这些后来者有信心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在袁老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追寻袁老的足迹,为我国农业科研和产业走在世界前列继续努力奋进。

种植杂交稻农户每年多赚3000多元

多年来,怀揣“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与深圳龙岗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昔日,袁老曾来到龙岗进行考察,建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

2020年联南村袁隆平水稻种植帮扶项目。

在对口帮扶海丰的过程中,龙岗区积极推广袁隆平超级稻,提供政策扶持、专业技术服务等,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据报道,2016年上半年,龙岗区在海丰县推广袁隆平新型抗倒伏杂交水稻,推广试点落户于联安镇联田甲下自然村,种植130亩,当年下半年在14个贫困村种植近4000亩晚稻,每亩增产增收20%左右,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袁隆平新型抗倒伏杂交水稻品种多、抗倒伏性强,龙岗区从2016年开始在海丰县试点推广,免费给当地群众发种子、化肥、农药等,效果非常好,当地群众反响热烈。”龙岗区驻海丰县联南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陈琼介绍,海丰县有耕田10万多亩,龙岗区利用袁隆平龙岗研究所的技术,立足海丰产粮大县的优势,积极推广袁隆平超级稻,不但极大地帮助了当地脱贫致富,还帮助龙岗的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探索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模式,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

让陈琼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龙岗区南湾街道为海丰县联安镇坡平村44户贫困户免费发放袁隆平水稻种子,在“海马”台风中袁隆平水稻经住考验,试种村民尝到甜头,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据当年亩产统计,一亩水稻田可产1400斤左右水稻,每亩可比种植传统水稻增加收入600多元。仅此一项,就为坡平村30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5万余元。

据了解,龙岗区积极推广袁隆平超级稻对口帮扶海丰成效明显,自开始以来,项目通过优良品种的种植,克服了传统品种水稻产量低的问题,有效促进了海丰县农业产业化水平。近三年来,推广种植袁隆平超级稻7季4200亩,帮助当地种植水稻贫困户平均每年增收3000多元;目前,龙岗已将袁隆平超级稻推广至海丰县26个帮扶贫困村300余户贫困户,累计推广种植近4万亩,亩增产增收30%以上,为海丰县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袁老生前也特别关心这几年来杂交水稻在海丰县的推广种植帮扶工作,为此还亲笔题写了“发展杂交水稻,造福海丰人民”。

原龙岗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林伟君追忆袁隆平

“我与袁老是‘忘年交’”

林伟君与袁隆平院士结识始于17年前,当时他是原龙岗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我与袁老是‘忘年交’,听闻他逝世的消息,我感到很悲痛,也很愕然,他曾跟我说过,他要活到99岁。”

2004年4月21日,袁隆平(左)被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聘为“双聘教授”。深圳特区报记者 邱海彬 摄

林伟君回忆,2004年4月,袁老来到龙岗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龙岗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兴建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并建立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国家超级水稻科研基地,把传统的杂交水稻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结合,加快新一代高产优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巩固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世界领先地位。

林伟君回忆,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自2004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在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带领下,2005年10月30日,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到847公斤,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后来,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又成为培育第三期亩产超900公斤超级杂交水稻的场所。

“袁老对碧岭非常有感情,以前每年来两三次,待一周左右。”林伟君回忆,袁隆平院士经常下田观察杂交水稻的长势。2009年8月27日,在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袁隆平在家人和后辈科研人员的陪伴下提前过了80大寿。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肖雄鹏 吴璇玲 秦绮蔚

闻坤 吴亚男 罗实宜 任琦

原标题:《袁隆平院士深圳创新团队回忆袁老:他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