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时冷时热,关键时刻还总做“爱的逃兵”

2021-05-26 05:53
上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今天是KnowYourself“520谨慎系列”的第二弹——恋爱需谨慎。

后台收到这样一则留言:

KY我想求助,我和女朋友在一起五个月了,和她在一起我有时像在天堂有时像在地狱。

我们刚在一起的时候,她很黏我,我也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感到了被需要、被依赖。可是,当我开始习惯这种相处模式,也开始黏着她的时候,她突然变得好冷淡。

以前她整天找我聊天的,现在对我不闻不问。有一次我实在被冷落太久,我就去找朋友聊天,聊了很久。结果我发现,她又若无其事地来找我聊天了。

朋友都说我被PUA了劝我小心,最好赶紧分手。但是我肯定她不是要操控我,而且想到那些幸福的时刻,我感觉我们彼此还是很相爱的,可我真的搞不懂她为什么对我若即若离的?

看到这条留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似的体验。很多人在恋爱中最难以理解且最煎熬的情况之一,就是恋人对自己忽冷忽热、若即若离。

如果你的另一半也像留言中描述得那样,那么,ta可能是对亲密关系、对伴侣充满不安全感的“恐惧型依恋者”。

知乎上有个问题“和恐惧型依恋的人恋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回答“没有人可以忍受这么阴晴不定的人”、“你永远无法跟上ta们的节奏,相处很累”……

难道遇到恐惧型依恋的(潜在)伴侣,我们只能放弃或分手了吗?

并不是。

今天,我们想通过对恐惧型依恋者的剖析,告诉大家,和恐惧型依恋者谈恋爱,我们可能需要谨慎,这个谨慎的意思绝不是劝退,而是希望你理解这对于你和你们的关系意味着什么,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可能远比你想象中复杂。

要理解恐惧型依恋者,我们需要先来简单复习一下依恋类型。

人们在幼年时,在与父母互动中会形成一种情感上、心理上联结的固定模式,而这种模式也会在我们成年之后影响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与伴侣的互动,它也被称为“依恋”模式(attachment)(Djossa, 2013)。

拥有不同成长经历的人可能发展出不同的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关系中的“焦虑”和“回避”程度,将成人的依恋模式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用这张图清晰地看到4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可以看出,由于恐惧型依恋者是高焦虑且高回避的,所以ta们总是在“想要靠近”和“想要远离”这两种状态之间徘徊——在远离时想要有人依赖,真正在关系中又因为太靠近而想要逃跑。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谨慎解读恐惧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1.Ta们的犹豫不代表不够爱,而是怕受伤害。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

恐惧型依恋的人往往显得很犹豫。Ta们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十分害怕在关系中受困、受伤。Ta们总是会预想许多自己被抛弃、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时候这种对被伤害的恐惧甚至会让ta们宁愿长久孤独也不愿进入一段感情(Shorey, 2015)。

Ta们的犹豫有时还会表现为对亲密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在等待“对的人”,认为只要等到这样的人,自己就会不害怕被抛弃也甘心相互依赖(实际上,即使真的有合适的人出现,ta们也不会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 2011)。

2.Ta们的玻璃心不代表多疑,而是感到不安。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

当伴侣不在身边时,恐惧型依恋者会感到不安,但当伴侣回到自己身边时,又会感到厌烦。Ta们总是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徘徊,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戏剧化关系之中。

Ta们试图压抑和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害怕在伴侣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赖的一面。

3.Ta们的冷漠不是无情,而是想逃避。

在亲密关系出现冲突时:

比起直接与伴侣争执,ta们更“擅长”被动型攻击,以隐晦、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如出现争执时,ta们会疏远对方。

Ta们也常常是“爱的逃兵”,总想做那个先放手的人。当ta们觉得自己总是反复陷入被抛弃的不安之中时,ta们不仅会疏远对方,还可能会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避免陷入对方的操控,而采取更为极端方式——主动分手(Williams, 2016)。

总而言之,恐惧型依恋者,就是一群想爱又怕受伤害的人,亲密关系让他们感到矛盾。Ta们既会因为担心失去而想要亲近,又会因为害怕亲密而想要逃避。这种对于亲密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就很容易让ta们在一段关系中表现得“若即若离”。

相比另外两种非安全型依恋,恐惧型依恋者也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disorganized)。比起痴迷型,恐惧型的人明明不安却还假装若无其事,而比起疏离型,恐惧型的人想要逃避但又怕被抛弃。

我们曾经提到,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一以贯之地,并及时有效地回应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会更少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也不排斥与人保持亲密,即更可能成为“安全型依恋”的人。

然而,儿时未能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回应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就可能成为非安全型依恋中某一种类型的人。

在这些人当中,能偶尔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的人,会逐渐发展为“痴迷型依恋”的人。父母时而满足ta们的需求,时而又对ta们的需求熟视无睹,那么,ta们便会对父母是否还在身边,什么时候会回应自己的需求感到焦虑,十分渴望父母能时时刻刻满足自己的需求,亲近自己,也害怕被抛弃、被忽视(Levine & Heller, 2012)。

而那些始终都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总是被忽视和冷落的人,就会发展出害怕与人亲近、回避亲密的特点。但,这其中为什么有些人成为了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而另一些人成为了疏离型(高回避、低焦虑)呢?

这可能与不同的人对“被忽视的经历”的解读不同,以及ta们内在防御机制的不同有关(Fraley & Shaver, 1997; Willkie, 2001)。

学者们认为,恐惧型的人会将儿时被忽视的经历以“羞耻”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才会被忽视的。在成年之后,ta们总是试图在关系中不断压抑这种羞耻感。

羞耻感,是最具破坏性的人类情感。不仅容易被压抑,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它的出现还会使我们对其他所有情绪的表达都遭到抑制。

这就是为什么,恐惧型的人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

而疏离型的人,则以“愤怒”理解了这段被忽视的经历——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自己才遭到忽视的。并且ta们还在成长过程中,彻底抑制了这种情绪的触发(prevent the activation),凸显出自己的独立、无所谓。渐渐地,ta们在意识层面彻底“封锁”了这些感受。(可以理解为,ta们的防御机制不是在体会到感受之后才发挥作用的,而是在此之前就彻底抑制了以至于自己根本感受不到。)

如果你觉得伴侣是恐惧型依恋,首先,你需要确定ta和你的依恋类型。不要因为ta对自己冷淡就妄下判断,有时候对方可能只是真的不爱你。

接下来,你需要判断自己是否愿意承担起维护一段稳定关系的责任。

注意,这里并不是让你为对方的改变负责,而是为你们的关系负责。尤其当你对彼此的关系有很多关于“亲密”的期待,而这对ta而言是十分困难的(但不代表ta不会与你亲密),你是否还愿意留下?

最后,当你选择留下,你需要意识到,当ta变得冷漠时,ta是在试图表达自己的焦虑、不安。

即便ta们可能否认,但请不要报复性地疏远ta,也不要逼迫ta亲近,要给予ta空间,让ta能够学会相信会有一个人持续地、支持性地存在于ta的关系中(Shorey, 2015)。

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恐惧型依恋者或者其他非安全依恋者,当然也同样值得被爱。但同时,每个人也都不是其他人的拯救者,不要在关系中怀着“救别人”的心愿。爱首先是一种接受,你接受ta此刻的状态,对ta来说起到的帮助,要比“我一定要让你变好”更大。

当然,也有一些安全型依恋者,可以不费力就化解不安全依恋者带来的挑战。Ta们自带充沛的安全感,敢于包容和坚持。

愿刺猬一样的恐惧型依恋者们,都能在自爱和被爱里,学会坦然地爱他人以及被他人所爱;都能明白,人与人的靠近不可能完全无痛,但关系、他人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极端的善变而危险。

你遇到的人的表现可能出乎意料,但“ta为何如此”也始终是有迹可循的。让自己的安全感增强的途径,并不是以为生活中没有风险,而是知道那些风险是值得承担的。

最后,只要一段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有很强的意愿,为关系的发展调整自身,一切就都还有希望。

以上。

References:

Alee (2011). Top ten signs your partner isavoidant.

Catlett, J. (2015). Understanding insecureattachment. Psychalive.

Djossa, E. (2013). Thefearful/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The Love Compass.

Levine, A. & Heller, R.S.F. (2012).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 andKeep Love. Tarcher Perigee.

Shorey, H. (2015). Fear of intimacy andcloseness in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Today.

Williams, Y. (2016). Fearful-avoidantattachment: Definition and treatment.

Willkie, C.E. (2001). Shame and anger inadult fearful and dismissive avoidant attachment.

Copyright@2021 KnowYourself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